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5293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6:24
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储药囊、与储药囊数量相同的加药机构、输药管、程控开关、装载板、注药泵、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第一电源、第二电子控制系统和第二电源。第一电源、第一电子控制系统、储药囊、输药管的进药段及安装有输药管被控制段和程控开关、注药泵的装载板封装在至少一盒体内,使用时埋于患者皮下,加药机构埋于患者皮下,输药管的出药段置于患者腹腔、胸腔、颅内、肌肉内或皮下等位置;第二电子控制系统位于患者体外,供操作者发送输药指令、接收和显示输药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植入体内进行用药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疾病和癌症的药物治疗已经成为了医学领域所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问题,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的方式长期用药,但无论肌肉注射还是静脉用药对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来说无疑都增加了反复穿刺导致创伤和感染的风险,同时患者需频繁奔波于医疗机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缓释用药技术是近年来的一项新兴的用药方式,通过手术在皮下埋置缓释胶囊,药物通过胶囊壁缓慢释放到皮下被患者吸收后发挥药理作用。这种用药方式尤其适用于慢性疼痛和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但是,由于缓释胶囊所容纳的药量有限,药物用尽后不能续加,因此这一用药方式在为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存在使用时间的限制,不能满足患者长期使用的需要。而且,当缓释药物用完后如果需要继续使用就需要重新手术在患者体内埋置缓释胶囊,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由于缓释用药技术采用了药物在浓度梯度下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扩散的原理,药物的释放速度恒定,且药物只能通过释放到皮下被吸收后在全身发挥作用,因而既不能满足对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的智能化控制的问题,也不能满足部分疾病局部用药治疗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此种装置不仅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来调节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而且可以在药物用尽后通过简单操作达到补充药物、延长患者使用时间的目的。本技术所述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储药囊、与储药囊数量相同的加药机构、输药管、程控开关、装载板、注药栗、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第一电源、第二电子控制系统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由第一单片机及分别与第一单片机连接的第一无线接收器和第一无线发射器组成,第一无线发射器用于向第二电子控制系统发送信息,第一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二电子控制系统包括第二单片机及分别与第二单片机连接的第二无线接收器、第二无线发射器、人机交互操作按键和显示器,第二无线发射器用于向第一电子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第二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第二单片机,人机交互操作按键用于向第二单片机发送指令,显示器用于显示第二单片机接收到的信息;所述第一电源用于向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程控开关提供工作电流,所述第二电源用于向第二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工作电流;所述加药机构由加药杯、与加药杯连接的加药管和医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封闭片组成,所述封闭片覆盖在加药杯杯口用于封闭装药后的加药杯,所述输药管依次由进药段、被控制段和出药段组成,所述被控制段安装在装载板设置的凹槽中,储药囊分别与对应加药机构的加药管连接和输药管的进药段连接;所述程控开关与第一单片机连接并设置在安装输药管被控制段的装载板上的凹槽处,用于导通或截断药液流出储药囊的通路及控制药物从储药囊流出的速度;所述注药栗与第一单片机连接并安装在装载板上,用于驱动输药管内药液的流动;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第二单片机的指令调整程控开关所处状态和注药栗的工作模式参数(包括转动速度、注药量、注药时间、注药间隔时间等),并将调整后的信息通过第一无线发射器、第二无线接收器传输给第二单片机,根据第二单片机的指令开机或关机;所述第二单片机将接收到的来自于第一单片机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传输给显示器予以显示,将来自于人机交互操作按键的指令进行处理后通过第二无线发射器、第一无线接收器传输给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电源、第一电子控制系统、储药囊、输药管的进药段及安装有输药管被控制段和程控开关的装载板封装在至少一盒体内。上述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输药管的形状和构造主要与储药囊的个数有关:储药囊为一个时,输药管为条形管,储药囊与条形管连接;储药囊为两个时,输药管优选Y形管,Y形管的两支上臂管分别与两个储药囊连接;储药囊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输药管优选数量与储药囊相同的支管与一根主管汇交构成的叉形管,叉形管的各支管分别与各储药囊连接。输药管可以是整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所述分体式结构的输药管,其进药段、被控制段和出药段为三段独立的管件,通过连接管连接组合而成。上述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程控开关由两个电磁组件构成,所述电磁组件由外壳、线圈、挡块、复位弹簧和电磁铁制作的动触头组成,外壳的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挡块安装在外壳封闭端的内壁,线圈安装在外壳的筒体段内壁,复位弹簧安装在线圈的壳体上,动触头与复位弹簧连接,其一端插装在线圈内,其另一端朝向外壳的开口端。程控开关的线圈通电电流大小可以决定程控开关内部产生磁力大小,进而可以影响复位弹簧的压缩程度,最终影响程控开关的开合状态。当线圈未通电时,程控开关内部不产生磁力,程控开关的动触头在弹簧弹力作用处于关闭状态;当线圈通电时,程控开关内部产生磁力,程控开关的动触头在磁力作用下压缩弹簧处于全开启状态。从使用方便的角度考虑,本技术所述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中,第二单片机、第二电源安装在一盒体内,第二无线接收器、第二无线发射器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外壁或内壁,人机交互操作按键、显示器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外壁。为了扩展第二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第二单片机还设置有报警指示灯、报警蜂鸣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输出接口,第二电源连接有电源指示灯,报警指示灯、报警蜂鸣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输出接口分别与第二单片机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器与第二单片机、第二电源安装在同一盒体内,所述报警蜂鸣器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外壁或内壁,所述数据输出接口、报警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外壁。本技术所述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其使用方法如下: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将本技术所述流量可控型体内用药装置中输药管的出药段置于腹腔、胸腔、颅内、肌肉内或皮下等位置,将装有第一单片机、第一电源、第一无线接收器、第一无线发射器、储药囊、输药管进药段和被控制段、程控开关、注药栗和装载板的盒体及加药机构埋于患者皮下,使第二单片机及与第二单片机连接的第二电源和其它器件位于患者体外。本技术所述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操作者通过加药机构的加药杯预先在储药囊中加入需要使用的药物,并将药物总量,单次用药的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间隔时间等信息输入第二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将参数信息通过第二无线发射器发射、第一无线接收器接收后传输给第一单片机。第一单片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程控开关和注药栗发出指令,当指令为注药时,程控开关打开,注药栗开始转动,药物从储药囊流入患者体内,注药栗的转速决定注药速度,注药栗的转速与转动时间决定用药剂量;当指令任务完成后,程控开关关闭,注药栗停止转动,药物停止从储药囊流出。第一单片机将本次用药的信息通过第一无线发射器、第二无线接收器传输给第二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在与第二单片机连接的显示器上可显示出包括单次用药量、用药总量、剩余药量、第一单片机的电源状态、工作模式等信息。根据植入体内储药囊数量不同,在第二盒体的显示器上还可显示由第一单片机传输的每一个储药囊的用药总量、剩余药量、用药时间等重要参数信息。在安全性方面,当第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入式智能控制体内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储药囊(2)、与储药囊数量相同的加药机构(1)、输药管(3)、程控开关(6)、装载板(5)、注药泵(7)、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第一电源、第二电子控制系统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由第一单片机及分别与第一单片机连接的第一无线接收器和第一无线发射器组成,第一无线发射器用于向第二电子控制系统发送信息,第一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二电子控制系统包括第二单片机及分别与第二单片机连接的第二无线接收器、第二无线发射器、人机交互操作按键和显示器,第二无线发射器用于向第一电子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第二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第二单片机,人机交互操作按键用于向第二单片机发送指令,显示器用于显示第二单片机接收到的信息;所述第一电源用于向第一电子控制系统、程控开关提供工作电流,所述第二电源用于向第二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工作电流;所述加药机构(1)由加药杯(1‑2)、与加药杯连接的加药管(1‑1)和医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封闭片(1‑3)组成,所述封闭片覆盖在加药杯杯口用于封闭装药后的加药杯,所述输药管依次由进药段(3‑1)、被控制段(3‑2)和出药段(3‑3)组成,所述被控制段(3‑2)安装在装载板设置的凹槽中,储药囊分别与对应加药机构的加药管(1‑1)连接和输药管的进药段(3‑1)连接;所述程控开关与第一单片机连接并设置在安装输药管被控制段的装载板上的凹槽处,用于导通或截断药液流出储药囊的通路及控制药物从储药囊流出的速度;所述注药泵与第一单片机连接并安装在装载板上,用于驱动输药管内药液的流动;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第二单片机的指令调整程控开关所处状态和注药泵的工作模式参数,并将调整后的信息通过第一无线发射器、第二无线接收器传输给第二单片机,根据第二单片机的指令开机或关机;所述第二单片机将接收到的来自于第一单片机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传输给显示器予以显示,将来自于人机交互操作按键的指令进行处理后通过第二无线发射器、第一无线接收器传输给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电源、第一电子控制系统、储药囊、输药管的进药段及安装有输药管被控制段和程控开关的装载板封装在至少一盒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容罗林丽龚云辉代莉贾瑾白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