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基金属构件及镁基金属构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5817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涂装膜的劣化少且能够维持金属质感的镁基金属构件及其制造方法。镁基金属构件具备由镁基金属构成的基材和形成在该基材的表面上的透明的被覆膜。被覆膜具备形成在基材的表面上的透明的防腐蚀膜和形成在该防腐蚀膜上且由树脂构成的一层以上的透明的涂装膜。涂装膜具有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至少一层的耐候性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由镁基金属构成的基材和形成在该基材的表面上的透明的被覆膜的镁基金属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镁合金具有轻量、比强度高等优良的特性,因此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便携式电气电子设备类的框体等的各种构件。最近,要求上述框体等镁合金构件具有金属质感而体现出高级感。另一方面,镁是活性的金属,因此容易腐蚀,在镁合金构件中,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具有耐腐蚀性的被覆层。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镁合金构件,其中,对由镁合金构成的基材的表面实施金刚石刻磨加工等微细的凹凸加工,在该基材的表面上形成透明的被覆层,由此使金属质感提高。另外记载了:该被覆层形成为多层结构,其具备通过防腐蚀处理(化学转化处理或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防腐蚀层和在该防腐蚀层上由丙烯酸树脂等树脂形成的涂装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08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上述的具备透明的被覆层的镁合金构件而言,期望长期维持金属质感。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涂装膜的劣化少且能够长期维持金属质感的镁基金属构件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镁基金属构件具备由镁基金属构成的基材和形成在该基材的表面上的透明的被覆膜。被覆膜具备形成在基材的表面上的透明的防腐蚀膜和形成在该防腐蚀膜上且由树脂构成的一层以上的透明的涂装膜。而且,涂装膜具有在树脂中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至少一层耐候性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镁基金属(以下,有时仅称为“Mg基金属”)构件,涂装膜具有至少一层耐候性层,由此能够抑制形成涂装膜的树脂的由紫外线引起的经年劣化。即,通过对涂装膜赋予耐候性,由紫外线引起的涂装膜的黄变、光泽的降低、破裂、剥离、起泡等劣化少,能够长期确保涂装膜的透明性和密合性,能够维持金属质感。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Mg基金属是指以Mg作为主要成分的金属,该Mg基金属包含纯Mg和Mg合金。作为涂装膜的形成树脂,可以列举例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氟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例如,在将涂装膜形成为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改变各层的形成树脂。另外,还可以涂装配合有两种以上的树脂的涂料来形成各层。涂装膜可以为有色透明,但为无色透明时,容易感受到Mg基金属的基材本身的色调和风格。在本专利技术中,防腐蚀膜和涂装膜均为透明的膜,因此,能够感受到基材本身的金属质感。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透明是指具有能够通过目视对基材进行确认的程度的透明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镁基金属构件的一个方式,可以列举:涂装膜由环氧类树脂构成。以往的镁合金构件使用丙烯酸树脂来形成一层涂装层,但丙烯酸树脂与Mg基金属的基材(防腐蚀膜)的密合性低,涂装层可能会由于长期使用而剥离。在涂装层发生剥离的情况下,耐腐蚀性降低,由于基材的腐蚀而使金属质感受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成,通过使形成在防腐蚀膜上的涂装膜由环氧类树脂形成,能够提高涂装膜与基材(防腐蚀膜)的密合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镁基金属构件的另一个方式,可以列举:涂装膜具备在紧挨着防腐蚀膜的上方形成的最内层和在最内层上形成的至少一层的外层,最内层由环氧类树脂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成,涂装膜为具备最内层和外层的至少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最内层由环氧类树脂形成,由此,能够提高涂装膜与基材(防腐蚀膜)的密合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环氧类树脂是指以环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可以在环氧树脂中添加有例如上述的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或它们的改性树脂等其他树脂、固化剂等。作为环氧树脂,可以使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等。环氧树脂中,优选与基材(防腐蚀膜)的密合性更优良的磷酸改性环氧树脂。磷酸改性环氧树脂可以通过使磷酸化合物与双酚型环氧树脂反应而得到。这种情况下,所使用的双酚型环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上述的双酚型环氧树脂。上述的双酚型环氧树脂中,优选双酚A型环氧树脂。作为磷酸化合物,使用具有2个以上的与磷原子键合的羟基的磷酸类,具体而言,可以列举:正磷酸、膦酸、以及偏磷酸、焦磷酸或三聚磷酸等缩合磷酸、磷酸一甲酯、磷酸一丁酯、磷酸一辛酯、磷酸一苯酯等正磷酸酯等。作为添加到环氧树脂中的固化剂,优选使用与防腐蚀膜的密合性良好的三聚氰胺化合物或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三聚氰胺化合物,可以使用甲氧基化三羟甲基三聚氰胺、丁氧基化三羟甲基三聚氰胺等。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或对这些异氰酸酯进行缩二脲改性、加合物改性、异氰酸酯改性而得到的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更优选为利用嵌段剂对异氰酸酯基进行嵌段而得到的嵌段异氰酸酯化合物。其理由在于,异氰酸酯基容易反应,在将涂料组合物在常温下长时间放置时,反应缓慢进行,该组合物的特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作为嵌段剂,可以列举:甲乙酮肟、丙酮肟、环己酮肟、苯乙酮肟、苯甲酮肟等肟类;间甲苯酚、二甲苯酚等酚类;丁醇、2-乙基乙醇、环己醇、乙二醇单乙醚等醇类;ε-已内酰胺、δ-戊内酰胺、γ-丁内酰胺等内酰胺类;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酯等二酮类;苯硫酚等硫醇类;硫脲等脲类;咪唑类;氨基甲酸类;等。其中,优选肟类、酚类、醇类、内酰胺类、二酮类。将环氧类树脂涂装后,通过热烧结、紫外线照射等固化方法使其固化,由此,可以形成硬涂装膜。环氧类树脂与丙烯酸类树脂相比,与Mg基金属的基材(防腐蚀膜)的密合性高,但另一方面,耐候性低,容易因紫外线而劣化,因此,难以长期维持透明性、密合性。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涂装膜的至少一层(涂装膜为一层时为其自身)为耐候性层,由此,能够抑制形成涂装膜自身、其最内层的环氧类树脂的由紫外线引起的劣化,能够长期维持透明性、密合性。如后所述,也可以在形成最内层的环氧类树脂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而使最内层自身形成耐候性层。在涂装膜具备最内层和至少一层的外层的上述方式中,可以列举:外层的至少一层由丙烯酸类树脂构成。通过使外层的至少一层由丙烯酸类树脂形成,能够对涂装膜赋予耐崩裂性、耐划伤性等耐磨损性。特别是,在使涂装膜中的最内层由环氧类树脂形成并且使最外层由丙烯酸类树脂形成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基金属构件,其为具备由镁基金属构成的基材和形成在该基材的表面上的透明的被覆膜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所述被覆膜具备形成在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透明的防腐蚀膜和形成在所述防腐蚀膜上且由树脂构成的一层以上的透明的涂装膜,所述涂装膜具有在树脂中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至少一层耐候性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4.23 JP 2013-0906571.一种镁基金属构件,其为具备由镁基金属构成的基材和形成在
该基材的表面上的透明的被覆膜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
所述被覆膜具备形成在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透明的防腐蚀膜和形
成在所述防腐蚀膜上且由树脂构成的一层以上的透明的涂装膜,
所述涂装膜具有在树脂中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至少一层耐候性
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
所述涂装膜具备在紧挨着所述防腐蚀膜的上方形成的最内层和在
所述最内层上形成的至少一层的外层,
所述最内层由环氧类树脂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所述外层的至少一
层由丙烯酸类树脂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所述外层的至
少一层和所述最内层各自为在树脂中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耐候性
层。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
所述最内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所述外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所述涂装膜由环氧
类树脂构成。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构成所
述环氧类树脂的环氧树脂为磷酸改性环氧树脂。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所述防
腐蚀膜为氧化锆化学转化覆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镁基金属构件,其中,所述氧化锆化学转
化覆膜含有10mg/m2以上且150mg/m2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口光治水野修斋藤绫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欧利生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