手持式修果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8670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修果剪,包括:上下剪切刀片组件、上下手柄、括联动轴组件、锁扣装置和弹簧装置;上下剪切刀片组件位于修果剪的前端位置,通过联动轴组件分别连接于上下手柄;弹簧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侧,用于控制修果剪刀口的张开程度;锁扣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侧,用于控制修果剪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上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上剪切刀片的上固定器,下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下剪切刀片的下固定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持式修果剪,可不接触果实表面,实现无手接触采果或疏果,并且确保果实不会掉落地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疏果采果工具,特别是一种手持式修果剪
技术介绍
园艺果树栽培过程中,通常采用枝剪剪除多余树枝,有手动枝剪(例如CN101084723A、CN103141314A),也有电动枝剪(例如CN102771323A)。但去除多余或者是感病果实通常没有专用工具,现有做法是直接用手去除多余果实及感病果实。这种采摘方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正常疏果期间,果实果柄的离层尚未形成,手工硬性拉拽会导致拉伤结果枝,影响预留果实生长;第二,去除感病果实,由于果实表面产生大面积病斑,会直接导致污染人手,当再次接触正常果实会造成二次污染,导致正常果实感病。此外,目前中小型带柄水果的采摘通常采用人手直接采摘。对于一些质地较软的水果,如草莓、杏、溶质桃等,直接用手采摘会造成果实表面机械伤,影响贮藏期;而对于一些表面着生蜡质的水果,如苹果、柿子、李子等,直接用手采摘会造成果实表面蜡质脱落,影响商品性。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工具,既可用于果实生长过程中去除多余及感病果实,防止果实掉落地面;也可用于采收果实,同时不接触果实表面,实现无接触采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需求缺失问题,提供一种手持式修果剪,可不接触果实表面,实现无手接触采果或疏果,并且确保果实不会掉落地下。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修果剪包括:上下剪切刀片组件、上下手柄、括联动轴组件、锁扣装置和弹簧装置;上下剪切刀片组件位于修果剪的前端位置,通过联动轴组件分别连接于上下手柄;弹簧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侦牝用于控制修果剪刀口的张开程度;锁扣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侧,用于控制修果剪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上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上剪切刀片的上固定器,下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下剪切刀片的下固定器。进一步的,上下剪切刀片组件分别包括上下剪切刀片,上下剪切刀片后端中心设置固定螺丝孔,螺丝孔的两边设有固定孔;联动轴组件中心设置固定螺丝孔,螺丝孔的两边有突起,突起用于与上下剪切刀片固定孔相匹配,进而将上下剪切刀片固定连接于上下手柄。进一步的,固定孔为多个,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相应的突起也为多个,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进一步的,上下固定器为锯齿形,其中锯齿形状为V型,V型槽的宽度和深度可调。进一步的,上下固定器为波浪形,其中波长和波高可调。进一步的,上下剪切刀片均开刃或均不开刃或其中一个开刃。进一步的,锁扣装置包括:L型锁定杆、滑块连杆、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滑动连杆上,锁定杆固定于上手柄或下手柄内侧,对应的滑块连杆固定于下手柄或上手柄内侧。进一步的,弹簧装置包括:上下弹簧固定钮、弹簧,上下弹簧固定钮分别固定于上下手柄内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上下弹簧固定钮上。进一步的,上下剪切刀片为直线型或弯向刀背侧的弧形或其他几何形状。进一步的,上下手柄的形状为“C”型或多段弧形或其他符合抓握人体工学的形状。本技术的手持式修果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用于果实生长过程中去除多余及感病果实,防止果实掉落地面;也可用于采收果实,同时不接触果实表面,实现无接触采果。【附图说明】图1为手持式修果剪的主视图。图2为手持式修果剪的后视图。图3为手持式修果剪的左视图。图4a为上剪切刀片组件的主视图。图4b为上剪切刀片组件的后视图。图5a为下剪切刀片组件的主视图。图5b为下剪切刀片组件的后视图。图6a为下手柄实施例一示意图。图6b为下手柄实施例二示意图。图7为上手柄示意图。图8为弹簧示意图。图9为锁扣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9,对应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修果剪,其主要用于果实生长过程中疏除多余及感病果实,防止果实掉落地面;也可用于采收果实,同时不接触果实表面,实现无接触采果。其包括上剪切刀片组件1、下剪切刀片组件2、下C型手柄3、上C型手柄4、联动轴组件5、锁扣装置6、弹簧装置7 ;上下剪切刀片组件I和2位于修果剪的前端位置分别连接于上下C型手柄4、3上,其中上剪切刀片组件I包括上剪切刀片9,下剪切刀片组件2包括下剪切刀片8 ;本实施例中上下剪切刀片9、8均开刃且为直线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其为直线型,也可以是弯向刀背侧的弧形或其他形状。上下剪切刀片9、8固定连接于上下C型手柄4、3,本实施例中,上下剪切刀片9、8通过联动轴组件5固定连接于上下C型手柄4、3。上下剪切刀片9、8后端中心圆孔为固定螺丝孔91、81,孔91、81两边有两个长方形孔13,联动轴组件5中心为固定螺丝孔,孔的两边有两个长方形突起,突起用于与上下剪切刀片9、8两长方形孔13相匹配,进而将上下剪切刀片9、8固定连接于上下C型手柄4、3。上剪切刀片组件I还包括固定于上剪切刀片9上的上锯齿形固定器10,下剪切刀片组件2还包括固定于下剪切刀片8上的下锯齿形固定器11,上下锯齿形固定器10、11主要用于固定连接果实端果柄,从而防止果实脱落。其中锯齿形状为V型,V型槽的宽度和深度可根据果梗或枝条粗度进行调整。同时上下锯齿形固定器上端的力臂也可以根据所需固定力大小进行调整,便于固定不同重量的水果。锁扣装置6设置于上下C型手柄4、3,用于上下剪刀片9、8处于闭合状态即非工作状态时将上下C型手柄4、3锁定,以达到安全使用和便于存放携带的目的。该锁扣装置6包括:L型锁定杆17、滑块连杆20、滑块22,锁定杆17固定于下C型手柄3内侧,滑块连杆20固定于上C型手柄4内侧。本实施例中上下C型手柄4、3还设置有弹簧装置7,用于控制修果剪刀口的张开程度。该弹簧装置7包括:上下弹簧固定钮19、16,弹簧21。上下弹簧固定钮19、16分别固定于上下C型手柄4、3内侧,弹簧21的两端固定于上下弹簧固定钮19、16上。弹簧21可以拆卸,便于更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手持式修果剪,包括上下剪切刀片组件和上下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轴组件、锁扣装置和弹簧装置;所述上下剪切刀片组件位于修果剪的前端位置,通过所述联动轴组件分别连接于上下手柄;所述弹簧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侧,用于控制修果剪刀口的张开程度;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侧,用于控制修果剪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上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上剪切刀片的上固定器,下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下剪切刀片的下固定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修果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剪切刀片组件分别包括上下剪切刀片,所述上下剪切刀片后端中心设置固定螺丝孔,螺丝孔的两边设有固定孔;所述联动轴组件中心设置固定螺丝孔,螺丝孔的两边有突起,突起用于与上下剪切刀片固定孔相匹配,进而将上下剪切刀片固定连接于上下手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修果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为多个,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相应的所述突起也为多个,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手持式修果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固定器为锯齿形,其中锯齿形状为V型,V型槽的宽度和深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持式修果剪,包括上下剪切刀片组件和上下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轴组件、锁扣装置和弹簧装置;所述上下剪切刀片组件位于修果剪的前端位置,通过所述联动轴组件分别连接于上下手柄;所述弹簧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侧,用于控制修果剪刀口的张开程度;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侧,用于控制修果剪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上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上剪切刀片的上固定器,下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下剪切刀片的下固定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刚李文生余坚兴张开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