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专利>正文

婴儿摇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7827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摇篮,包括弧形摇杆、支脚、支撑杆、支撑面、篮体,所述支撑杆、支撑面均设置为向内弯曲的弧形结构,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杆底面均设置有两个支脚,所述两个支脚与弧形摇杆顶面相连接;所述篮体底面与支撑面弯曲弧度相配合,活动设置于支撑面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婴儿摇篮,不仅可以提供婴儿摇篮的功能,也可以将摇篮取下,反置支撑杆与支撑面,这样一来,向上弯曲的支撑面就形成了桥面,弧形摇杆就成了把手,可以成为锻炼婴儿爬行能力的玩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摇篮,属于婴儿用品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婴儿摇篮只能成为睡觉的工具,在家中有时会显得很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摇篮。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婴儿摇篮,包括弧形摇杆、支脚、支撑杆、支撑面、篮体,所述支撑杆、支撑面均设置为向内弯曲的弧形结构,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杆底面均设置有两个支脚,所述两个支脚与弧形摇杆顶面相连接;所述篮体底面与支撑面弯曲弧度相配合,活动设置于支撑面上方。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横向设置于两侧支撑杆前部,用于卡接于篮体底面,防止篮体向下滑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婴儿摇篮,不仅可以提供婴儿摇篮的功能,也可以将摇篮取下,反置支撑杆与支撑面,这样一来,向上弯曲的支撑面就形成了桥面,弧形摇杆就成了把手,可以成为锻炼婴儿爬行能力的玩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婴儿摇篮,包括弧形摇杆1、支脚2、支撑杆3、支撑面、篮体5,所述支撑杆3、支撑面均设置为向内弯曲的弧形结构,两根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杆3底面均设置有两个支脚2,所述两个支脚2与弧形摇杆I顶面相连接;所述篮体5底面与支撑面弯曲弧度相配合,活动设置于支撑面上方。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横杆6,所述横杆6横向设置于两侧支撑杆3前部,用于卡接于篮体5底面,防止篮体5向下滑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婴儿摇篮,不仅可以提供婴儿摇篮的功能,也可以将摇篮取下,反置支撑杆与支撑面,这样一来,向上弯曲的支撑面就形成了桥面,弧形摇杆就成了把手,可以成为锻炼婴儿爬行能力的玩具。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婴儿摇篮,包括弧形摇杆、支脚、支撑杆、支撑面、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支撑面均设置为向内弯曲的弧形结构,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杆底面均设置有两个支脚,所述两个支脚与弧形摇杆顶面相连接;所述篮体底面与支撑面弯曲弧度相配合,活动设置于支撑面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横向设置于两侧支撑杆前部,用于卡接于篮体底面,防止篮体向下滑出。【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摇篮,包括弧形摇杆、支脚、支撑杆、支撑面、篮体,所述支撑杆、支撑面均设置为向内弯曲的弧形结构,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杆底面均设置有两个支脚,所述两个支脚与弧形摇杆顶面相连接;所述篮体底面与支撑面弯曲弧度相配合,活动设置于支撑面上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婴儿摇篮,不仅可以提供婴儿摇篮的功能,也可以将摇篮取下,反置支撑杆与支撑面,这样一来,向上弯曲的支撑面就形成了桥面,弧形摇杆就成了把手,可以成为锻炼婴儿爬行能力的玩具。【IPC分类】A47D11/00, A47D9/00【公开号】CN105011632【申请号】CN201410154667【专利技术人】李华 【申请人】李华【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申请日】2014年4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摇篮,包括弧形摇杆、支脚、支撑杆、支撑面、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支撑面均设置为向内弯曲的弧形结构,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杆底面均设置有两个支脚,所述两个支脚与弧形摇杆顶面相连接;所述篮体底面与支撑面弯曲弧度相配合,活动设置于支撑面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