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核级铸件异种材料补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7504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级铸件异种材料补焊方法,该方法是以镍基合金材料为焊接材料,通过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对基体材料Z5CND13-04M铸件进行补焊;其中:所述镍基合金材料为ENiCrFe-3或ERNiCr-3;当焊接材料为ENiCrFe-3时:材料规格φ3.2mm,焊接电流80-125A,焊接电压≤33V,焊接速度≥229mm/min;当焊接材料为ERNiCr-3时:材料规格φ2.4mm,焊接电流≤200A,焊接电压≤25V,焊接速度≥127mm/min。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异种材料进行补焊,同时焊前预热、焊接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以及焊后低温消除应力处理,补焊后工件各种性能指标满足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水堆核级铸件异种材料补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补焊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级铸件异种材料补焊方法,用于对压水堆核岛非承压边界部件采用RCC-M标准材料Z5CND13-04M铸件精加工后出现超标缺陷的补焊。
技术介绍
压水堆核二、三级泵叶轮、吸入段等部件采用的是RCC-M标准材料:马氏体不锈钢Z5CND13-04M铸件,在铸造及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缺陷,需要补焊,补焊必须按RCC-M标准进行工艺评定,工艺评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在精加工时出现缺陷,用同材质补焊存在热处理及焊接变形的问题,另外叶轮口环已经激光淬火,再进行热处理导致激光淬火失效,存在报废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水堆核级铸件异种材料补焊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铸件精加工后缺陷修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水堆核级铸件异种材料补焊方法,该方法是以镍基合金材料为焊接材料,通过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对基体材料Z5CND13-04M铸件进行补焊;其中:所述镍基合金材料为ENiCrFe-3或ERNiCr-3;焊接工艺参数如下:当焊接材料为ENiCrFe-3时:材料规格φ3.2mm,焊接电流80-125A,焊接电压≤33V,焊接速度≥229mm/min。当焊接材料为ERNiCr-3时:材料规格φ2.4mm,焊接电流≤200A,焊接电压≤25V,焊接速度≥127mm/min。焊接之前,由于两种材料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相差非常大,所以确定焊前预热温度不低于205℃,第一层焊接时每道之间温度不大于260℃,另外为防止产生热裂纹及晶间腐蚀,其余层焊接时采取控制层间温度不大于150℃。焊后低温消除应力(300℃±10℃)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及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采用异种材料(镍基合金)进行补焊,同时进行焊前预热、焊接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以及焊后低温消除应力处理,补焊后工件各种性能指标满足标准要求。2、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核电产品执行RCC-M标准制造的同类型马氏体不锈钢Z5CND13-04的缺陷修复。附图说明图1为对比例1中选择试件材料结构形式。图2为对比例1中补焊后样品宏观形貌图;图中:(a)为补焊样品宏观形貌图;(b)为补焊区局部放大图。图3为对比例1中1#发生断裂的样品的补焊区局部放大图;图中:(a)和(b)分别为样品不同部位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对比例1中2#样品补焊区局部放大图;图中:(a)补焊区与基体的界面处;(b)补焊区。图5为对比例1中3#样品补焊区局部放大图;图中:(a)补焊区与基体的界面处;(b)补焊区。图6为对比例1显微硬度测量取样位置及测量取点示意图;图中:(a)取样位置;(b)测量取点。图7为对比例1中三种样品补焊区显微硬度测量结果。图8为实施例1试样硬度测试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试样宏观金相检验;其中,(a)为手工电弧焊;(b)为钨极氩弧焊。图10为实施例1中手工电弧焊样品200倍微观金相检验图;图中,(a)母材;(b)热影响区;(c)为焊缝。图11为实施例1中钨极氩弧焊样品200倍微观金相检验图;图中,(a)母材;(b)热影响区;(c)为焊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是以镍基合金材料为焊接材料,通过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对基体材料Z5CND13-04M铸件进行补焊;其中:所述镍基合金材料为ENiCrFe-3或ERNiCr-3;焊接工艺参数如下:当焊接材料为ENiCrFe-3时:材料规格φ3.2mm,焊接电流80-125A,焊接电压≤33V,焊接速度≥229mm/min。当焊接材料为ERNiCr-3时:材料规格φ2.4mm,焊接电流≤200A,焊接电压≤25V,焊接速度≥127mm/min。焊接之前,由于两种材料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相差非常大,所以确定焊前预热温度不低于205℃,第一层焊接时每道之间温度不大于260℃,焊后低温消除应力300℃处理方法。另外为防止产生热裂纹及晶间腐蚀,其余层焊接时采取控制层间温度不大于150℃。对比例1本例为同材质补焊:方案确定:按RCC-M标准要求,选择试件材料与产品相同,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工艺方法:采取手工电弧焊方法:焊接材料:E410NiMo-15材料规格:φ3.2mm焊接电流:85-115A层间温度:不大于260℃焊后保温缓冷,并依次进行150℃、400℃、590℃后热处理。试验检验项目:弯曲试件一件、金相两件、硬度一件试验结果:(一)宏观观察如图2(a)所示,是补焊后经过不同的温度的消应力处理经弯曲实验,有的样品发生断裂,有的样品未发生断裂;为了便于区分和标记,根据热处理温度的不同,将图2(a)中的三块料自上而下分别标记为1#,2#和3#样品,其中1#样品补焊后经150℃热处理,弯曲后发生断裂;2#样品补焊后经400℃热处理,3#样品补焊后经590℃热处理;2#和3#样品弯曲后均未发生断裂。图2(b)为3#样品补焊区及其周围基体的局部放大图。采用LeicaL6D体视学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不同样品补焊区。图3(a)-(b)为1#发生断裂的样品的补焊区局部放大图,在补焊区发现了较为明显的裂纹;最长的裂纹约有7-8厘米。图4是2#样品补焊区局部放大图,在补焊区与基体的界面处(图4a)和补焊区(图4b)均发现了较为明显的裂纹;与1#样品相比,裂纹长度明显变短,最长裂纹约有1-3厘米。图5是3#样品补焊区局部放大图,在补焊区与基体的界面处(图5a)和补焊区(图5b)也发现了较为明显的裂纹;但与1#和2#样品相比,裂纹最短。因而可以初步总结到,从1#,2#到3#样品,随消应力处理温度的升高,补焊区开裂的程度逐渐降低。(二)显微硬度测量在补焊区的中心,沿样品的厚度和长度方向取样,具体取样如图6(a)所示。将样品表面利用水砂纸打磨值2000#,机械抛光至1.5μm;利用HVS-5型显微维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量,测量时的载荷取为1kg,保持时间为15s;在每个补焊区的中间开始测量,连续取三列,每列的间隔是2mm;从补焊区外侧开始测量,每列不同点之间的间隔是0.5mm,具体测量取点示意图如图6(b)所示。图7是三种样品补焊区显微硬度具体测量结果。1,2#样品在表面补焊区的显微硬度值相差不大,约为400左右;与1#和2#样品相比较,3#样品的表面补焊区的显微硬度值最小,仅有300左右;因而相比之下,590℃的消应力处理效果显著;对补焊区进行150和400℃的消应力处理效果不明显;结合之前的表面裂纹观察(图3-5),可以认为材料内部硬度过大是导致1#样品断裂,2#样品开裂较严重的主要原因。从试验结果看,这种材料采取同材质补焊,焊后低温消除应力处理很难达到标准要求。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异种材料补焊,过程如下:1)试件结构形式同对比例1。2)焊接方法:采取两种方法: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3)焊接材料选择:选择适合异种材料焊接,且塑韧性及抗腐蚀性非常好的镍基合金材料,ENiCrFe-3和ERNiCr-3分别进行实验。4)焊接工艺参数如下表1:表15)焊接过程控制:由于两种材料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相差非常大,为防止产生热应力裂纹,所以确定焊前最少预热205℃,第一层控制每道间温度不大于260℃,焊后低温消除应力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水堆核级铸件异种材料补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水堆核级铸件异种材料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镍基合金材料为焊接材料,通过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对基体材料Z5CND13‑04M铸件进行补焊;其中:所述镍基合金材料为ENiCrFe‑3或ERNiCr‑3;焊接工艺参数如下:当焊接材料为ENiCrFe‑3时:材料规格φ3.2mm,焊接电流80‑125A,焊接电压≤33V,焊接速度≥229mm/min;当焊接材料为ERNiCr‑3时:材料规格φ2.4mm,焊接电流≤200A,焊接电压≤25V,焊接速度≥127mm/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水堆核级铸件异种材料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镍基合金材料为焊接材料,通过手工电弧焊或钨极氩弧焊对基体材料Z5CND13-04M铸件进行补焊;其中:所述镍基合金材料为ENiCrFe-3或ERNiCr-3;焊接工艺参数如下:当焊接材料为ENiCrFe-3时:材料规格φ3.2mm,焊接电流80-125A,焊接电压≤33V,焊接速度≥229mm/min;当焊接材料为ERNiCr-3时:材料规格φ2.4mm,焊接电流≤200A,焊接电压≤25V,焊接速度≥127mm/min;焊后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敏李刚刘恒范灵利李志庆田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