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宏斌专利>正文

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422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包括:一上膜、一下膜、及夹置于上、下膜间的止回阀装置,以组成一气体包装袋,特征是:止回阀装置是由一层第一气阀膜,一层第二气阀膜,一层第三气阀膜依次序叠置在一起所组成;第一气阀膜的上半部间隔设置复数个耐热印刷,耐热印刷是以印刷的方式涂布于第一气阀膜的第一表面上,第一气阀膜的下半部设置复数个突起;第二气阀膜的宽度与第一气阀膜的宽度相同,并在第二气阀膜的下半部设置复数个突起;第三气阀膜的宽度大于第一、二气阀膜,并且在第三气阀膜上布满复数个突起。优化方案第三气阀膜的宽度大于第一、二气阀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气柱形成更强力的气密,以防止气柱内气体逃逸,而产生更好的避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于气体包装袋的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 该止回阀装置是由第一、二、三气阀膜依次序迭置在一起所组成,在第一气 阀膜的上半部间隔设置复数个耐热印刷,在第一、二、三气阀膜设置复数个 突起,并且使第三气阀膜的宽度大于第一、二气阀膜。借由薄膜材质的特性, 配合第一、二、三气阀膜的绒毛状突起的构造,及第三气阀膜伸长部分压贴 黏附于上膜表面等的加乘效果,使气柱可形成更强力的气密,以防止气柱内 的气体逃逸,而产生更好的保护避震的功效。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用于气体包装袋的气阀装置的相关技术,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245227、 363600号等。第245227号的包装袋上设有一气阀,该气阀是以延伸 片将气嘴封口。第363600号则以一拉链带作为闭瑣件,将气阀封闭,防止气 体逃逸。但是,不管以延伸片的或是以拉链带封闭气阀开口的结构,其构造皆嫌 复杂,也不方便制造。而对于一包装袋上具有复数气室,每一气室皆各自有 一独立的气阀的,若仍以传统的延伸片或拉链带作为气阀封口,其构造将更 形复杂,制造上也更为困难,无形中将大幅提高制造成本。另外,传统的气阀装置也有以两片的气阀膜,中间形成一进气道的^:计。 但是,因为仅靠两片气阀膜形成止气效果,于实际使用时发现其逆止功能不佳,容易渐进式的产生漏气,而影响到气体包装袋的保护避震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前述的缺点所作的创新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该止 回阀装置借由第一、二、三气阀膜的绒毛状突起的设置,产生较大的静电吸 附力,配合气柱内的气压,使第一、二、三气阀膜能更紧密的压贴于上膜。 达到加强逆止的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化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借由 该第三气阀膜的宽度大于第一、二气阀膜的设计,使第三气阀膜超越第一、 二气阀膜的伸长部分压贴黏附于上膜表面,封闭第一、二气阀膜的间的空隙, 使气体无法利用该一空隙逃逸,达到多重气密的加强效果。为了完成上述专利技术任务,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加强逆止效果 的止回阀装置,包括 一上膜、 一下膜、及夹置于上、下膜的间的止回阀装 置,以组成一气体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止回阀装置是由一层第一气阀膜, 一层第二气阀膜, 一层第三气阀膜依次序迭置在一起所组成;其中,该第一 气阀膜的上半部间隔^:置复数个耐热印刷,该耐热印刷是以印刷的方式涂布 于第一气阀膜的第一表面上,第一气阀膜的下半部则设置复数个突起;该第 二气阀膜的宽度与第一气阀膜的宽度相同,并且在第二气阀膜的下半部设置 复数个突起;该第三气阀膜的宽度大于第一、二气阀膜,并且在该第三气阀 膜上布满复数个突起。当该止回阀装置夹置于气体包装袋的上、下膜的间时,第一气阀膜的第 二表面与上膜相互面对,第三气阀膜的第一表面与下膜相互面对。以上所述的复数个突起,构成第一、二、三气阀膜的绒毛状突起设置。 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借由第一、二、三气阀膜的绒毛状突起,产生较大的静电吸附力,配合气柱内的气压,使第一、二、三气阀膜能更紧密的压贴于上膜。达到加强逆止的密封效果。优化方案更4吏气体无法利用该一空隙逃逸,达到多重气密的加强效果。为了详细说明,特举一实施例加以说明如下,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的第一气阀膜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的第二气阀膜示意图。图5是图4的C-C处剖视图。图6是图4的D-D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的第三气阀膜示意图。图8是图7的E-E处剖视图。图9是图7的F-F处剖视图。图IO是气体包装袋未充气时的正面示意图。图ll是气体包装袋未充气时的背面示意图。图12是由图10、 IIG-G处所绘制的断面示意图。图13是气体包装袋充气时的气体流动方向示意图。图14是取图12的H-H处,充气时,单一气柱的断面示意图。图15是取图12的H-H处,单一气柱结束充气时,止回阀装置压贴于上膜 的断面示意图。。图16是气体包装袋于结束充气,膨胀成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用于气体包装袋的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请 参见图1,图l是该止回阀装置的第一气阀膜24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 处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处剖视图。该第一气阀膜24的上半部间隔设 置复数个耐热印刷33,该耐热印刷33是以印刷的方式涂布于第一气阀膜24 的第一表面63 (图1的上表面)上。第一气阀膜24的下半部则设置复数个 突起61,该突起61在相互邻接的列上, 一列向第一表面63的方向凸出,如 图2所示,另一列则向第二表面64的方向凸出,如图3所示,其中该笫二 表面64是位于第一表面63的背面。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是该止回阀装置的第二气阀膜25示意图;图5 是图4的C-C处剖视图;图6是图4的D-D处剖视图。该第二气阀膜25的 宽度与第一气阀膜24的宽度相同,所述的宽度是指第一、二气阀膜24、 25 的上边界线67、 77,与第一、二气阀膜24、 25的下边界线68、 78的间的距 离。另外在该第二气阀膜25的下半部设置复数个突起71,该突起71在相互 邻接的列上, 一列向第一表面73的方向凸出,如图5所示;另一列则向第 二表面74的方向凸出,如图6所示;其中该第二表面74是位在第一表面73 的背面。另外,第二气阀膜25的上半部并未设置耐热印刷33,当第二气阀 膜25迭置在第一气阀膜24上时,该耐热印刷33将夹置在第一气阀膜24的 第一表面63与第二气阀膜25的第二表面74之间,形成类似三明治的结构。请同时参阅图7所示,是该止回阀装置的第三气阀膜26示意图;图8 是图7的E-E处剖4见图;图9是图7的F-F处剖视图。该第三气阀膜26的 宽度(也即上边界线87与下边界线88间的距离)较第一、二气阀膜24、 25 大,并且在该第三气阀膜26上布满复数个突起81,该突起81在相互邻接的 列上, 一列向第一表面83的方向凸出,如图8所示;另一列则向第二表面 84的方向凸出,如图9所示;其中该第二表面84是位在第一表面83的背面。 当第一气阀膜24的上边界线67,第二气阀膜25的上边界线77,与第三气 阀膜26的上边界线87对齐,将第一、二、三气阀膜24、 25、 26依次序迭 置在一起时,则第三气阀膜26的下边界线88将超出第一、二气阀膜24、 25 的下边界线68、 78的外。请同时参阅图IO、图11及图12,该图12是气体包装袋1包括正面和背面, 由图IO,图11G-G处所绘制的断面示意图。将第一、二、三气阀膜24、 25、 26依次序迭置在一起,并且使第一气阀膜24的第一表面63与第二气阀膜25的 第二表面74相互面对,第二气阀膜25的第一表面73与第三气阀膜26第二表面 84相互面对,再将该第一、二、三气阀膜24、 25、 26夹置于气体包装袋1进 气逸14处的上膜21及下膜22之间,使第一气阀膜24的第二表面64与上膜21相 互面对,第三气阀膜26的第一表面83与下膜22相互面对,接着压印进气导引 热封线32,该进气导引热封线32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加强逆止效果的止回阀装置,包括:一上膜、一下膜、及夹置于上、下膜的间的止回阀装置,以组成一气体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止回阀装置是由一层第一气阀膜,一层第二气阀膜,一层第三气阀膜依次序迭置在一起所组成;其中,该第一气阀膜的上半部间隔设置复数个耐热印刷,该耐热印刷是以印刷的方式涂布于第一气阀膜的第一表面上,第一气阀膜的下半部则设置复数个突起;该第二气阀膜的宽度与第一气阀膜的宽度相同,并且在第二气阀膜的下半部设置复数个突起;该第三气阀膜的宽度大于第一、二气阀膜,并且在该第三气阀膜上布满复数个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赖宏斌柏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