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896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前板玻璃、电池组件、背板玻璃及安装在背板玻璃上的接线盒,所述电池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封装胶膜与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串及用于连接电池串的汇流条,所述电池串由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电池片,及用于连接相邻电池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基体焊带构成,所述背板玻璃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汇流条的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专门设计双玻组件专用接线盒,使太阳能组件在接线盒的选择上更灵活。接线盒周侧通过密封硅胶与背板玻璃进行密封,增大了接线盒和背板玻璃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池组件的防水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双玻光伏组件,使用的侧边引出,接线盒卡在侧边的结构设计,这种设计接线盒和组件的接触面积小,接线盒组件的粘结力较差。同时,接线盒和组件间的缝隙较小,很容易造成封装硅胶的量不足,防水性能较差,从而影响接线盒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组件使用背板玻璃打孔的设计,增大了接线盒和组件接触面积大,提高了电池组件的防水性和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前板玻璃、电池组件、背板玻璃及安装在背板玻璃上的接线盒,所述电池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封装胶膜与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串及用于连接电池串的汇流条,所述电池串由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电池片,及用于连接相邻电池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基体焊带构成,所述背板玻璃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汇流条的开孔。所述开孔为与汇流条两端相匹配的圆孔。所述接线盒固定于汇流条的上方,其周侧通过密封硅胶与背板玻璃形成紧密结合,所述开孔位于接线盒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将汇流条从背板玻璃上的开孔中引出,相比于传统不打孔的双玻组件汇流条侧边引出方式,背部引出方式可以搭载常规的接线盒,不用专门设计双玻组件专用接线盒,使太阳能组件在接线盒的选择上更灵活。接线盒安装在汇流条及开孔上,其周侧通过密封硅胶与背板玻璃进行密封,增大了接线盒和背板玻璃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池组件的防水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图;图中标号为:1、接线盒;2、背板玻璃;41、汇流条;42、电池片;43、基体焊带;5、封装胶膜;6、前板玻璃;7、密封硅胶;8、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前板玻璃6、电池组件、背板玻璃2及安装在背板玻璃2上的接线盒1,电池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封装胶膜5与前板玻璃6和背板玻璃2固定连接,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串及用于连接电池串的汇流条41,该电池串由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电池片42,及用于连接相邻电池片42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基体焊带43构成,即该基体焊带43的一端与前一电池片42的上表面相连,另一端与后一电池片42的下表面相连,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电池片42被连接完成。在位于汇流条下方的背板玻璃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汇流条41的开孔8,为了提高电池组件的密封防水性,在开孔8为与汇流条41两端相匹配的圆形孔,汇流条41的两端通过开孔8引出,接线盒I固定于汇流条41的上方,其周侧通过密封硅胶7与背板玻璃2形成紧密结合,开孔8位于接线盒I的内部。本技术采用玻璃背板打孔的设计,可以搭载常规组件所使用的接线盒,不用单独设计接线盒,其接线盒I安装更方便,组件外观更美观;接线盒I通过密封硅胶7与背板玻璃2进行密封,增大了接线盒I和背板玻璃2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池组件的防水性和可靠性。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前板玻璃(6)、电池组件、背板玻璃(2)及安装在背板玻璃(2)上的接线盒(1),所述电池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封装胶膜(5)与前板玻璃(6)和背板玻璃(2)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串及用于连接电池串的汇流条(41),所述电池串由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电池片(42),及用于连接相邻电池片(42)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基体焊带(43)构成,所述背板玻璃(2 )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汇流条(41)的开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8)为与汇流条(41)两端相匹配的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I)固定于汇流条(41)的上方,其周侧通过密封硅胶(7)与背板玻璃(2)形成紧密结合,所述开孔(8)位于接线盒(I)的内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前板玻璃、电池组件、背板玻璃及安装在背板玻璃上的接线盒,所述电池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封装胶膜与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串及用于连接电池串的汇流条,所述电池串由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电池片,及用于连接相邻电池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基体焊带构成,所述背板玻璃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汇流条的开孔。本技术不用专门设计双玻组件专用接线盒,使太阳能组件在接线盒的选择上更灵活。接线盒周侧通过密封硅胶与背板玻璃进行密封,增大了接线盒和背板玻璃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池组件的防水性和可靠性。【IPC分类】H01L31/049, H01L31/05, H02S40/34【公开号】CN204720466【申请号】CN201520423423【专利技术人】蒋勇, 贺飞, 尹明鹏, 赵书恒, 郭华, 吴大庆 【申请人】合肥泊吾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部打孔设计的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前板玻璃(6)、电池组件、背板玻璃(2)及安装在背板玻璃(2)上的接线盒(1),所述电池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封装胶膜(5)与前板玻璃(6)和背板玻璃(2)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串及用于连接电池串的汇流条(41),所述电池串由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电池片(42),及用于连接相邻电池片(42)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基体焊带(43)构成,所述背板玻璃(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汇流条(41)的开孔(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勇贺飞尹明鹏赵书恒郭华吴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泊吾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