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煜竑专利>正文

过滤设备逆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5287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6:22
一种过滤设备逆洗结构,包含:一本体,所述本体内设一过滤槽,该过滤槽固设于一上容置空间且该过滤槽内中心一侧固设一过滤芯,该过滤芯连接一第一管路,再于相对另一侧设一逆洗芯,该逆洗芯连接一第三管路;一主泵浦,该主泵浦设于一下容置空间内底部一侧,且该主泵浦输出端连接于一上L形球阀与一控制元件之间;一逆洗过滤装置,该逆洗过滤装置设于该本体外表面的一抽水座相对另一侧,且该逆洗过滤装置底部连通一副泵浦,该副泵浦再连接至一回流座及数接头;藉此结构降低污染有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免更换或清洗滤芯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应用于过滤设备的
,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过滤设备逆洗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习用过滤设备种类繁多,兹举例如下所示,传统工具机习知的过滤设备结构中,系采一过滤机连接一吸水管及一吐水管,连接一工具机台后,该过滤机将该工具机台内污浊切削液抽起经流该过滤机过滤后,再由该过滤机内部设一栗浦将干净切削液由该吐水管送回该工具机台并重复循环,当该过滤器内杂质过多会逐渐堵塞使吐水量下降,此时便需更换一滤心或将该滤心替换清洁后更换;然则,习用滤心更换或替换清洁于生产过程时产生诸多时间浪费与不便,且需负担耗材的费用,此外若更换时组装不慎易损及内部零件构造,更会导致制程受到延误,困扰相关人员已久。针对上述习知过滤设备的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型结构,实为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设备逆洗结构,其结构简单,维护便利,提高工作效率,更具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设备逆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设于一本体内,且该控制元件上方设一上铜轴连接一上L形球阀,并于该控制元件下方设一下铜轴连接一下L形球阀,并于该下L形球阀一端连接一第一管路;一过滤槽,该过滤槽固设于该本体内且该过滤槽内中心一侧固设一过滤芯,该过滤芯连接该第一管路,再于相对另一侧设一逆洗芯,该逆洗芯连接一第三管路;—主栗浦,该主栗浦设于一下容置空间内底部一侧,且该主栗浦输出端连接于该上L形球阀与该控制元件之间,且该主栗浦的输入端连接一输入管,该输入管另一端连接至少一抽水座,该抽水座设于该本体外表面的一侧;一逆洗过滤装置,该逆洗过滤装置设于该本体外表面相对于该抽水座另一侧,且该逆洗过滤装置底部连通一副栗浦,该副栗浦再连接至一回流座及数接头;该上L形球阀连接该第三管路连接至该逆洗芯,且该第一管路经由该下L形球阀连接一第二阀门,该第二阀门位于该下L形球阀的一侧,此外该第二阀门连接一第四管路,该第四管路连通至该逆洗过滤装置。其中,该本体为箱形且内部为中空,并于该本体内部设一横隔板,该横隔板上方设上容置空间,下方设该下容置空间。其中,该主栗浦一侧设一管路压力表。其中,该抽水座的各该接头各连接一抽水管。其中,该回流座的各该接头各连接一回流管。其中,该控制元件为齿排式汽缸、扇形汽缸或马达。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由一逆洗芯、一逆洗过滤装置及一副栗浦,使一过滤芯内的杂质被逆向加压冲洗且再次过滤重复利用,藉此降低污染有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免更换或清洗滤芯提供工作效率且免除过滤耗材的使用。以下所述者仅在于解释较佳实施例而非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故凡有以本技术的结构为基础,而为本技术的任何形式的变更或修饰,皆属于本技术意图保护的范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外观立体透视图。图2:本技术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逆洗过滤芯作动管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如下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设备逆洗结构,包含:—控制元件31,该控制元件31设于一本体11内,且该控制元件31上方设一上铜轴37连接一上L形球阀24,并于该控制元件31下方设一下铜轴38连接一下L形球阀25,并于该下L形球阀25 —端连接一第一管路32 ;—过滤槽21,该过滤槽21固设于该本体11内且该过滤槽21内中心一侧固设一过滤芯22,该过滤芯22连接该第一管路32,再于相对另一侧设一逆洗芯23,该逆洗芯23连接一第三管路35 ;—主栗浦61,该主栗浦61设于一下容置空间14内底部一侧,且该主栗浦61输出端连接于该上L形球阀24与该控制元件31之间,且该主栗浦61的输入端连接一输入管33 ;此外该输入管33另一端连接至少一抽水座51,该抽水座51设于该本体11外表面的一侧;一逆洗过滤装置62,该逆洗过滤装置62设于该本体11外表面相对于该抽水座51另一侧,且该逆洗过滤装置62底部连通一副栗浦63,该副栗浦63再连接至一回流座54及数接头52 ;该上L形球阀24连接该第三管路35连接至该逆洗芯23,且该第一管路32经由该下L形球阀25连接一第二阀门42,该第二阀门42位于该下L形球阀25的一侧,此外该第二阀门42连接一第四管路36,该第四管路36连通至该逆洗过滤装置62。当该输入管33的液体经由该主栗浦61加压后输送至该上L形球阀24流经该第三管路35进入该逆洗芯23内,使液体渗透出在该过滤槽21且该过滤槽21压力不断上升至液体向该过滤芯22内渗透,使内部杂质与液体流向该第一管路32再经由该下L形球阀25后透过该第二阀门42推送入该第四管路36至该逆洗过滤装置62过滤,再经该副栗浦63液体加压送出完成加压式逆洗循环。其中,该本体11为箱形且内部为中空,并于该本体内部设一横隔板12,该横隔板12上方设上容置空间13,下方设该下容置空间14。其中,该主栗浦61 —侧设一管路压力表71。其中,该抽水座51的各该接头52各连接一抽水管53。其中,该回流座54的各该接头52各连接一回流管55。其中,该控制元件31为齿排式汽缸、扇形汽缸、马达。当该过滤芯22经实施一定程度过滤后,该过滤芯22逐渐累积杂质、漂浮物,此时该过滤芯22向外过滤渗透困难内部管路压力提高,此时位于该主栗浦61 —侧的该管路压力表71侦测显示压力上升,操作者能利用手动或自动开启逆洗结构进行内部加压清洁;首先将切削液经由该抽水管53经由该输入管33进入该主栗浦61内加压后,推送至该上L形球阀24,此时该控制元件31控制该上铜轴37顺时针旋转开通该上L形球阀24将加压切削液输送至该第三管路35后进入该过滤槽21内的该逆洗芯23 ;此时一第一阀门41为关闭状态,使该逆洗芯23内加压的切削液向外渗透进而使该过滤槽21内的压力上升,迫使加压切削液向该过滤芯22内进行高压渗透,使累积于该过滤芯22内的杂质、悬浮物剥落溶入切削液中,再经由该第一管路32输送,但由于该第一管路32所连接该上L形球阀24为关闭状态,且控制该下铜轴38逆时针转动连通该下L形球阀25,此时控制该第二阀门42为开启状态,使切削液经由该第四管路36输送至该逆洗过滤装置62内进行过滤,再流至该副栗浦63加压后输送至该回流座54及各该接头52,再经由回流管55送回形成内部循环清洗的功效;反之当该逆洗芯23阻塞切削液导致管内压力逐渐升高时,将切削液由该抽水管53透过该输入管33后由该主栗浦61加压后送至该上L形球阀24,此时该下L形球阀25由该控制元件31控制该上铜轴37逆时针旋转连通该上L形球阀24连接该第一管路32输送至该过滤芯22进行逆洗,此时该第一阀门41依然关闭,藉此使该过滤芯22内加压的切削液向外渗透进而使该过滤槽21内的压力上升,迫使加压切削液向该逆洗芯23内进行高压渗透,使累积于该逆洗芯23内的杂质、悬浮物剥落溶入切削液中,此时该下铜轴38控制该下L形球阀25顺时针旋转连通该第三管路35及该第四管路36,再控制该第二阀门42开启连通该逆洗过滤装置62内进行过滤,再流至该副栗浦63加压后输送至该回流座54及各该接头52,再经由回流管55送回形成内部循环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设备逆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设于一本体内,且该控制元件上方设一上铜轴连接一上L形球阀,并于该控制元件下方设一下铜轴连接一下L形球阀,并于该下L形球阀一端连接一第一管路;一过滤槽,该过滤槽固设于该本体内且该过滤槽内中心一侧固设一过滤芯,该过滤芯连接该第一管路,再于相对另一侧设一逆洗芯,该逆洗芯连接一第三管路;一主泵浦,该主泵浦设于一下容置空间内底部一侧,且该主泵浦输出端连接于该上L形球阀与该控制元件之间,且该主泵浦的输入端连接一输入管,该输入管另一端连接至少一抽水座,该抽水座设于该本体外表面的一侧;一逆洗过滤装置,该逆洗过滤装置设于该本体外表面相对于该抽水座另一侧,且该逆洗过滤装置底部连通一副泵浦,该副泵浦再连接至一回流座及数接头;该上L形球阀连接该第三管路连接至该逆洗芯,且该第一管路经由该下L形球阀连接一第二阀门,该第二阀门位于该下L形球阀的一侧,此外该第二阀门连接一第四管路,该第四管路连通至该逆洗过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煜竑
申请(专利权)人:杨煜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