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39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盛装泡菜的通气容器,在运输与销售过程中可保证泡菜的品质。该通气容器,包括具有容腔的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顶盖与主体,在容器本体上设置通气口,在通气口处设置有可使容腔中的气体通向外部的单向通气装置。通过设置的通气口与单向通气装置,在泡菜放到容器中后即可将其运输出去进行销售,泡菜运输过程中在容器中发酵产生的气体从单向通气装置排到外部,不会对容器造成损坏;泡菜是在运输与销售过程中成熟,且容器外部的空气也不能通过单向通气装置进入到容器内部,从而不会影响泡菜的品质,节约从制造到销售的时间周期,尤其适合在存放发酵类产品的容器上面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盛装液体的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盛装泡菜的通气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的传统式泡菜容器,其结构是由一个带有环形坛檐的坛体与一个坛盖组成。 坛檐位于靠近坛体开口处的坛体外壁上部。使用时,坛檐内盛水,坛盖置于坛檐内。由于水 的作用使泡菜坛体内外的空气隔离,有效的防止了由于外部空气进入坛体内而引起坛内的物 质腐烂变质。但是这种家用泡菜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将坛檐内的水洒落,不便于运输;而 为了便于运输,需要将坛檐上部进行密封处理,这样,坛体内部由于发酵而产生的气体容易 将坛体撑破。而现有市面上出售的泡菜,大多是先将泡菜发酵形成可以食用的泡菜后,再将 泡菜密封装入泡菜容器中进行销售,其存在的问题是泡菜成熟后要持续发酵,导致放于密 封容器中的泡菜长时间保存后容易发酸变软;且密封容器中发酵产生的气体不能从容器中排 出,导致容易将容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运输与销售过程中可保证泡菜品质的通气容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气容器,包括具有容腔的容器本体,容 器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顶盖与主体,在容器本体上设置通气口,在通气口处设置有可使容 腔中的气体通向外部的单向通气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通气口设置在主体上。进一步的是,在容腔内设置有软管,软管的一端连接有浮球并与容腔相通,软管的另一 端连接通气口。进一步的是,浮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软管相通的气孔。 进一步的是,在容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伸入到容腔内的压块。 进一步的是,在主体上设置有覆盖单向通气装置的保护罩。 进一步的是,在保护罩内设置有吸水材料层。进一步的是,单向通气装置为设置在容器本体外表面,并密封覆盖通气口的弹性密封圈进一步的是,单向通气装置包括密封设置在通气口内的气管,在气管的侧壁上设置通孔 ,气管的外表面设置覆盖通孔的弹性密封圈。进一步的是,单向通气装置为设置于通气口内的单向气阀。进一步的是,在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透气材料层,透气材料层位于压块的上方。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容器本体上设置通气口,在通气口处设置有可使容腔中的 气体通向外部的单向通气装置。则在泡菜放到容器中后即可将其运输出去进行销售,泡菜运 输过程中在容器中发酵产生的气体从单向通气装置排到外部,不会对容器造成损坏;泡菜是 在运输与销售过程中成熟,且容器外部的空气也不能通过单向通气装置进入到容器内部,从 而不会影响泡菜的品质,节约从制造到销售的时间周期,尤其适合在存放发酵类产品的容器 上面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5是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浮球放大后的结构简图。图中标记为主体l、容腔2、通气口3、弹性密封圈4、软管5、浮球6、气孔7、压块8、 气管9、通孔IO、弹性密封圈ll、单向气阀12、顶盖13、保护罩14、吸水材料层15、透气材 料层16。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通气容器,包括具有容腔2的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包括可拆 卸连接的顶盖13与主体1,在容器本体上设置通气口3,在通气口3处设置有可使容腔2中的气 体通向外部的单向通气装置。在泡制泡菜时,首先在容腔2内加入一定的泡菜用水,将泡菜 放入到容腔2中,然后将容器本体密封后,即可将泡菜推向市场,泡菜在运输或销售过程中 在容腔2内发酵成熟,其发酵产生的气体从单向通气装置处排出,而外部气体则不能从单向 通气装置进入到容腔2内,从而可保证泡菜的品质。其中,通气口3可设置在顶盖13上,也可 以设置在主体l上,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通气口3设置在主体1上,方便加工制造。5而容器本体在倾倒受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容腔2中的液体不会泄出,同时, 可保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正常从单向通气装置通到外部,在容腔2内设置有软管5,软 管5的一端连接有浮球6并与容腔2相通,软管5的另一端连接通气口3。即软管5的一端与容腔 2相通,另一端与通气口3相通,这样,在容器本体倾倒后,浮球6始终位于液面上方,泡菜 发酵产生的气体可通过软管5经通气口3从单向通气装置通到容器本体的外部;同样地,倾倒 后的容器本体在受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其内部的气体同样可通过软管5经通气口 3从单向通 气装置通到容器本体的外部。其中,软管5可绑缚在浮球6上,能使软管5与容腔2相通即可, 而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浮球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软管5相通的气孔7。这样,软管5端面可直 接连接在浮球6上,在排气时,容腔2内的气体通过气孔7、软管5并经通气口3后从单向通气 装置通到容器本体的外部。为提高可靠性,气孔7最好设置为多个,分设在浮球6的整个表面 。这样,当容器本体倾倒后,不管浮球6是怎样漂浮在液面上,均可保证其内部的气体通过 气孔7、软管5并经通气口3后从单向通气装置通到容器本体的外部。为提高泡菜的品质,在容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伸入到容腔2内的压块8。在泡菜装入到容 器本体内后,可通过压块8将泡菜下压到液面的下方,避免泡菜与容腔2内的空气接触发生氧 化,从而可提高泡菜的品质。压块8可连接在顶盖13上,也可以是连接在主体l上。为避免损坏单向通气装置,在主体1上设置有覆盖单向通气装置的保护罩14。这样在运 输、销售、使用过程中可对单向通气装置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泡菜在容腔2内发酵过程中会排出气体,则不能避免会从容腔2内跑出一定的水蒸气,这 时,可在保护罩14内设有吸水材料层15。利用吸水材料层15将水蒸气吸收掉,可使整个容器 更为干净,卫生。作为单向通气装置的其中一种优选方式,单向通气装置为设置在容器本体外表面并密封 覆盖通气口3的弹性密封圈4。弹性密封圈4将通气口3密封后,外部大气不能从此处进入到容 腔2内,而容腔2内的气体压力在大于外部大气压加弹性密封圈4的弹性力时,容腔2内的气体 可通过通气口3通向外部。作为单向通气装置的另一种优选方式,单向通气装置4包括密封设置在通气口3内的气管 9,在气管9的侧壁上设置通孔10,气管9的外表面设置覆盖通孔10的弹性密封圈11。其原理 与上面的实施方式原理一样,但通过在通气口3内设置气管9后,可简化密封结构。作为单向通气装置的又一种优选方式,单向通气装置为设置于通气口3内的单向气阀12 。同样可很好地阻止外部大气进入到容腔2内部,同时,容腔2内部的发酵气体可很好地从单 向气阀12通向外部。为了能对容腔2内部起到杀毒、除菌作用,在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透气材料层16,透气 材料层16位于压块8的上方。透气材料层16具有很好的透气作用,可使容腔2内部的发酵气体 能很好地从透气材料层16经单向通气装置后通到外部,同时可起到很好的杀毒除菌作用,如 可采用透气海绵、高透气纤维等制作。权利要求1.通气容器,包括具有容腔(2)的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顶盖(13)与主体(1),其特征是在容器本体上设置通气口(3),在通气口(3)处设置有可使容腔(2)中的气体通向外部的单向通气装置。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通气容器,其特征是所述通气口 (3)设置 在主体(1)上。3. 如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气容器,包括具有容腔(2)的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顶盖(13)与主体(1),其特征是:在容器本体上设置通气口(3),在通气口(3)处设置有可使容腔(2)中的气体通向外部的单向通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生
申请(专利权)人:峨眉山市老农民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