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吸烟物品的折页盖型包装及其坯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725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收纳过滤嘴香烟的内包(IP)的折页盖型包装包括:外体(10)、将外体(10)的上侧开口端(26)打开关闭的盖(12)、通过断裂线(38)连接在上侧开口端(26)的一对连接片(36),在制造包装时,连接片(36)侵入盖(12)内并粘接在盖(12)的内面,并且,当沿着断裂线(38)断裂连接片(36)时,连接片(36)在外体(10)及盖(12)双方残留裂痕(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香烟或过滤嘴香烟等的棒状吸烟物品的折页盖型包装及其坯料
技术介绍
例如,在特开平8-58777号公报中公开有这种折页盖型包装。该公知的包装包括盒形状的外体,外体在其上端有开口端。外体在其内部收纳内包,该内包具有香烟或者过滤嘴香烟等的香烟束和包裹该香烟束的内包材料。外体的开口端在其后沿介由折页而具有盒形状的盖,盖以折页为中心旋转,而能够打开关闭开口端。更详细地说,包装在外体和内包之间包括内框架,该内框架具有包围内包那样的U字形状的横剖面,其加固外体的开口端。内框架具有从外体的开口端突出的上端部分,该上端部分引导盖的开关。另外,包装进一步由透明的薄膜包裹,该薄膜具有撕裂带。这样的薄膜包装对于防止对内包的恶作剧起作用。如上所述,香烟束由内包材料、外体及薄膜三重包裹,香烟束的包装过度。因此,这种包装的制造不仅大量地消耗了用于香烟束的包装资源,而且香烟束的包装需要三个包装阶段。为此,包装的包装设备需要很大的成本。另一方面,薄膜包装的撕裂带具有自由端、即牵引端。虽然这样的牵引端有助于薄膜包装的开封,但是由于是自由状态,所以容易变形而变成脱离包装的状态。因此,在包装的贩卖是使用自动贩卖机的情况下,撕裂带的牵引端容易钩挂在自动贩卖机内的包装的付出引导器等上,这样的钩挂还会导致从自动贩卖机付出包装的故障。在包装的周围环境是高温且湿度大时,由于撕裂带的牵引端容易变成卷曲状态而脱离包装,所以导致所述故障频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没有薄膜包装也能够有效地谋求防止恶作剧的对策并适于包装资源的削减的棒状吸烟物品的折页盖型包装及其坯料。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棒状吸烟物品的折页盖型包装,其具有内包,其由内包材料包裹棒状吸烟物品束;以及长方体形状的外包装,其收纳该内包,该外包装包括外体,其具有开口端;盖,其在该外体的开口端将该开口端的后沿作为折页进行连接,并打开关闭外体的开口端,并且具有在关闭位置时与外体的开口端相互对接地吻合的开口端;以及在形成外包装时连接外体的开口端及所述盖的开口端的能够断裂的连接要素。根据上述的包装,在包装形成后,当盖最初受到打开动作时,连接要素被断裂,盖从外体分离。其结果,盖能够以自折页为中心转动,从而能够打开关闭外体的开口端。当盖一旦被打开后,连接要素的断裂会在外体的开口端及盖的开口端双方残留裂痕。这样的裂痕即使当盖再次被关闭时,也能够从包装的外侧清晰地辨认。因此,由于裂痕的存在表明盖已经被打开,所以连接要素作为防止对包装内的棒状吸烟物品的恶作剧的对策有效地起作用。其结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装,不需要用于包裹外包装的带有撕裂带的薄膜包装,从而能够避免棒状吸烟物品的过度包装。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的制造中,由于不仅不需要薄膜,而且也不需要用于薄膜包装的设备,所以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廉价的包装。进而,在本专利技术包装的贩卖使用自动贩卖机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包装不会出现所述的薄膜包装所引起的问题。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包装还包括将外体的开口端的侧沿与盖的开口端的侧沿能够分离地连接的分离线。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地说,外体的侧壁及盖的侧壁分别具有内壁层及外壁层,分离线将外体的内壁层及盖的内壁层相互能够分离地连接。当盖最初受到打开动作时,与所述的连接要素的断裂同时,外体及盖双方的侧壁沿着分离线被分离,从而能够进行盖的打开关闭。这样,如果通过分离线连接外体及盖双方的侧壁,则即使对盖施加打开动作以外的外力,连接要素也不会不小心被断裂。连接要素可以包括通过断裂线连接在外体及盖双方的开口端中的一方的开口端的前沿的连接片,该连接片通过另一方的开口端的前沿而延伸,并粘接在具有另一方的开口端的外体或盖的内面。优选地,连接要素包括一对连接片,这些连接片位于开口端的前沿的两端部。当盖最初受到打开动作时,上述的连接片沿着其断裂线容易被断裂。此外,可以代替连接片或与连接片一起,连接要素包括通过断裂线连接在外体的开口端的前沿的连接折翼,该连接折翼通过盖的开口端的前沿延伸到盖内,形成盖的前壁的内壁层。在这种情况下,连接折翼兼用盖的一部分,不需要在外包装上设置用于连接要素的新的部位。用于形成上述的外包装的坯料包括盒体前板,其具有用于形成外体的开口端的第一外沿部分;盖前板,其具有用于形成盖的开口端的第二外沿部分;以及连接要素,其通过断裂线连接于第一及第二外沿部分的一方,其中,当由所述坯料形成外包装时,连接要素从应该与具有第一及第二外沿部分的另一方的前板重合的一方的外沿部分向外侧突出。由于连接要素是坯料的一部分,所以与由坯料的折叠形成外包装同时,通过连接要素能够分离地连接外体及盖双方的开口端彼此。进而,坯料包括形成用于外体及盖双方的侧壁的内壁层的内侧折翼,该内侧折翼具有将内壁层能够分离地划分成外体侧及盖侧的部分的分离线。具体地说,连接要素是通过断裂线连接在盒体前板的第一外沿部分的一对连接片或连接折翼。一对连接片分别位于第一外沿部分的两端,与此相对,连接折翼在由坯料形成外包装时形成盖的前壁的内壁层。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通过参照附图说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能够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折页盖型包装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被收纳在图1的包装中的内包的立体图。图3表示用于形成图1的包装的坯料。图4是具有内框架的内包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3坯料的最初的折叠工序的图。图6是表示坯料从图5的折叠状态的下一折叠工序的图。图7是表示坯料从图6的折叠状态的下一折叠工序的图。图8是表示坯料从图7的折叠状态的下一折叠工序的图。图9是表示图8的折叠工序结束的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坯料从图9的折叠状态的下一折叠工序的图。图11是表示图1的包装被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坯料的一个折叠工序的图。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坯料的一个折叠工序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折页盖型的包装呈长方体形状、即盒形状,其包括外体10和盖12。盖12通过自折页14连接在外体10上。自折页14位于包装的背壁的上部,其将包装的背壁划分成外体10及盖12的后壁16、18。另外,外体10具有前壁20、两个侧壁22、底壁24及上侧开口端26,另一方面,盖12也具有前壁28、两个侧壁30、顶壁32及下侧开口端34。如图1所示,当盖12处于关闭位置时,外体10及盖12的开口端26、34处于相互对接的状态。更详细说,开口端26由前沿、两个倾斜侧沿及自折页14形成,前沿位于自折页14的下方,倾斜侧沿从自折页14朝向前沿向下方倾斜。另一方面,开口端34也由前沿、两个倾斜侧沿及自折页14形成。另外,在制造包装时,外体10及盖12通过一对连接片36连接。这些连接片36从开口端26的前沿向盖12内延伸,并且,粘接在盖12的内面。另外,连接片36与开口端26之间的交界作为断裂线38而形成,这些断裂线38由一列穿孔(perforations)形成。因此,当连接片36沿着断裂线38被分离后,盖12能够以自折页14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打开关闭外体10的开口端26。当普通的折页盖型包装与图1的包装在外观上进行比较时,图1的包装与普通的包装在以下i)、ii)点上有所不同。i)图1的包装不包括薄膜包装。ii)图1的包装具有连接片36。在所述的图1的包装内与普通包装同样,收纳有内包,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状吸烟物品的折页盖型包装,其具有:内包,其由内包材料包裹棒状吸烟物品束;以及长方体形状的外包装,其收纳所述内包,所述外包装包括:外体,其具有开口端;盖,其在所述外体的开口端将该开口端的后沿作为折 页进行连接,并打开关闭所述外体的开口端,并且具有在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外体的开口端相互对接地吻合的开口端;以及在形成所述外包装时连接所述外体的开口端及所述盖的开口端的能够断裂的连接要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保仁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