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紫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7980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黄山紫茶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以茶树中紫红色芽叶为原料,通过鲜叶采摘、鲜叶处理、低温慢炒杀青、揉捻和低温长烘干燥五个工序制成特种茶——黄山紫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解决现有紫红色芽叶因缺少相应制备工艺,导致茶园大量紫红色芽叶浪费严重的问题,彻底改变现有“企业不收,茶农弃采”的局面。本方法通过各个环节的控制,极大程度阻止了花青素分解,提高了茶汤中花青素的含量,同时促使蛋白质、茶多糖等大分子物质降解,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糖类等形成茶味的物质多溶出,制得的产品苦、涩味大大减轻,且不失茶叶的口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黄山紫茶具有抗氧化性强、营养价值高、茶汤红紫明亮等优点,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饮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经济作物,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在农村经济、农 民增收和出口创汇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茶叶依据制茶工艺、品质系统性、主要 系生化成分变化程度不同,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基本茶类和 再加工茶类(如花茶、速溶茶等)。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的各种各样的茶,均以各种 茶树品种的绿色的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 茶树在漫长的自然生长环境中,当中个体受各种因素影响往往会发生突变而形成 许多特异的茶树种质资源,比如白叶茶、黄叶茶、金花茶、紫红芽叶茶等等。 黄山茶区茶树良种众多,有黄山大叶种、黄山滴水香种、祁门槠叶种等。这些品种 的茶树其中有些个体在生长过程中也会突变,最常见和最典型的是突变形成紫红色芽叶的 单株。茶树紫红色芽叶经检测富含花青素,而花青素味苦涩、不易发酵,传统茶学认为不宜 制绿茶、红茶,故而在实际生产中企业不收紫红色芽叶,茶农也往往弃采,甚至从茶园中剔 除整株茶树,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近年来,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经过系统选育,选育出了富含花青素的紫红色芽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山紫茶的制作方法,以茶树中紫红色芽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鲜叶采摘:鲜叶采自安徽省黄山茶区茶园中紫红色鲜芽叶;(2)鲜叶处理:采用鲜叶自动贮青机对采摘的鲜芽叶进行处理;首先将鲜芽叶摊放在输送网板上,持续送38℃的热风1小时,之后停止送风,静置1.5天,使得芽叶中的蛋白质、多糖物质充分降解,进而改善口感,减少因花青素含量高而造成的苦味;(3)低温慢炒杀青:将处理后的芽叶投入茶叶瓶式炒干机中低温慢炒杀青,炒干机转速为20‑25转/分钟,叶温控制在60‑80℃;杀青时间为15‑18分钟,待杀青叶青草气消失、叶边稍卷略刺手时完成杀青,杀青后杀青叶含水量为48‑50%之间;(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国曹永利汪达健程自红吴颖方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徽州区浮溪人家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