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智能吸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3898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4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智能吸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吸湿装置在更换湿硅胶时容易使含有杂质的湿气进入到变压器中的问题。变压器运行长时间运行后,当蓝色的硅胶颗粒(7)有1/3高度变成浅红色时,下部颜色传感器探头(14)感应到颜色的变化,输入到工控机(17)使微波发生器(13)开始工作,吸湿器玻璃管(6)内将产生一股水蒸汽,水蒸汽就会通过排湿气管(8)上的排湿气孔(28)进入到排湿气管(8)中,带压力的水蒸气会使半空心球(22)发生旋转,导致倾斜气道(23)与排气管(25)接通,带压水蒸气会冲开单向排气阀(31)排到外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干燥剂潮湿时,微波发生器会自动对其进行均匀加热,实现了干燥剂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过滤杂质和水分进行吸湿的智能吸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行业中,使用的油浸式变压器都配备有吸湿器。当变压器储油柜内的空气随变压器油的体积膨胀或缩小时,排出或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吸湿器,吸湿器内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对空气起到干燥、过滤的作用,从而保持变压器油箱内绝缘油的清洁。如果变压器内进入未经净化的气体,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会使变压器油变质,严重影响到变压器的安全运行。特别是大容量油浸式变压器,其体积相对要大、接触面广,变压器油更易受潮。而一旦变压器受潮,容易引起变压器的内部放电,甚至引起变压器烧损。因此变压器上吸湿器的干燥材料需要经常更换。在现有技术中,当变压器的吸湿硅胶变色时,一般是通过更换吸湿器中的变色硅胶来保持吸湿器中的干燥材料能可靠吸湿的,进而保证变压器不受潮。这种维护方式存在的问题:一是现场维护人员工作量大;二是在现场更换吸湿硅胶的过程中容易使含有杂质的潮湿空气进入到变压器中;三是现有吸湿器没有实时检测报警功能,对危险的吸湿状况及时进行提醒报警;四是现有吸湿器无法检测到其连接渗漏问题,一旦变压器发生渗漏,很容易使变压器受潮,从而造成变压器放电;五是在变压器的吸湿器更换硅胶时,要退出瓦斯保护,如果此时正好发生变压器故障,瓦斯保护将无法起到作用,不能使变压器及时动作,给变压器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智能吸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吸湿装置在更换湿硅胶时容易使含有杂质的湿气进入到变压器中和不能及时报警危险吸湿状态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智能吸湿装置,包括与变压器本体连接的连接盘,连接盘通过吸湿器上连管与吸湿器上护套座连通在一起,在吸湿器上护套座上连接有吸湿器玻璃管,在吸湿器玻璃管中设置有硅胶颗粒,吸湿器玻璃管的下端通过吸湿器下护套座与吸湿器下连管的上端连通在一起,吸湿器下连管的下端口是浸没在油杯中的变压器油中的,在吸湿器上连管与吸湿器上护套座之间设置有上过滤丝网,在吸湿器下护套座与吸湿器下连管之间设置有下过滤丝网,在吸湿器玻璃管内的硅胶颗粒中设置有排湿气管,排湿气管的顶端口设置在吸湿器上护套座中,排湿气管的底端口设置在吸湿器下护套座中,在排湿气管的侧壁上均布有排湿气孔,在吸湿器上护套座的顶面上设置有半球形壳体,半球形壳体内腔与吸湿器上护套座的内腔连通在一起,在半球形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在排气管的排气口上设置有单向排气阀,在半球形壳体内腔中活动设置有半空心球,在排气管的内腔与半空心球的球面顶端之间设置有拉簧,在半空心球球体中设置有倾斜气道,在半空心球的球面与半球形壳体内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排湿气管的顶端口是设置在悬吊的半空心球的底平面外侧正下方的,在吸湿器玻璃管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微波发生器,在吸湿器玻璃管的外侧面下部设置有下部颜色传感器探头,微波发生器与工控机电连接在一起,下部颜色传感器探头通过颜色传感器控制器与工控机电连接在一起。在吸湿器玻璃管的外侧面上部设置有上部颜色传感器,上部颜色传感器通过颜色传感器控制器与工控机电连接在一起;在工控机上分别连接有显示器和报警器;在半球形壳体内腔一侧设置有半空心球旋转限位板;拉簧是通过连接片与半空心球的球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本专利技术的除湿器中的干燥剂潮湿时,微波发生器会自动对其进行均匀加热,实现了干燥剂的循环利用,免去了更换干燥剂,即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杜绝了潮湿空气在更换干燥剂过程中进入变压器的可能,同时还实现了吸湿硅胶在危险吸湿状态下的报警,可及时提醒后台人员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微波发生器13工作排除吸湿空气时的半球形壳体4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微波发生器13不工作时的半球形壳体4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排湿气管8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智能吸湿装置,包括与变压器本体连接的连接盘1,连接盘I通过吸湿器上连管2与吸湿器上护套座5连通在一起,在吸湿器上护套座5上连接有吸湿器玻璃管6,在吸湿器玻璃管6中设置有硅胶颗粒7,吸湿器玻璃管6的下端通过吸湿器下护套座9与吸湿器下连管10的上端连通在一起,吸湿器下连管10的下端口是浸没在油杯11中的变压器油中的,在吸湿器上连管2与吸湿器上护套座5之间设置有上过滤丝网3,在吸湿器下护套座9与吸湿器下连管10之间设置有下过滤丝网12,在吸湿器玻璃管6内的硅胶颗粒7中设置有排湿气管8,排湿气管8的顶端口 27设置在吸湿器上护套座5中,排湿气管8的底端口 26设置在吸湿器下护套座9中,在排湿气管8的侧壁上均布有排湿气孔28,在吸湿器上护套座5的顶面上设置有半球形壳体4,半球形壳体内腔20与吸湿器上护套座5的内腔连通在一起,在半球形壳体4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25,在排气管25的排气口上设置有单向排气阀31,在半球形壳体内腔20中活动设置有半空心球22,在排气管25的内腔与半空心球22的球面顶端之间设置有拉簧30,在半空心球22球体中设置有倾斜气道23,在半空心球22的球面与半球形壳体内腔2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1,排湿气管8的顶端口 27是设置在悬吊的半空心球22的底平面外侧正下方的,在吸湿器玻璃管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微波发生器13,在吸湿器玻璃管6的外侧面下部设置有下部颜色传感器探头14,微波发生器13与工控机17电连接在一起,下部颜色传感器探头14通过颜色传感器控制器16与工控机17电连接在一起。在吸湿器玻璃管6的外侧面上部设置有上部颜色传感器15,上部颜色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智能吸湿装置,包括与变压器本体连接的连接盘(1),连接盘(1)通过吸湿器上连管(2)与吸湿器上护套座(5)连通在一起,在吸湿器上护套座(5)上连接有吸湿器玻璃管(6),在吸湿器玻璃管(6)中设置有硅胶颗粒(7),吸湿器玻璃管(6)的下端通过吸湿器下护套座(9)与吸湿器下连管(10)的上端连通在一起,吸湿器下连管(10)的下端口是浸没在油杯(11)中的变压器油中的,在吸湿器上连管(2)与吸湿器上护套座(5)之间设置有上过滤丝网(3),在吸湿器下护套座(9)与吸湿器下连管(10)之间设置有下过滤丝网(12),其特征在于,在吸湿器玻璃管(6)内的硅胶颗粒(7)中设置有排湿气管(8),排湿气管(8)的顶端口(27)设置在吸湿器上护套座(5)中,排湿气管(8)的底端口(26)设置在吸湿器下护套座(9)中,在排湿气管(8)的侧壁上均布有排湿气孔(28),在吸湿器上护套座(5)的顶面上设置有半球形壳体(4),半球形壳体内腔(20)与吸湿器上护套座(5)的内腔连通在一起,在半球形壳体(4)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25),在排气管(25)的排气口上设置有单向排气阀(31),在半球形壳体内腔(20)中活动设置有半空心球(22),在排气管(25)的内腔与半空心球(22)的球面顶端之间设置有拉簧(30),在半空心球(22)球体中设置有倾斜气道(23),在半空心球(22)的球面与半球形壳体内腔(2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1),排湿气管(8)的顶端口(27)是设置在悬吊的半空心球(22)的底平面外侧正下方的,在吸湿器玻璃管(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微波发生器(13),在吸湿器玻璃管(6)的外侧面下部设置有下部颜色传感器探头(14),微波发生器(13)与工控机(17)电连接在一起,下部颜色传感器探头(14)通过颜色传感器控制器(16)与工控机(17)电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华安楠任峰侯永亮米康民段玮楠白耀鹏王瑞珏尉镔王海鹏芦竹茂陈昱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