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588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3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包括外环和内侧设置有螺纹的内环,所述外环竖直固定套装在所述内环外,所述内环的外壁上相对的设置有两个键槽,两个所述外环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键槽处设置有伸入所述键槽内的柱销,所述外环的内壁上与所述内环接触处设置有环状的储油腔,所述外环上设置有可向所述储油腔内注油的注油孔,所述外环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止转平面。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升降机可靠度、保证升降机设备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且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升降机零件,特别涉及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
技术介绍
螺旋升降机又称为丝杆升降机,主要有螺杆运动型和螺母运动型两种形式;螺杆运动型采用电机驱动螺母旋转实现螺杆(丝杠)沿轴向升降,螺母运动型采用电机驱动螺杆(丝杠)旋转实现螺母沿轴向升降;常用螺旋升降机推力范围:0.5t?120t,可单台使用也可多台联动,并且提升高度可按需定制;不同的结构形式和装配形式,使螺旋升降机具有安装方便、使用灵活、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无噪音、功能多、配套形式多、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许多优点。螺旋升降机在轻工行业、光伏行业、冶金机械、机器人、汽车生产线、军工行业等行业广泛应用。本技术涉及螺母运动型升降机的螺母;目前螺母运动型升降机的螺母与连接法兰为一个整体,连接法兰端面与螺杆轴线垂直,升降机所驱动设备只能沿螺旋升降机螺杆轴线运动,旋转螺杆与螺母间的间隙很小,螺纹连接副形成三个平面约束和两个转动约束,使螺母只能沿圆周方向转动。当所驱动的设备重心与螺杆轴线不重合或除螺杆轴向荷载外还有径向的荷载时,所驱动的设备就会对驱动螺杆产生弯矩,当弯矩较小时,螺旋升降机的螺杆产生弹性变形、螺母与螺杆相对运动摩擦力增大,可能不会对升降机造成致命损害,当弯矩较大时,升降机的螺杆可能变形甚至弯曲,升降螺母与驱动螺杆间的摩擦力增大导致卡阻,缩短螺旋副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升降机损坏;当采用多台升降机组合时,因升降机零部件的精度不同使误差累计到较大时,多台升降机的螺母因行程不同而发生互锁,也会导致驱动设备损坏;为防止升降机损坏,虽然可选择更大容量的升降机从而使驱动螺杆变粗、驱动电机变大,但是增加了升降机的造价和安装外形尺寸,降低了适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升降机可靠度、保证升降机设备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且降低成本的升降机螺母联接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包括外环和内侧设置有螺纹的内环,所述外环竖直固定套装在所述内环外,所述内环的外壁上相对的设置有两个键槽,两个所述外环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键槽处设置有伸入所述键槽内的柱销,所述外环的内壁上与所述内环接触处设置有环状的储油腔,所述外环上设置有可向所述储油腔内注油的注油孔,所述外环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止转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内环通过螺纹套装在螺杆上,外环的外侧与升降机驱动设备连接,外环可以依靠柱销绕内环转动,能有效释放两个转动约束,使螺旋升降机的升降螺母与螺杆间不能产生弯矩,从而避免螺旋副损坏和螺杆弯曲变形;多台升降机组合使用,因零件精度累计的转速误差使升降螺母的行程不一致时,也不会导致螺母与螺杆自锁,能提高升降机可靠度,保证升降机设备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外环的内侧呈内球面状,所述内环的外侧呈外球面状,且所述外环匹配套装在所述内环外侧。进一步,所述键槽为扇形槽。进一步,所述柱销与所述外环一体成型。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柱销与外环一体成型,使得柱销与外环结合更加稳固,提升本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所述外环前后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环,且所述连接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外环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环可以对内环进行限位,使得内环转动更加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环,2、内环,3、键槽,4、柱销,5、储油腔,6、注油孔,7、止转平面,8、连接环,9、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包括外环I和内侧设置有螺纹的内环2,所述外环I竖直固定套装在所述内环2外,所述内环2的外壁上相对的设置有两个键槽3,两个所述外环I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键槽3处设置有伸入所述键槽3内的柱销4,所述外环I的内壁上与所述内环2接触处设置有环状的储油腔5,所述外环I上设置有可向所述储油腔5内注油的注油孔6,所述外环I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止转平面7。所述外环I的内侧呈内球面状,所述内环2的外侧呈外球面状,且所述外环I匹配套装在所述内环2外侧。所述键槽3为扇形槽。所述柱销4与所述外环I 一体成型。所述外环I前后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环8,且所述连接环8通过螺栓9固定在所述外环I上。实施本装置,内环2通过螺纹套装在螺杆上,外环I的外侧与升降机驱动设备连接,外环I可以依靠柱销绕内环转动,能有效释放螺杆和驱动设备的转动约束,使螺旋升降机的升降螺母与螺杆间不能产生弯矩,从而避免螺旋副损坏和螺杆弯曲变形;多台升降机组合使用,因零件精度累计的转速误差使升降螺母的行程不一致时,也不会导致升降螺母与螺杆自锁,能提高升降机可靠度,保证升降机设备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I)和内侧设置有螺纹的内环(2),所述外环(I)竖直固定套装在所述内环(2)外,所述内环(2)的外壁上相对的设置有两个键槽(3),两个所述外环(I)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键槽(3)处设置有伸入所述键槽(3)内的柱销(4),所述外环(I)的内壁上与所述内环(2)接触处设置有环状的储油腔(5),所述外环(I)上设置有可向所述储油腔(5)内注油的注油孔(6),所述外环⑴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止转平面(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I)的内侧呈内球面状,所述内环(2)的外侧呈外球面状,且所述外环(I)匹配套装在所述内环(2)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3)为扇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销(4)与所述外环⑴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I)前后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环(8),且所述连接环(8)通过螺栓(9)固定在所述外环(I)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包括外环和内侧设置有螺纹的内环,所述外环竖直固定套装在所述内环外,所述内环的外壁上相对的设置有两个键槽,两个所述外环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键槽处设置有伸入所述键槽内的柱销,所述外环的内壁上与所述内环接触处设置有环状的储油腔,所述外环上设置有可向所述储油腔内注油的注油孔,所述外环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止转平面。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能提高升降机可靠度、保证升降机设备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且降低成本。【IPC分类】B66F13/00, F16H25/24【公开号】CN204714480【申请号】CN201520327450【专利技术人】朱太山, 贾少燕, 马山玉, 付海水, 宋杰, 陈功军, 韩准, 张金辉, 屈志刚, 张玉明, 高文强, 赵一新, 白勇, 王新平, 谢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螺母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1)和内侧设置有螺纹的内环(2),所述外环(1)竖直固定套装在所述内环(2)外,所述内环(2)的外壁上相对的设置有两个键槽(3),两个所述外环(1)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键槽(3)处设置有伸入所述键槽(3)内的柱销(4),所述外环(1)的内壁上与所述内环(2)接触处设置有环状的储油腔(5),所述外环(1)上设置有可向所述储油腔(5)内注油的注油孔(6),所述外环(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止转平面(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太山贾少燕马山玉付海水宋杰陈功军韩准张金辉屈志刚张玉明高文强赵一新白勇王新平谢冰侯燕胡晓峰李政鹏赵蓓蓓赵蕾蕾曲晓宁张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