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美琼专利>正文

一种姜瘟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8326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姜瘟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能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真菌和线虫及植物根部病虫害;2)农业防治;3)生物控制;4)生物防治;5)物理防治:严格选种,收获前,在无病姜田里严格选种,选长势强,分枝多,无病害症状的健壮植株,单独收获和贮藏;第二年催芽前再选颜色黄白,表皮光滑,无病害表现的肥大姜块做姜种,避免姜种带菌传播病害;6)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灌根,每隔10-15天灌施一次,连续3-5次,灌根的同时,也要进行适量的叶面喷施;可以有效预防姜瘟病,使姜瘟病平均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显著提高姜等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植保

技术介绍
姜痕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主要危害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积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该菌在姜块内或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侵入。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姜瘟病菌的适温是26度到31度,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肥水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解决了现有姜瘟病的防治方法单一,不能有效的防治姜瘟病的发生和蔓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姜瘟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能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真菌和线虫及植物根部病虫害;2)农业防治:①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种植生姜的前茬选用新茬或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菜园地选择葱蒜茬;②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块,整地时高垄深沟,注意清沟排渍;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以防排水不畅,姜田还应设排水沟,防止雨季田间积水;③姜田所用肥料保证无病菌,有机肥充分腐熟,姜田增施谷壳质、硅肥作基肥,增施钾肥作追肥;④浇干净水,用井水灌溉,并注意防止污染,在发病季节,不可大水灌溉;⑤若在田间发现有病植株,应及时铲除,然后将病株四周0.5米以内的健株一并去除,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及四周撒上消石灰或漂白粉,每穴施消石灰I公斤或漂白粉0.125公斤,然后用无菌土掩埋,并及时改变浇水渠道;3)生物控制:施用HM腐熟剂进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应深施,与土壤混匀;4)生物防治:①种姜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48小时;②发病初期用4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隔7-10天一次,连续2-3 次;5)物理防治:严格选种,收获前,在无病姜田里严格选种,选长势强,分枝多,无病害症状的健壮植株,单独收获和贮藏;第二年催芽前再选颜色黄白,表皮光滑,无病害表现的肥大姜块做姜种,避免姜种带菌传播病害;6)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灌根,每隔10-15天灌施一次,连续3_5次,灌根的同时,也要进行适量的叶面喷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150-200ml和HYT-B 250-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80-12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滴灌、冲施或喷淋在作物根部土壤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180ml和HYT-B 30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0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2)农业防治中轮作为3-5年轮作制度。本专利技术中的沃益多是一种生物菌肥,是根据根际土壤微生态学原理、植物营养生理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出来的。包括HYT-A、HYT-B和HYT-C三种。HYT-A是由18种无毒、无致病性高活性的的土壤固氮菌组成,把功能各异的有益菌种制备成菌剂,经活化扩繁后,可适用于多种土壤环境和作物的各个生长期,直接向农作物的根部提供重要营养素如氮,钾和基本的无机矿物营养。功效特点:一是造肥效率高,平衡营养,稳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肥力,持效期可达4个月以上。二是优化土壤生态结构,治理板结、污染、酸化和盐渍化土壤效果显著。三是对形成生物防治和土传病害机制,防死棵、抗重茬作用突出。四是自动调节作物生长、促生根、壮苗、提高产量和品质。HYT-B是从生物水解海洋生物物头胸部甲壳,经过发酵液的后期溶解处理。功效特点:富含19种L-氨基酸、矿物质和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可直接为微生物和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可快速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和作物抗病、抗逆能力;壮苗、健株、增加产量,改善品质。HYT-C富含高纯度、高含量甲壳素与甲壳素酶诱导活性物。功效特点:为HYT-A 土壤微生物菌本身及农作物提供营养;可激活、诱导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大量生成生物酶,有机酸、生物碱等抗病因子,防治土传病害;同时,既能快速促进有益菌巨量扩繁,又能刺激作物生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措施,大幅度降低姜瘟病发病率,效果良好,提高了姜的产量和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提前预防的手段,同时采用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使姜瘟病平均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显著提高姜等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I)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能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真菌和线虫及植物根部病虫害;2)农业防治:①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种植生姜的前茬选用新茬或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菜园地选择葱蒜茬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块,整地时高垄深沟,注意清沟排渍;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以防排水不畅,姜田还应设排水沟,防止雨季田间积水;③姜田所用肥料保证无病菌,有机肥充分腐熟,姜田增施谷壳质、硅肥作基肥,增施钾肥作追肥;④浇干净水,用井水灌溉,并注意防止污染,在发病季节,不可大水灌溉;⑤若在田间发现有病植株,应及时铲除,然后将病株四周0.5米以内的健株一并去除,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及四周撒上消石灰或漂白粉,每穴施消石灰I公斤或漂白粉0.125公斤,然后用无菌土掩埋,并及时改变浇水渠道;3)生物控制:施用HM腐熟剂进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应深施,与土壤混匀;4)生物防治:①种姜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48小时;②发病初期用4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5)物理防治:严格选种,收获前,在无病姜田里严格选种,选长势强,分枝多,无病害症状的健壮植株,单独收获和贮藏;第二年催芽前再选颜色黄白,表皮光滑,无病害表现的肥大姜块做姜种,避免姜种带菌传播病害;6)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灌根,每隔10-15天灌施一次,连续3-5次,灌根的同时,也要进行适量的叶面喷施;可以有效预防姜瘟病,同时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使姜瘟病平均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显著提高姜等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种姜瘟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能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真菌和线虫及植物根部病虫害;2)农业防治:①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种植生姜的前茬选用新茬或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菜园地选择葱蒜茬;②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块,整地时高垄深沟,注意清沟排渍;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以防排水不畅,姜田还应设排水沟,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姜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能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真菌和线虫及植物根部病虫害;2)农业防治:①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种植生姜的前茬选用新茬或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菜园地选择葱蒜茬;②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块,整地时高垄深沟,注意清沟排渍;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以防排水不畅,姜田还应设排水沟,防止雨季田间积水;③姜田所用肥料保证无病菌,有机肥充分腐熟,姜田增施谷壳质、硅肥作基肥,增施钾肥作追肥;④浇干净水,用井水灌溉,并注意防止污染,在发病季节,不可大水灌溉;⑤若在田间发现有病植株,应及时铲除,然后将病株四周0.5米以内的健株一并去除,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及四周撒上消石灰或漂白粉,每穴施消石灰1公斤或漂白粉0.125公斤,然后用无菌土掩埋,并及时改变浇水渠道;3)生物控制:施用HM腐熟剂进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应深施,与土壤混匀;4)生物防治:①种姜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48小时;②发病初期用4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5)物理防治:严格选种,收获前,在无病姜田里严格选种,选长势强,分枝多,无病害症状的健壮植株,单独收获和贮藏;第二年催芽前再选颜色黄白,表皮光滑,无病害表现的肥大姜块做姜种,避免姜种带菌传播病害;6)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灌根,每隔10‑15天灌施一次,连续3‑5次,灌根的同时,也要进行适量的叶面喷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琼李佩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美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