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24000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4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潜水泵经泵管、第一供水管与离心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第一供水管上依次串联第一控制阀、逆止阀、第一压力表,离心过滤器的出水口经第二供水管与过滤装置连通,第二供水管上在第二控制阀的两侧并联压差施肥罐,过滤装置连接第三供水管,主管道的进水端与第三供水管连接,主管道上并联若干分支管,每根分支管上并联若干连接管,每根连接管连接一根分干管,每根分干管上并联若干滴灌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田间系统根据用户需要可灵活设置,首部系统可与任何的田间系统对接,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无需用户自己组装,减少了施工量,对于不同的田区都可以使用同一套首部系统,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大田灌溉施肥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灌溉施肥领域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已从沟灌逐渐转向喷灌、滴灌,但目前灌溉系统仍然需要用户自己进行组装,用户自己组装的系统仅能对某一块大田进行灌溉或施肥,不同的田区需要不同的系统,没有一个整体的系统可供用户直接使用,造成前期施工量大,而且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施工成本、减少施工量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首部系统和田间系统,首部系统包括潜水泵、离心过滤器、压差施肥罐、过滤装置,潜水泵经泵管、第一供水管与离心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第一供水管上依次串联第一控制阀、逆止阀、第一压力表,离心过滤器的出水口经第二供水管与过滤装置连通,第二供水管上依次串联排气阀、第二控制阀,第二供水管上在第二控制阀的两侧并联压差施肥罐,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第三供水管,田间系统包括主管道、分支管、连接管、分干管、滴灌带,主管道的进水端与第三供水管连接,主管道上并联若干分支管,每根分支管上并联若干连接管,每根连接管连接一根分干管,每根分干管上并联若干滴灌带,分支管上串联田间控制阀。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供水管上串联流量表、第二压力表。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叠片过滤器,每个叠片过滤器的进水侧、出水侧分别安装过滤控制阀。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潜水泵、第一控制阀、第一压力表、第二控制阀、过滤控制阀、流量表、第二压力表、田间控制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上串联二级过滤器。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上在二级过滤器后串联压力调节器。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离心过滤器底部的出砂口与贮砂罐连通。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叠片过滤器采用自动反冲洗叠片过滤器。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首部系统和田间系统,田间系统根据用户需要可灵活设置,首部系统可与任何的田间系统对接,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无需用户自己组装,减少了施工量,对于不同的田区都可以使用同一套首部系统,节约了施工成本,且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施肥的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高,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中首部系统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首部系统、田间系统和控制器,首部系统包括潜水泵1、离心过滤器2、贮砂罐3、压差施肥罐4、过滤装置,潜水泵I经泵管11、第一供水管12与离心过滤器2的进水口连通,第一供水管12上依次串联第一控制阀13、逆止阀14、第一压力表15,离心过滤器2底部的出砂口与贮砂罐3连通。第一控制阀13采用蝶阀或球阀。离心过滤器2的出水口经第二供水管21与过滤装置连通,第二供水管21上依次串联排气阀22、第二控制阀23,第二供水管21上在第二控制阀23的两侧并联压差施肥罐4,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第三供水管51,第三供水管51上串联流量表52、第二压力表53。过滤装置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叠片过滤器5,每个叠片过滤器5的进水侧、出水侧分别安装过滤控制阀54。叠片过滤器5采用自动反冲洗叠片过滤器。逆止阀14主要防止水流的倒流,对防止水锤、保护水泵有重要作用。离心过滤器2和叠片过滤器5可以防止水中杂物进入管道系统而堵塞滴灌带。第一、第二压力表15、53是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而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通过第一、第二压力表差值可以及时判断叠片过滤器的堵塞状况和管道系统有无破裂漏水。排气阀22在系统启动及停止时及时排气与补气。田间系统包括主管道6、分支管7、连接管8、分干管9、滴灌带10,主管道6的进水端与第三供水管51连接,主管道6上并联若干分支管7,每根分支管7上并联若干连接管8,每根连接管8连接一根分干管9,每根分干管9上并联若干滴灌带10。分支管7上串联田间控制阀71。连接管8上串联二级过滤器81,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在二级过滤器81后串联压力调节器82。分支管7、连接管8、分干管9的数量根据用户需要设置。潜水泵1、第一控制阀13、第一压力表15、第二控制阀23、过滤控制阀54、流量表52、第二压力表53、田间控制阀71分别与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连接。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使用时将潜水泵I安装在机井16内,进行灌溉时,控制器开启第一、第二控制阀13、23、过滤控制阀54、田间控制阀71,在潜水泵I作用下,地下水先经离心过滤器2过滤后,再经叠片过滤器5过滤,然后进入主管道6,从而进入各个滴灌带10,对田区进行灌溉。当需要施肥时,控制器关闭第二控制阀23,地下水经离心过滤器2过滤后,经压差施肥罐4与肥液混合,再经叠片过滤器5过滤后,进入主管道6,对田区进行施肥。本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首部系统和田间系统,田间系统根据用户需要可灵活设置,首部系统可与任何的田间系统对接,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无需用户自己组装,减少了施工量,对于不同的田区都可以使用同一套首部系统,节约了施工成本,且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施肥的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高,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等优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首部系统和田间系统,首部系统包括潜水泵、离心过滤器、压差施肥罐、过滤装置,潜水泵经泵管、第一供水管与离心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第一供水管上依次串联第一控制阀、逆止阀、第一压力表,离心过滤器的出水口经第二供水管与过滤装置连通,第二供水管上依次串联排气阀、第二控制阀,第二供水管上在第二控制阀的两侧并联压差施肥罐,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第三供水管,田间系统包括主管道、分支管、连接管、分干管、滴灌带,主管道的进水端与第三供水管连接,主管道上并联若干分支管,每根分支管上并联若干连接管,每根连接管连接一根分干管,每根分干管上并联若干滴灌带,分支管上串联田间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供水管上串联流量表、第二压力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叠片过滤器,每个叠片过滤器的进水侧、出水侧分别安装过滤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潜水泵、第一控制阀、第一压力表、第二控制阀、过滤控制阀、流量表、第二压力表、田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首部系统和田间系统,首部系统包括潜水泵、离心过滤器、压差施肥罐、过滤装置,潜水泵经泵管、第一供水管与离心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第一供水管上依次串联第一控制阀、逆止阀、第一压力表,离心过滤器的出水口经第二供水管与过滤装置连通,第二供水管上依次串联排气阀、第二控制阀,第二供水管上在第二控制阀的两侧并联压差施肥罐,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第三供水管,田间系统包括主管道、分支管、连接管、分干管、滴灌带,主管道的进水端与第三供水管连接,主管道上并联若干分支管,每根分支管上并联若干连接管,每根连接管连接一根分干管,每根分干管上并联若干滴灌带,分支管上串联田间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刘宝文安顺伟王军马泽远程周海邢超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润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