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2451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燃烧炉、化制桶,化制桶的外壁上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燃烧炉的上部为油炉室,燃烧炉的下部为废气处理系统,油炉室内均布设置有通风管,油炉室内通风管之间的间隙内充满介质油,油炉室的上部设置有介质油出口,油炉室的下部设置有介质油入口,油炉室通过管道系统与双层结构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油炉室和废气处理系统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确保燃烧机燃烧的热量通过通风管给介质油加热,管道系统的设置,确保加热后的介质油在油炉室、第一管道、双层结构、第二管道之间循环流动,可保证介质油温度的恒定,确保处理效果更好,该循环系统可100%实现热能的不浪费,实现真正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化制机是一种用于处理病死畜禽的机械设备,为了给化制机的化制桶提供足够的热量,以供处理禽畜的尸体,通常使用介质油加热,然后将介质油的热量传递给化制桶,目前,采用介质油加热传递热量的化制机,通常是单独加热,介质油加热后仅仅给化制桶传递热量,需要不断加热介质油,加热过程中,热能浪费严重,同时,温度不恒定,无法满足节能效果,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所述的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燃烧炉和化制桶,所述化制桶的外壁上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燃烧炉的上部为油炉室,燃烧炉的下部为废气处理系统,所述油炉室内均布设置有通风管,油炉室内通风管之间的间隙内充满介质油,油炉室的上部设置有介质油出口,油炉室的下部设置有介质油入口,油炉室通过管道系统与双层结构相连。所述的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连接介质油出口和双层结构,第二管道连接介质油入口和双层结构。所述的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内设置有热风管道,所述通风管与热风管道相连通。所述的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各通风管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结构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油炉室和废气处理系统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确保燃烧机燃烧的热量通过通风管给介质油加热,管道系统的设置,确保加热后的介质油在油炉室、第一管道、双层结构、第二管道之间循环流动,可保证介质油温度的恒定,确保处理效果更好,该循环系统可100%实现热能的不浪费,实现真正的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炉,2-化制桶,3-双层结构,4-油炉室,5-废气处理系统,6-通风管,7-介质油,8-介质油出口,9-介质油入口,10-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热风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用于给化制桶提供热能,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燃烧炉1、化制桶2,化制桶2的外壁上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3,双层结构3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该中空的双层结构设置,便于介质油7的流通及给化制桶2提供热能,燃烧炉I的上部为油炉室4,油炉室4内均布设置有通风管6,各通风管6相互平行设置,油炉室4内通风管6之间的间隙内充满介质油7,油炉室4的上部设置有介质油出口 8,油炉室4的下部设置有介质油入口 9 ;燃烧炉I的下部为废气处理系统5,废气处理系统5内设置有热风管道12,通风管6与热风管道12相连通,通风管6的设置便于给油炉室4内的介质油加热,油炉室4通过管道系统与双层结构3相连,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11,第一管道10连接介质油出口 8和双层结构3,第二管道11连接介质油入口 9和双层结构3。本专利技术油炉室4、介质油出口 8、第一管道10、双层结构3、第二管道11、介质油入口 9,形成了介质油7密封循环流动的封闭空间,通风管6与热风管道12的连接,便于将燃烧机燃烧后产生的热风进入到通风管6内,提高通风管6的温度,进而实现给填充在通风管6间隙的介质油7加热,加热后的介质油7从介质油出口 8流入第一管道10,然后流经双层结构3给化制桶2提供热能,进一步流入第二管道11,最后通过介质油入口 9进入油炉室4内,如此连续不断的循环,便于保持化制桶2内的温度恒定,提高化制效果,热能循环利用,更加节约了能耗,充分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实现真正节能效果。【主权项】1.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燃烧炉(I)、化制桶(2),所述化制桶(2)的外壁上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3),所述燃烧炉(I)的上部为油炉室(4),燃烧炉(I)的下部为废气处理系统(5),所述油炉室(4)内均布设置有通风管(6),油炉室(4)内通风管(6)之间的间隙内充满介质油(7),油炉室(4)的上部设置有介质油出口(8),油炉室(4)的下部设置有介质油入口(9),油炉室(4)通过管道系统与双层结构(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10)连接介质油出口(8)和双层结构(3),第二管道(11)连接介质油入口(9)和双层结构(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系统(5)内设置有热风管道(12),所述通风管(6)与热风管道(1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各通风管(6)相互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结构(3)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燃烧炉、化制桶,化制桶的外壁上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燃烧炉的上部为油炉室,燃烧炉的下部为废气处理系统,油炉室内均布设置有通风管,油炉室内通风管之间的间隙内充满介质油,油炉室的上部设置有介质油出口,油炉室的下部设置有介质油入口,油炉室通过管道系统与双层结构相连。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油炉室和废气处理系统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确保燃烧机燃烧的热量通过通风管给介质油加热,管道系统的设置,确保加热后的介质油在油炉室、第一管道、双层结构、第二管道之间循环流动,可保证介质油温度的恒定,确保处理效果更好,该循环系统可100%实现热能的不浪费,实现真正的节能效果。【IPC分类】F23G1/00【公开号】CN105003917【申请号】CN201510503594【专利技术人】谢鸣 【申请人】浙江多宝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申请日】2015年8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化制机介质油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燃烧炉(1)、化制桶(2),所述化制桶(2)的外壁上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3),所述燃烧炉(1)的上部为油炉室(4),燃烧炉(1)的下部为废气处理系统(5),所述油炉室(4)内均布设置有通风管(6),油炉室(4)内通风管(6)之间的间隙内充满介质油(7),油炉室(4)的上部设置有介质油出口(8),油炉室(4)的下部设置有介质油入口(9),油炉室(4)通过管道系统与双层结构(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多宝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