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周转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722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周转箱,包括:箱座(1)、下折叠板(2)及(5)、上折叠板(3)及(6)、左、右立板(4)及(7)以及上框(8),箱座(1)由箱底以及向上围设于箱底四周的箱座框(1.13)组成,所述下折叠板(2)及(5)前后各一块,通过其下缘的下铰链组分别与箱座的铰链组对应安装,并通过共四件销钉铰合连接,所述上折叠板(3)及(6)前后也各有一块,通过其下缘的下铰链组(6.1)分别与下折叠板(2)及(5)顶缘两边的上铰链组(5.1)对应安装,前、后各一块上折叠板(3)及(6)顶缘的滑销(6.6)和铰链组分别与上框(8)前后边框下侧的滑销槽和铰链组活动铰接,左、右立板(4)及(7)上部两边通过其前后两侧边边缘上部的四个铰链销孔(26)与上框(8)通过四个销钉活动铰接。本周转箱的主要优势为可以折叠,搬运方便,堆放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周转箱,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式周转箱。主要用于存放各种物品。属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周转箱均为固定式结构。其典型的缺点是仓储及运输占用空间很大,运输及仓储成本较高,且不少制造厂家由于库房有限,导致周转箱占有道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通行,还给周转箱的保管及清洁带来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折叠的折叠式周转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式周转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座、下折叠板、上折叠板、左、右立板以及上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座,由箱底以及向上围设于箱底四周的箱座框组成,箱座框左边框和右边框的内侧中间分别向右、向左凸出设置有一个限位块和二个销定块;箱座框前边框和后边框内侧中间和两边分别向内凸出设置有中间铰链组和左、右两边铰链组;箱座框左边框和右边框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一个铰链销孔,四个铰链销孔分别对应箱座框前边框和后边框两边的四个铰链组,所述下折叠板,其顶缘两边分别向上凸出设置有一个上铰链组,顶缘内侧壁面中间分别向上延伸凸出设置有三个梯形凸榫和向下凹设有两个梯形凹榫,三个梯形凸榫和两个梯形凹榫间隔布置;下折叠板底缘中间和两边分别向上凹设有一个下铰链组,下折叠板左边缘和右边缘中间分别向内延伸凸出设置一锁定块;所述上折叠板,其底缘两边分别向下凹设有一个下铰链组;上折叠板底缘内侧壁面中间分别向下延伸凸出设置有两个梯形凸榫和向上凹设有三个梯形凹榫,二个梯形凸榫和三个梯形凹榫间隔布置,并分别与下折叠板顶缘上两个梯形凹榫和三个梯形凸榫相配合;上折叠板顶缘中间向下凹设有一个滑销,两边分别向下凹设有一个上铰链组,上折叠板左边缘和右边缘中间分别向内延伸凸出设置一锁定块;所述左立板及右立板,其底缘中间分别向上凹设有一个限位槽以及设有二个定位孔,该限位槽以及定位孔分别与箱座框左边框中间的限位块和销定块以及右边框中间的限位块和销定块相配合;左立板与右立板前后两侧缘中间分别凹设有两个定位槽,该定位槽分别与上折叠板上的锁定块和下折叠板上的锁定块相配合;左立板与右立板顶缘中间向下凹设有滑销;左立板与右立板前侧缘和后侧缘上端设置有两个铰链销孔;左立板与右立板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框,其左边框和右边框下侧中间分别向下凸出设置有滑销槽;上框前边框和后边框下侧中间和两边分别向下凸出设置有一个滑销槽和一个铰链组,所述下折叠板前后各一块,通过其下缘的下铰链组分别与箱座前边框和后边框内侧的铰链组对应安装,并通过共四件销钉铰合连接,所述上折叠板前后也各有一块,通过其下缘的下铰链组分别与下折叠板顶缘两边的上铰链组对应安装,并通过共四件销钉铰合连接,前、后各一块上折叠板顶缘的滑销和铰链组分别与上框前后边框下侧的滑销槽和铰链组活动铰接,其中,左、右两边共四处通过销钉铰合,左、右立板顶缘中间的滑销分别与上框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下侧中间的滑销槽活动铰接,左、右立板上部两边通过其前后两侧边边缘上部的四个铰链销孔与上框通过四个销钉活动铰接。本周转箱的主要优势为可以折叠,搬运方便,堆放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图1总体分解图。图3为图1局部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箱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折叠板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上折叠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专利技术的左立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专利技术的右立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专利技术的上框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折叠原理图之一。图11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折叠原理图之二。图12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折叠原理图之三。图13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折叠原理图之四。图14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折叠原理图之五。图15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折叠原理图之六。图16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折叠原理图之七。图17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堆放定位脚和定位座图。图18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堆放定位原理图。图19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复原原理图之一。图20为专利技术折叠周转箱复原原理图之二。图中箱座1、下折叠板2及5、上折叠板3及6、左立板4及右立板7、上框8以及销钉10~25共16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周转箱,主要由箱座1、下折叠板2及5、上折叠板3及6、左立板4及右立板7、上框8、销钉10~25共16件组成。各零部件的装配顺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图4为箱座1的结构图,由箱底以及向上围设于箱底四周的箱座框1.13组成,箱座框1.13左边框和右边框的内侧中间分别向右、向左凸出设置有一个限位块1.1与1.4和二个销定块1.2与1.5和1.3与1.6;箱座框1.13前边框和后边框内侧中间和两边分别向内凸出设置有中间铰链组1.8与1.11和左、右两边铰链组1.7与1.10和1.9与1.12;箱座框1.13左边框和右边框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一个铰链销孔26,四个铰链销孔26分别对应箱座框1.13前边框和后边框两边的四个铰链组1.7与1.9以及1.10与1.12。箱底底端四角向下凸出设置有四个定位脚1.14,如图17和图18所示。图5为下折叠板2及5的结构,其顶缘两边分别向上凸出设置有一个上铰链组5.1,顶缘内侧壁面中间分别向上延伸凸出设置有三个梯形凸榫5.2和向下凹设有两个梯形凹榫5.3,三个梯形凸榫5.2和两个梯形凹榫5.3间隔布置;下折叠板2及5底缘中间和两边分别向上凹设有一个下铰链组5.6、5.5及5.7,下折叠板2及5左边缘和右边缘中间分别向内延伸凸出设置一锁定块5.4。图6为上折叠板3及6的结构,其底缘两边分别向下凹设有一个下铰链组6.1;上折叠板3及6底缘内侧壁面中间分别向下延伸凸出设置有两个梯形凸榫6.3和向上凹设有三个梯形凹榫6.2,二个梯形凸榫6.3和三个梯形凹榫6.2间隔布置,并分别与下折叠板2及5顶缘上两个梯形凹榫5.3和三个梯形凸榫5.2相配合;上折叠板3及6顶缘中间向下凹设有一个滑销6.6,两边分别向下凹设有一个上铰链组6.5及6.7,上折叠板3及6左边缘和右边缘中间分别向内延伸凸出设置一锁定块6.4。图7和图8分别为左立板4及右立板7的结构,其底缘中间分别向上凹设有一个限位槽4.1与7.1以及设有二个定位孔4.2与7.2,该限位槽4.1与7.1以及定位孔4.2与7.2分别与箱座框1.13左边框中间的限位块1.1和销定块1.2与1.3以及右边框中间的限位块1.4和销定块1.5与1.6相配合;左立板4与右立板7前后两侧缘中间分别凹设有两个定位槽4.3、4.5与4.4、4.6以及7.3、7.5与7.4、7.6,该定位槽4.3、4.5与7.3、7.5分别与上折叠板3及6上的锁定块6.4和下折叠板2及5上的锁定块5.4相配合;左立板4与右立板7顶缘中间向下凹设有滑销4.7与6.7;左立板4与右立板7前侧缘和后侧缘上端设置有两个铰链销孔26;左立板4与右立板7左、右对称布置。图9为上框8的结构图,所述上框8,其左边框和右边框下侧中间分别向下凸出设置有滑销槽8.1与8.2;上框8前边框和后边框下侧中间和两边分别向下凸出设置有一个滑销槽8.7与8.8和一个铰链组8.3与8.5和8.4与8.6。另在上框8的顶部四角增设了堆箱的定位凹座8.10。箱座1为本周转箱的基础,所述下折叠板2及5前后各一块,通过其下缘的下铰链组5.5、5.6、5.7分别与箱座1(图4)前边框和后边框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周转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座(1)、下折叠板(2)及(5)、上折叠板(3)及(6)、左、右立板(4)及(7)以及上框(8),所述箱座(1),由箱底以及向上围设于箱底四周的箱座框(1.13)组成,箱座框(1.13)左边框和 右边框的内侧中间分别向右、向左凸出设置有一个限位块(1.1)与(1.4)和二个销定块(1.2)与(1.5)和(1.3)与(1.6);箱座框(1.13)前边框和后边框内侧中间和两边分别向内凸出设置有中间铰链组(1.8)与(1.11)和左、右两边铰链组(1.7)与(1.10)和(1.9)与(1.12);箱座框(1.13)左边框和右边框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一个铰链销孔(26),四个铰链销孔(26)分别对应箱座框(1.13)前边框和后边框两边的四个铰链组(1.7)与(1.9)以及(1.10)与(1.12),所述下折叠板(2)及(5),其顶缘两边分别向上凸出设置有一个上铰链组(5.1),顶缘内侧壁面中间分别向上延伸凸出设置有三个梯形凸榫(5.2)和向下凹设有两个梯形凹榫(5.3),三个梯形凸榫(5.2)和两个梯形 凹榫(5.3)间隔布置;下折叠板(2)及(5)底缘中间和两边分别向上凹设有一个下铰链组(5.6)、(5.5)及(5.7),下折叠板(2)及(5)左边缘和右边缘中间分别向内延伸凸出设置一锁定块(5.4);所述上折叠板(3)及(6),其 底缘两边分别向下凹设有一个下铰链组(6.1);上折叠板(3)及(6)底缘内侧壁面中间分别向下延伸凸出设置有两个梯形凸榫(6.3)和向上凹设有三个梯形凹榫(6.2),二个梯形凸榫(6.3)和三个梯形凹榫(6.2)间隔布置,并分别与下折叠板(2)及(5)顶缘上两个梯形凹榫(5.3)和三个梯形凸榫(5.2)相配合;上折叠板(3)及(6)顶缘中间向下凹设有一个滑销(6.6),两边分别向下凹设有一个上铰链组(6.5)及(6.7),上折叠板(3)及(6)左边缘和右边缘中间分别向内延伸凸出设置一锁定块(6.4);所述左立板(4)及右立板(7),其底缘中间分别向上凹设有一个限位槽(4.1)与(7.1)以及设有二个定位孔(4.2)与(7.2),该限位槽(4.1)与(7.1)以及定位孔(4.2)与(7.2)分别与箱座框(1 .13)左边框中间的限位块(1.1)和销定块(1.2)与(1.3)以及右边框中间的限位块(1.4)和销定块(1.5)与(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煜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鑫宝铁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