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42309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6 15:19
一种感测装置,经配置以响应于一物件在该感测装置上引起的一触控事件检测出一电容,其包括位于一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一第一导电性元件及一第二导电性元件。第一导电性元件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第二导电性元件具有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其第一侧面为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的对立面,并与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界定出一第一电容,其第二侧面为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二侧面的对立面,并与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二侧面界定出一第二电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感测装置
技术介绍
今日,触控装置已广泛使用于电子装置中。举例来说,触控装置可应用于智能手机 或笔记本电脑上。借由所搭载的触控装置,使用者能够轻易来操作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 触控装置的触控灵敏度将会影响使用者的操作。 在某些既有的电容式触控装置中,容易受到两电极间的散射电容所影响而导致触 控灵敏度不高。为了改善此现象,既有的方法是借由增加两电极间的距离来降低两电极间 的散射电容,进而提升触控灵敏度。然而该方法将导致所需的面积增加。因此,有需要提出 一种新的感测装置,不但不会牺牲掉面积,而且还能具有较佳的触控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感测装置经配置以响应于一物件在感测装置上 引起的一触控事件检测出一电容,其包括位于一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一第一导电性元件及 一第二导电性元件。一第一导电性元件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一第二导电性元件 具有一第一侧面与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相对立,且具有一第二侧面与第一导电性元 件的第二侧面相对立。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界定出 一第一电容,且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二侧面与第二导电性元件的第二侧面界定出一第二电 容。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形成一凹 部,第二导电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中。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相对于在该触控事件期间所检 测出的电容呈并联。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于一放大器的一输入端与 一输出端之间。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放大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间的等效电容值本质上为 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的电容值的总和。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值为等效电容值的函数。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值与该等效电容值的关系可 表示如下: Vout代表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值。Vin代表输入感测装置的一触发信号的电压 值。Q代表第一电容的电容值。C2代表第二电容的电容值。CF代表第一导电性元件响应于 物件在感测装置上引起的触控事件检测出的电容。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性元件还具有一第三侧面。第二导电性元 件还具有一第三侧面与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三侧面相对立。第二导电性元件的第三侧面与 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三侧面界定出一第三电容。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导电性元件的第三侧面的法线方向本质上平行 于第二导电性元件的第二侧面的法线方向。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形 成一凹部,第二导电性元件的置于凹部中。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形 成一凹部,第二导电性元件置的一部分置于凹部外。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并联于一放大器的一 输入端与一输出端之间。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导电性元件还具有一表面。感测装置还包括一 第三导电性元件。第三导电性元件经配置与第二导电性元件在不同的一第二图案化导电 层。第三导电性元件具有一表面与第二导电性元件的表面相对立。第三导电性元件的表面 与第二导电性元件的表面界定出一第四电容。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并联于一放大器的一输入端及 第四电容之间。并联的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与第四电容串联于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一输出端 之间。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放大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间的等效电容值由第一电 容及第二电容与第四电容的电容值决定。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值为等效电容值的函数。 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值与等效电容值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Vout代表放大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值。Vin代表输入感测装置的一触发信号的电压 值。Q代表第一电容的电容值。C 2代表第二电容的电容值。C4代表第四电容的电容值。CF 代表该第一导电性元件响应于物件在该感测装置上引起的触控事件检测出的电容。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导电性元件还具有一表面;该感测装置还包 括:一第三导电性元件,经配置于不同于该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一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并具 有一表面与第二导电性元件的表面相对立,其中该三导电性元件的表面与第二导电性元件 的表面界定出一第四电容。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容、该第二电容、该第三电容并联于一放大 器的一输入端及该第四电容之间,并联的该第一电容及该第二电容及该第三电容与该第四 电容串联于该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一输出端之间。 本技术的感测装置较不易受到噪声的干扰。此外,在不改变导电性元件的尺 寸的情况下,可借由调整导电性元件的位置来增加触控灵敏度而不会增加面积。 上文已相当广泛地概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优点,以使下文的本专利技术详细描述得 以获得较佳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标的的其它技术特征及优点将描述于下文。本 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了解,可相当容易地利用下文公开的概念与特定实施 例可作为修改或设计其它结构或工艺而实现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 普通技术亦应了解,这类等效建构无法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 围。【附图说明】 借由参照前述说明及下列附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优点得以获得完全了解。 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感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感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感测装置在小信号模式下的一放大器电路的电路图。 图2C为图2A所示的导电性元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2D【附图说明】示范性的两个电极板。 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感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感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感测装置在小信号模式下的一放大器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感测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感测装置 10感测单元 15 物件 17保护层 Vin触发信号 22第一导电性元件 22S表面 22A第一侧面 22B第二侧面 24第二导电性元件 24A第一侧面 24B第二侧面 CF 电容 (^第一电容 (:2第二电容 Di距离 D2 距离 OP放大器 Vref参考电压 F1法线方向 F2法线方向 F3法线方向 F4法线方向 GND参考接地 Vout检测信号 27 凹部 A宽度 W2 宽度 Q 长度 L2 长度 A!面积 C范性电容 D距离 42电极板 A2 面积 3感测装置 32第一导电性元件 34第二导电性元件 22C第三侧面 24C第三侧面 (:3第三电容 30感测单元 4感测装置 4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测装置,经配置以响应于一物件在该感测装置上引起的一触控事件检测出一电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导电性元件,位于一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并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以及一第二导电性元件,位于该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并具有一第一侧面与该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相对立,且具有一第二侧面与该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二侧面相对立,其中,该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与该第二导电性元件的第一侧面界定出一第一电容,且该第一导电性元件的第二侧面与该第二导电性元件的第二侧面界定出一第二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炎国叶佳桦
申请(专利权)人:映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