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36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泵。主要包括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轴承座、前置导叶体、机械密封、滤网、开式叶轮和快装式导叶体。液体介质通过前置导叶体后,均匀对称的进入高速旋转的叶轮,经过快装式导叶过流部件,降低水力损失和流体速度,使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比常规抢险泵更高的效率和流量,较轻的重量和较小的体积,实现能耗小、流量大、便携式和无堵塞等显著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
,特别涉及一种抢险栗。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我国许多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过低,排水能力严重不足,届时就用抢险栗进行排涝。另外在抗旱、市政工程临时排水、消防应急排水等方面抢险栗就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常规的潜水抢险栗采用铸铁等材质,重量很重,移动困难,在抢险现场需要采用机械方法移动。对于大功率的潜水抢险栗,由于需要较大的流量,其外形尺寸较大,对于抢险现场狭窄的地方其移动也很不方便。常规抢险栗的电机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效率和功率因数均较低,满足不了节能的考核要求,同时该电机的重量也较重,移动也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抢险栗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现具有节能高效、过流能力大、重量轻、机动性强的要求,实现抢险栗快速移动、快速排洪或灌溉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栗,包括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1、轴承座2、前置导叶体3、机械密封4、滤网5、开式叶轮6和快装式导叶体I。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I包含上轴承座11、转子12、永磁电机13和机壳14,有效地缩短了电机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永磁电机13由于采用永磁体励磁,在提高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优势。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2内置在电机内部,同样也有效地降低了电机的长度且减少了潜水栗的泄漏点。进一步地,所述前置导叶体3包含导流环31、前置空间导叶32、导流罩33和快接接头(I ) 34。其作用是保证进入叶轮的流体是均匀、轴对称的,使叶轮具有稳定的相对运动,减少叶轮的水力损失。进一步地,所述开式叶轮6,具有较大的过流能力。进一步地,所述快装式导叶体7包含快接接头(II) 71、筒体72、后置导叶73和快接接头(III) 74。快接接头(II) 71与前置导叶体的快接接头(I )34相配合。其作用是消除流体从叶轮产生的旋转运动,降低水力损失和流体速度,使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进一步地,电机外壳、轴承座、前置导叶体、开式叶轮和快装式导叶体材质均为铝I=I ^L.0启动电机,介质通过前置导叶体3使流体均匀对称的进入开式叶轮6,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液体经过快装式导叶体7的过流部件输送到所要求处。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具有比常规抢险栗更高的效率和过流能力,较轻的重量和较小的体积,实现能耗小、流量大、便携式和无堵塞等显著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栗组成示意图。图2为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示意图。图3为前置导叶体组成示意图。图4为快装式导叶体组成示意图。图中为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11为上轴承座,12为转子,13为永磁电机,14为机壳,2为轴承座,3为前置导叶体,31为导流环,32为前置空间导叶,33为导流罩,34为快接接头(I ),4为机械密封,5为滤网,6为开式叶轮,7为快装式导叶体,71为快接接头(II),72为筒体,73为后置导叶,74为快接接头(III)。【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栗,该栗包括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1、轴承座2、前置导叶体3、机械密封4、滤网5、开式叶轮6和快装式导叶体7。如图2所示的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I包括上轴承座11、转子12、永磁电机13和机壳14。如图3所示的前置导叶体包括导流环31、前置导叶32、导流罩33和快接接头(I )34。如图4所示的快装导叶体7包括快接接头(II)71、筒体72、后置导叶73和快接接头(III) 74。永磁电机13压入机壳14内部,将含有轴承的转子12穿过永磁电机13后与上轴承座11相配合。将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座2装配在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I上,机械密封4的一端装配在轴承座2上。将装配有机械密封4静环的前置导叶体3装配在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I上,用紧固件固定轴承座2,滤网5插入前置导叶体3上。在转子12的末端装配开式叶轮6,并且用紧固件拧紧。快装式导叶体7通过其上面的快装接头(II) 71与前置导叶体3的快接接头(I )34相配合,该部件仅在现场使用时装配,随后将含有快装接头的排水软管与快装接头(III)74相连接。该技术的实施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用机动车将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栗运至现场附近,从车上取下该栗,用手提至抽水处,分别装配后置导叶体和含有快装接头的排水软管。将该栗放入水中,当确认水栗稳固后,连接电源,启动按钮或发电机,介质通过前置导叶体使流体均勾对称的进入叶轮,高速转动的叶轮使液体经过快装导叶体过流部件输送到所要求处。本技术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主权项】1.一种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I)、前置导叶体(3)、开式叶轮(6)以及快装式导叶体(7);所述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I)包括转子(12)、永磁电机(13)和机壳(14);所述机壳(14)内部一侧安装有上轴承座(11),所述永磁电机(13)压入所述机壳(14),所述转子(12)通过所述永磁电机(13)并与所述上轴承座(11)相配合;在所述转子(12)上位于所述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I)的开口处装配有轴承座(2);所述前置导叶体(3)包括导流环(31)、前置导叶(32)、导流罩(33)和快接接头I (34);所述导流环(31)装配在所述转子(12)的末端上,在所述导流罩(33)内装配有开式叶轮(6);所述轴承座(2)与所述前置导叶体(3)的导流环(31)之间在所述转子(12)上设有机械密封(4); 所述快装式导叶体(7)包括快接接头II (71),所述快接接头II (71)与前置导叶体(3)的快接接头I (34)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I)外壳、轴承座(2)、前置导叶体(3)、开式叶轮(6)和快装式导叶体(7)材质均为铝合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泵。主要包括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轴承座、前置导叶体、机械密封、滤网、开式叶轮和快装式导叶体。液体介质通过前置导叶体后,均匀对称的进入高速旋转的叶轮,经过快装式导叶过流部件,降低水力损失和流体速度,使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本技术具有比常规抢险泵更高的效率和流量,较轻的重量和较小的体积,实现能耗小、流量大、便携式和无堵塞等显著的功能。【IPC分类】F04D13/08, F04D29/44【公开号】CN204729317【申请号】CN201520413638【专利技术人】陈斌 【申请人】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合工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申请日】2015年6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便携式抢险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1)、前置导叶体(3)、开式叶轮(6)以及快装式导叶体(7);所述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1)包括转子(12)、永磁电机(13)和机壳(14);所述机壳(14)内部一侧安装有上轴承座(11),所述永磁电机(13)压入所述机壳(14),所述转子(12)通过所述永磁电机(13)并与所述上轴承座(11)相配合;在所述转子(12)上位于所述一体化高效永磁电机(1)的开口处装配有轴承座(2);所述前置导叶体(3)包括导流环(31)、前置导叶(32)、导流罩(33)和快接接头Ⅰ(34);所述导流环(31)装配在所述转子(12)的末端上,在所述导流罩(33)内装配有开式叶轮(6);所述轴承座(2)与所述前置导叶体(3)的导流环(31)之间在所述转子(12)上设有机械密封(4);所述快装式导叶体(7)包括快接接头Ⅱ(71),所述快接接头Ⅱ(71)与前置导叶体(3)的快接接头Ⅰ(34)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合工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