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手打开离心管的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5428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手打开离心管的辅助器,主要为一个具有60度角可放置离心管的内槽的手握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增加取样和加样速度,有效减少PCR过程中污染的可能。适用于各医学院校及研究机构实验操作,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手打开离心管的辅助器
技术介绍
200ul离心管是分子实验中常用的离心管之一,如PCR, ELISA,western blot实验等,特别是PCR实验中使用最频繁。在PCR实验中,为了手持更方便,更好的减少污染,缩短打开离心管时间,加快取样和加样速度,影响实验结果造成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手打开离心管的辅助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单手打开离心管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器为圆柱形手握棒,所述手握棒上端开有内槽,所述内槽由圆柱形槽和位于圆柱形槽底端的圆锥形槽组成,所述内槽中心线与手握棒中心线呈30度角。进一步地,所述手握棒的高度hi为42.5mm,直径dl为10.2mm。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槽的直径d2为6.22mm,长度SI为10.3mm,圆锥形槽长度S2为10.4mm,内槽总长度SO为20.7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成本低。进行PCR等实验时,在尽量缩短空气接触时间和手持更方便的基础上,实现单人独立快速的完成取样和加样过程,提高实验的效率,减少误差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辅助器的尺寸示意图;图3a-d为辅助器辅助打开离心管的示意图;图中,手握棒 1,内槽 2 ;S0=20.7mm,Sl=1.3mm, S2=10.4mm, hl=42.5mm,dl=10.2mm, d2=6.22mm, Θ =60 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单手打开离心管的辅助器,所述辅助器为圆柱形手握棒1,所述手握棒I上端开有内槽2,内槽2用于放置离心管,因此内槽2的结构与离心管结构相似,由圆柱形槽和位于圆柱形槽底端的圆锥形槽组成,所述内槽2中心线与手握棒I中心线呈30度角,即所述内槽2中心线与手握棒I的水平面呈60°角,有利于单手加样和打开离心管。如图2所示,所述手握棒I的高度hi为42.5mm,直径dl为10.2mm,方便手持和打开离心管,减少加样时间。由于在实际应用中,200ul的离心管较小,不易单手打开,因此,为适用于200ul离心管,圆柱形槽的直径d2为6.22mm,长度SI为10.3mm,圆锥形槽长度S2为10.4mm,内槽2 总长度SO为20.7mm。【主权项】1.一种单手打开离心管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器为圆柱形手握棒(I ),所述手握棒(I)上端开有内槽(2),所述内槽(2)由圆柱形槽和位于圆柱形槽底端的圆锥形槽组成,所述内槽(2)中心线与手握棒(I)中心线呈30度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棒(I)的高度hi为42.5mm,直径dl为10.2_。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槽的直径d2为6.22_,长度SI为10.3mm,圆锥形槽长度S2为10.4mm,内槽(2)总长度SO为20.7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手打开离心管的辅助器,主要为一个具有60度角可放置离心管的内槽的手握棒。本技术构造简单,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增加取样和加样速度,有效减少PCR过程中污染的可能。适用于各医学院校及研究机构实验操作,易于推广。【IPC分类】B67B7/00【公开号】CN204727574【申请号】CN201520442434【专利技术人】刘喆, 冯培培, 沈醉 【申请人】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手打开离心管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器为圆柱形手握棒(1),所述手握棒(1)上端开有内槽(2),所述内槽(2)由圆柱形槽和位于圆柱形槽底端的圆锥形槽组成,所述内槽(2)中心线与手握棒(1)中心线呈30度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喆冯培培沈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