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气态缓冲结构的包装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510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气态缓冲结构的包装材,夹置一物品并缓冲此物品的多个轴向的冲击力。此包材包含至少一缓冲件与至少一套膜。缓冲件具有至少一连通群,此连通群则具有一通孔以和缓冲件的外部连通,使外部空气可流入并容置于连通群中。当缓冲件受到冲击力冲击时,缓冲件会变形以挤压容置在连通群中的空气,而套膜包覆于缓冲件外表面,在使空气自通孔泄出时挤压此空气而形成至少一空气阻尼以减缓此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材,尤其是关于一种在单一材料内具有二种缓冲系数的包装材。
技术介绍
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此为现有包装材的夹持物品示意图与横断面示意图。一般而言,包装材是用来夹置一物品并缓冲此物品的多个轴向的冲击力, 此多个轴向为相异的轴向,例如分别为X轴向、Y轴向与Z轴向,当然亦可为非相互垂直的轴向。其中,包装材具有至少一缓和件110,缓和件110具有一夹槽口 111以夹持物品100,且缓和件110的外部配置有多个抗力面112,以抵消来自此轴向 的冲击力。而为了确实抵消冲击力,缓和件110使用质性较软并具有弹力的材质来制成, 一般是以可发性聚乙烯(Expandable poly ethylene, EPE)制成。 然而利用此制作方式的目的是在于,利用材质本身的弹力来缓和外部冲击力以 避免物品受冲击而造成损坏,以达到保持物品完整的目的。其次,就缓和件110的横断面来看,制作完成的缓和件110从里到外为一完整且具有弹性的实体。因此缓和件110在抵消冲击力时,全是以缓和件110 本身材质的弹性来进行抵消冲击力,并没有其它缓和元件或是弹性元件来辅助消减冲击力。因此,设计时仅限于单一种材质的使用,当所欲缓冲的冲击力较大或较小时,此包装材就会变得很厚或很薄,并不符合多样产品包装需求。业界为了能解决上述问题,乃提供二种不同的包装材将其胶合或卡合,以达到能应付各种不同冲击需求的产品,然此做法亦不甚方便,且可靠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包装材,其能在一个包装材内同时提供二种不同的缓冲效果(系数),且其中一种缓冲系数可视情形在制作时调整,实现使用者在设计时,可以以一种包装材应用于多种不同冲击需求或多种产品上。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气态缓冲结构的包装材,此包装材用以夹置一物品并同时缓冲针对此物品的多个冲击力。其中,包装材具有至少一缓冲件与至少一套膜。此缓冲件夹置物品的多个 轴向,以缓冲此轴向中至少一轴向冲击力。此缓冲件具有多个气室与气道,此气道各别连通此气室以形成至少一个连通群,连通群具有至少一个与外部连通的通孔,以使连通群内的空气得以与外部相通。当缓冲件受外部冲击时,除了 藉缓冲件本身的变形缓冲冲击力外,亦同时挤压容置于连通群中的空气,使空气由通孔泄出。套膜则是包覆于缓冲件外表面,以容置泄出的空气并将其挤压以形成一空气阻尼。藉此以减缓冲击力,形成第二个缓冲系数。其次,缓冲件的材质同样是利用具有缓冲效果的可发性聚乙烯(Expand able poly ebhylene, EPE)发泡成型。由于气室与气道为包装材制作时,利用不同发泡比例制作而成的,故只需调整发泡比例,即可得到不同的第二个缓冲 系数,以因应不同冲击力的需求。再者,连通群的通孔大小亦对第二个缓冲系 数有所影响,此通孔孔径较小时,其缓冲效果较大,通孔孔径较大时,其缓冲效果即较小。当然,前述气道断面的大小亦与通孔孔径大小有着相同的效果,藉由适当调整气道与通孔孔径即可得到不同的第二缓冲系数,以结合包装材质本身变形的缓冲系数,满足不同设计需求。此外,通孔的截面积小于气道的截面积,而气道的截面积会小于气室的截 面积。其次,缓冲件在发泡时,除成型连通群外,还包含至少一封闭群,封闭 群同样由相连通的气道与气室所组成。但封闭群不具有通孔,因此缓冲件发泡 时,将空气直接容置于封闭群中,并不与外部空气相通。其三,缓冲件所缓冲的轴向包含有相对于物品的三个相互垂直的轴向,即为X轴向、Y轴向与Z轴 向,以及除X、Y、Z轴向之外,相异而不相互垂直的轴向。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包装材在受到超过自身材质弹性所能承受的极限、且无法完全抵消的冲击力时,藉由泄除连通群中的空气以减缓包装材无法抵消的冲击力,来形成第二个缓冲系数,以避免冲击力直接冲击物品。其次,能在物品较为脆弱的部位布设较为密集或是截断面较大的气道,以容置更多空气于气道,藉以增强此脆弱部位的缓冲效果。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技术的夹持物品的示意图1B为现有技术的横断面示意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材的结构示意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A中2B处局部放大图2C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A中2C处局部放大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连通群的空气容置示意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连通群的外力冲击示意图;以及图3C为本专利技术的连通群的空气泄除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物品iio—缓和件 lll一夹槽口112—抗力面200— 缓冲件201— 槽口202— 抗力部203— 气道204— 气室205— 通孔 206 —第一部位207— 第二部位208— 封闭群 209_连通群 210 —空气 211—气态阻尼 220—冲击力300 —套膜301 _穿孔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同时参照图2A至图2C,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材的结构示意图、连通群的 局部放大图与封闭群的局部放大图,此包装材夹持物品100并冲缓针对此物品 100的多个轴向的冲击力。请参照图2A,此包装材具有至少一缓冲件200与一套膜300。此缓冲件 200利用具有缓冲效果的可发性聚乙烯(Expand able poly ebhylene, EPE)材 质发泡成型。而缓冲件200成型后,缓冲件200的外部结构包含有一槽口 201, 多个抗力部202、多个气道203与多个气室204。而套膜300则包覆于缓冲件 200的外表面,套膜300具有多个穿孔301 (见图2C)。如图2A所示,槽口 201用以容置并夹持物品100,而且槽口 201的内侧 边上,通常会在缓冲件200发泡时,增设多个夹持凸块以增加夹持物品100 的夹持力。而抗力部202配置于缓冲件200外边,用以消抵来自物品100多个 轴向的冲击力,此轴向包含相对于物品的三个相异且相互垂直的轴向,即X 轴向、Y轴向与Z轴向。然而,除此三轴向外,冲击力亦可能来自于非相互垂 直的轴向,但仍然可以利用缓冲件200来缓冲自四面八方而来的冲击力。其次,此气道203与此气室204配置于缓冲件200的内部。准确来说,在 缓冲件200发泡成型时,直接将气道203与气室204直接成型于缓冲件内部。 且此气道203于成型时,分别连接此气室204,以使各气室204与各气道203 经由相互连接后形成至少一个连通群209以及至少一封闭群208。请参照图2B,其为封闭群的局部放大图。每个封闭群208中气道203与 气室204连通,但并未在缓冲件200外部开设任何开?L,故封闭群208无法与 外部相互连通,因此封闭群208内部仅有缓冲件200发泡成型时所容入的空气。 当缓冲件200受冲击力冲击时,此容置于封闭群208中的空气受挤压而提高空 气的气体压力,以形成气态阻尼211来缓和冲击力。请参照图2C,其为连通群的局部放大图。每个连通群209具有至少一个 通孔205,此通孔205开设于缓冲件200的外部表面。此连通群209经由此通 孔205与缓冲件200的外部相连通。而空气再透过穿孔与套膜之外部空气相通。 因此外部空气210藉由此通孔205与穿孔301来流动并容置于各个连通群209 之中。而容置于连通群209中的空气210在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气态缓冲结构的包装材,该包装材夹置一物品并缓冲该物品的多个轴向的冲击力,其特征在于,该包装材包含:至少一缓冲件,夹置该物品的多个轴向以缓冲该轴向中的至少一轴向冲击力,该缓冲件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连通群,该连通群具有至少一通孔以与该缓冲件外部连通,该连通群容置有空气,以在该缓冲件受该冲击力冲击时,容置于该连通群的空气自该通孔泄出以缓冲该冲击力;以及至少一套膜,包覆于该缓冲件外表面,容置该空气形成至少一空气阻尼而缓冲该冲击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政豫李静惠郭永基黄舒慧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