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吸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9570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5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吸湿器,包括除湿筒、呼吸筒及油杯,所述除湿筒内设有吸湿剂存放腔,所述除湿筒上设有分别与吸湿剂存放腔连通的加料孔、排料孔、第一气孔及第二气孔,所述呼吸筒内设有第一油腔,且所述第二气孔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油杯内设有第二油腔,所述呼吸筒位于第二油腔内,且所述呼吸筒上设有连通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的通孔,所述油杯上设有与第二油腔连通的加油孔及通气孔。当变压器吸湿器内的绝缘油量过少时,可直接从加油孔处注入绝缘油,无需退出变压器重瓦斯出口压板。当吸湿剂需要更换时,从排料孔处排出旧的吸湿剂,并从加料孔处添加新的吸湿剂即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保证了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吸湿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吸湿器,又称为变压器呼吸器,是一般大中型变压器上都有配置的设备。变压器吸湿器内装有绝缘油和吸湿剂,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防止变压器的绝缘油老化。变压器吸湿器长期使用后,绝缘油会被吸湿剂吸收或被带到空气中而减少,而补油时需要退出变压器重瓦斯出口压板并拆下油杯,十分麻烦。当吸湿剂需要更换时,也往往要拆卸变压器呼吸器才能彻底更换,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器吸湿器,方便补油和更换吸湿剂,保证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压器吸湿器,包括除湿筒、呼吸筒及油杯,所述除湿筒内设有吸湿剂存放腔,所述除湿筒上设有分别与吸湿剂存放腔连通的加料孔、排料孔、第一气孔及第二气孔,所述呼吸筒内设有第一油腔,且所述第二气孔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油杯内设有第二油腔,所述呼吸筒位于第二油腔内,且所述呼吸筒上设有连通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的通孔,所述油杯上设有与第二油腔连通的加油孔及通气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湿剂存放腔内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用于将吸湿剂存放腔内的吸湿剂引入所述排料孔,所述斜面远离排料孔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斜面靠近排料孔一端的高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面靠近排料孔的一端与所述排料孔的下边缘相平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筒包括底座、筒体及顶盖,所述底座、筒体及顶盖依次相连形成所述吸湿剂存放腔,所述加料孔及第一气孔设置在顶盖上,所述排料孔、第二气孔及斜面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呼吸筒及油杯固定在底座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设有用于与变压器连接的螺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湿剂存放腔内存放的吸湿剂为变色硅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与筒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上设有与筒体匹配的安装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料孔处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封堵件,所述排料孔处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封堵件,所述加油孔处设有可拆卸的第三封堵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料孔、排料孔及加油孔均为螺纹孔,所述第一封堵件、第二封堵件及第三封堵件均为螺栓。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上述变压器吸湿器,除湿筒的吸湿剂存放腔内存放有吸湿剂,油杯的第二油腔内灌有绝缘油,绝缘油从通孔进入呼吸筒的第一油腔内。吸气时,空气从通气孔进入,经绝缘油过滤灰尘后到达吸湿剂存放腔,吸湿剂存放腔内的吸湿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空气最后从第二气孔进入变压器。呼气时,变压器内的空气将沿原路返回。当变压器吸湿器内的绝缘油量过少时,可直接从加油孔处注入绝缘油,无需退出变压器重瓦斯出口压板。当吸湿剂需要更换时,从排料孔处排出旧的吸湿剂,并从加料孔处添加新的吸湿剂即可。该变压器吸湿器,补油或更换吸湿剂时无须将其从变压器上拆卸下来,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保证了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变压器吸湿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除湿筒,2、呼吸筒,3、油杯,4、密封垫圈,5、第一封堵件,6、第二封堵件,7、第三封堵件,10、底座,11、筒体,12、顶盖,13、连接法兰,20、第一油腔,21、通孔,30、第二油腔,31、加油孔,32、通气孔,100、排料孔,101、第二气孔,102、斜面,110、吸湿剂存放腔,120、加料孔,121、第一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变压器吸湿器,包括除湿筒1、呼吸筒2及油杯3,所述除湿筒1内设有吸湿剂存放腔110,所述除湿筒1上设有分别与吸湿剂存放腔110连通的加料孔120、排料孔100、第一气孔121及第二气孔101,所述呼吸筒2内设有第一油腔20,且所述第二气孔101与第一油腔20连通,所述油杯3内设有第二油腔30,所述呼吸筒2位于第二油腔30内,且所述呼吸筒2上设有连通第一油腔20与第二油腔30的通孔21,所述油杯3上设有与第二油腔30连通的加油孔31及通气孔32。上述变压器吸湿器,除湿筒1的吸湿剂存放腔110内存放有吸湿剂,油杯3的第二油腔30内灌有绝缘油,绝缘油从通孔21进入呼吸筒2的第一油腔20内。吸气时,空气从通气孔32进入,经绝缘油过滤灰尘后到达吸湿剂存放腔110,吸湿剂存放腔110内的吸湿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空气最后从第二气孔101进入变压器。呼气时,变压器内的空气将沿原路返回。当变压器吸湿器内的绝缘油量过少时,可直接从加油孔31处注入绝缘油,无需退出变压器重瓦斯出口压板。当吸湿剂需要更换时,从排料孔100处排出旧的吸湿剂,并从加料孔120处添加新的吸湿剂即可。该变压器吸湿器,补油或更换吸湿剂时无须将其从变压器上拆卸下来,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保证了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湿剂存放腔110内设有斜面102,所述斜面102用于将吸湿剂存放腔110内的吸湿剂引入所述排料孔100,所述斜面102远离排料孔100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斜面102靠近排料孔100一端的高度,便于吸湿剂从排料孔100出排出。优选地,所述斜面102靠近排料孔100的一端与所述排料孔100的下边缘相平齐,以便吸湿剂能完全排尽。本实施例所述的除湿筒1包括底座10、筒体11及顶盖12,所述底座10、筒体11及顶盖12依次相连形成所述吸湿剂存放腔110,所述加料孔120及第一气孔121设置在顶盖12上,所述排料孔100、第二气孔101及斜面102设置在底座10上,所述呼吸筒2及油杯3固定在底座10上,结构简单。所述顶盖12上设有连接法兰13,所述连接法兰13上设有用于与变压器连接的螺杆(未画出),便于变压器吸湿器的安装。优选地,所述筒体11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察吸湿剂的受潮程度,本实施例的筒体11采用玻璃制成。所述吸湿剂存放腔110内存放的吸湿剂为变色硅胶,通过受潮后自身颜色的变化直观地指示出受潮程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与筒体1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圈4,所述密封垫圈4上设有与筒体11匹配的安装槽,保证吸湿剂存放腔110的密封性能。所述加料孔120处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封堵件5,所述排料孔100处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封堵件6,所述加油孔31处设有可拆卸的第三封堵件7,使用时拆下封堵件,不用时装上封堵件即可。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加料孔120、排料孔100及加油孔31均为螺纹孔,所述的第一封堵件5、第二封堵件6及第三封堵件7均为螺栓,利用螺栓与螺纹孔配合实现各个孔的封堵,生产方便,价格低廉。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压器吸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吸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筒、呼吸筒及油杯,所述除湿筒内设有吸湿剂存放腔,所述除湿筒上设有分别与吸湿剂存放腔连通的加料孔、排料孔、第一气孔及第二气孔,所述呼吸筒内设有第一油腔,且所述第二气孔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油杯内设有第二油腔,所述呼吸筒位于第二油腔内,且所述呼吸筒上设有连通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的通孔,所述油杯上设有与第二油腔连通的加油孔及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吸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筒、呼吸筒及油杯,所述除湿筒内设有吸湿剂存放腔,所述除湿筒上设有分别与吸湿剂存放腔连通的加料孔、排料孔、第一气孔及第二气孔,所述呼吸筒内设有第一油腔,且所述第二气孔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油杯内设有第二油腔,所述呼吸筒位于第二油腔内,且所述呼吸筒上设有连通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的通孔,所述油杯上设有与第二油腔连通的加油孔及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吸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剂存放腔内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用于将吸湿剂存放腔内的吸湿剂引入所述排料孔,所述斜面远离排料孔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斜面靠近排料孔一端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吸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靠近排料孔的一端与所述排料孔的下边缘相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吸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筒包括底座、筒体及顶盖,所述底座、筒体及顶盖依次相连形成所述吸湿剂存放腔,所述加料孔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伟梁增杰王庆斌彭瑞斌殷新烈叶家洪陈国辉吴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