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装置和应用该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406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输装置具有尺寸结构相同且呈长方体状的两个分开的框架,该每一框架相对两端开口的形状、尺寸与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端部端面形状、尺寸相适配,其内部构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长度为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与标准吊具的长度差值的一半,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两端侧的该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栓固角件,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一端侧的该两栓固角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吊装角件,该两吊装角件沿该容置空间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该两吊装角件之间的距离为标准吊具宽度;同时也公开了一种应用该运输装置的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的运输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体运输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北美厢式半挂车的箱体运 输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该运输装置运输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的方法。 肖蹄*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是按北美道路法规和标准设计和生产的,其一般箱体长度方向的尺寸为16154.4mm (53英尺)、14630.4mm (48英尺)、13716mm (45英尺),其尺寸比标准海运集装箱的长度尺寸要大。众所周知,在对标准海运集装箱装运和运输时,由于集装箱箱体角端处设 置有角件,故可使用标准吊具(其长度通常为40英尺即12192mm),对其进 行起吊或装运,在装运至船上或到达目的地时,可进一步的利用其角件对其进 行栓固运输,使用方便、快捷。由于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尺寸笔集装箱尺寸要大,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在 其箱体的角端处又不能设置角件,因此,直接造成在对北美厢式半挂车装运和 运输时,其往往不能像运输标准集装箱那样,在装运过程中使用标准吊具对其 进行起吊或装运,在运输过程对其的实现堆码和栓固,运输成本非常高,且费 时费力。为了降低运输费用,现有的传统标准厢式半挂车箱体批量长途运输方式, 通常是采用散件运输方式,然后把散件用木质包装箱进行包装,对其进行装运 或卸运,到达运输目的地后,在对该木质包装箱进行拆除,然后对该厢式半挂 车的各散件重新组装、运输,整个过程浪费了很多时间且工作劳动强度较大, 而该包装箱又往往不能回收利用,因此该厢式半挂车运输成本往往比较高。因 此如何方便、快捷的将厢式半挂车从制造地成批运输到使用地,如从北美以 外地区运输到北美内陆地区,如何降低在对厢式半挂车从制造地成批运输到使 用地的运输成本,是厢式半挂车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且难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的运输 用装置,该装置不但可以在对厢式半挂车的箱体实现堆叠运输,且在运输到达 目的地后,不需对该装置进行拆卸,即可实现对箱体的直接运输。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该运输装置的运输该北美 厢式半挂车箱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标准吊具对北美厢式半关车箱体进行 装卸且可使用北美骨架车对其直接进行陆地运输。为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运输装置具有尺寸结构相同且呈 长方体状的两个分开的框架,该每一框架相对两端开口的形状、尺寸与北美厢 式半挂车箱体端部端面形状、尺寸相适配,其内部构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 的长度为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与标准吊具的长度差值的一半,位于该容置 空间开口两端侧的该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栓固角件,且位于该容置空 间开口一端侧的该两栓固角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吊装角件,该两吊装角件沿该 容置空间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该两吊装角件之间的距离为标准吊具宽度。上述运输装置,其中,该两框架的每一框架包括两侧框和两横框,该容置 空间为该两横框分别与该两侧框顶部和底部横向水平可拆卸相连而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装置具有下述有益效果因该运输装置的 容置空间与厢式半挂车箱体端部相适配,因此,可通过该容置空间使框架分别 套入该厢式半挂车箱体的端部,因在该框架开口两端侧该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 别设置有栓固角件,通过该栓固角件可使箱体与箱体之间进行栓固;从而可实 现该箱体堆码运输,另在该箱体运输到北美时,可通过该栓固角件与北美骨架 车车身上的锁定件配合,从而很方便的完成陆运;因此其具有运输方便、快捷 等优点,另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一端侧的该两栓固角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吊装 角件,该两吊装角件之间的距离为一标准吊具宽度,因此,在装卸过程中,该 框架可与标准吊具配合对该箱体进行装卸,使用非常方便,且该框架可对箱体 两端进行可靠的保护,防止在箱体运输过程中被以外的撞伤。为解决另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应用该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其包括 以下步骤拆除该北美厢式半挂车底端的活动部件;该两框架分别从箱体两侧端部套 入该半挂车箱体,使该两框架之间的间距恰好与标准吊具的长度相等; 标准吊具与吊装角件相对应配合,对厢体进行起吊装运; 利用该位于各框架之间顶部栓固角件和底部栓固角件的配合栓固对箱体进行堆码、海运;标准吊具与框架顶部的吊装角件相对应配合起吊卸运箱体;使位于该框架角端的栓固角件与北美骨架车车身上的锁定件配合,陆运; 运输到组装点,卸运,组装成完整的北美厢式半挂车。 应用第一技术方案中的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拆卸该框架的两侧框和两横框,使该经拆卸后的框架运输返回至北美厢式 半挂车发货地。上述技术方案,能很方便的完成箱体的装卸、海运、陆运;因此其具有运 输方便、快捷等优点;且该框架对箱体两端可进行可靠的保护,防止在箱体运 输过程中被意外的撞伤,具有运输安全的优点,另可以对该框架进行回收利用, 节约了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北美厢式半挂车结构示意图2是现有厢式半挂车拆除活动部件后厢体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有运输工具的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为从该厢体侧向投影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有运输工具的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其俯视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有运输工具的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其仰视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应用该运输工具对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进行堆码时的结构示意图。脉雄衬参见图1和图2,现有的北美厢式半挂车通常包括用以储存货物的箱体1, 在该厢体1的底部通常设置有可拆卸的活动部件,该活动部件通常包括位于该 箱体1底部后端的行走机构2、位于该箱体1底部靠近前端位置的支撑机构3 以及位于该箱体1尾端的防护装置4,该行走机构2和该支撑机构3相互配合 用以平稳支撑该箱体1,防护装置4在该厢式半挂车的箱体1受到意外撞击时,可有效的防止该箱体1被撞伤;该北美厢式半挂车在陆地上运输货物时,通常 把支撑机构3收縮于该箱体1底部,使该北美厢式半挂车的前端与向其提供动 力的拖头(图未示)相连,在拖头的拉动下,北美厢式半挂车拖动装设在该箱 体l内的货物运动。本专利技术中所叙述的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通常为16154.4mm(53英尺)、 14630.4mm(48英尺)、13716mm(45英尺),标准吊具其长度通常为12192mm (40英尺),因此通常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与标准吊具的长度的差值通常 为3962.4mm (13英尺)、2438.4mm (8英尺)、1524mm (5英尺),该尺寸在 加工时由于存在误差,因此,在加工时,其误差应优选控制在范围正负50mm。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装置具有两尺寸结构相同的框架11、 12 (可参见图3),该 两框架11、 12相互分开独立设置,其可分别套入该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1的 两端部,利用该两框架ll、 12可使用标准吊具对北美厢式半挂车厢体进行装 卸、堆码、栓固,且可直接实现与北美标准集装箱进行栓接,运输快捷、方便, 由于该两框架ll、 12的结构相同,为叙述的方便,下如无特指,均以框架ll 为例对该运输装置进行详尽阐述。参见图3、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装置框架11整体外形大体呈长方体 状,其包括两侧框lll、 112和两横框113、 114,该两侧框lll、 112与该两横 框113、 114,该两横框113、 114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输装置具有尺寸结构相同且呈长方体状的两个分开的框架,该每一框架相对两端开口的形状、尺寸与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端部端面形状、尺寸相适配,其内部构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长度为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长度与标准吊具的长度差值的一半,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两端侧的该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栓固角件,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开口一端侧的该两栓固角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吊装角件,该两吊装角件沿该容置空间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该两吊装角件之间的距离为标准吊具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良富宋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