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83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趣味性,改变现有模型只可观看不可拆卸装配之不足,提高建筑物模型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模型具有底板,底板上装设山体模型,山体模型上设置沿山体模型表面延伸至底板,引水隧洞的进水口处设置拦污栅的引水隧洞,引水隧洞上方设有经若干支柱支撑固定于山体模型和底板上的工作桥;山体模型下端制有若干榫头Ⅰ,引水隧洞下端制有若干榫头Ⅱ,支柱上下两端均制有榫头Ⅲ,山体模型、引水隧洞和工作桥均由若干模板块插装拼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输水建筑物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输水建筑物模型。
技术介绍
塔式进水口一般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底设置闸室段,塔顶安装启闭设备,并与工作桥与坝顶连接。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模型,一般均为展示目的而制成不可拆卸的模型,只可供学习者观看而不能装配,大大限制了学生者思维的发展,减少了学习的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趣味性,改变现有模型只可观看不可拆卸装配之不足,提高建筑物模型的利用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底板上装设山体模型,所述山体模型上设置引水隧洞,该引水隧洞沿山体模型表面延伸至底板,引水隧洞的进水口处设置拦污栅,所述引水隧洞上方设有工作桥,该工作桥经若干支柱支撑固定于山体模型和底板上;所述山体模型下端制有若干榫头I,底板上对应山体模型下端榫头I位置开设有榫眼I,榫头I插装于对应的榫眼I内;所述引水隧洞下端制有若干榫头II,山体模型和底板上对应引水隧洞下端榫头II开设有榫眼II,榫头II插装于对应的榫眼II内;所述支柱上下两端均制有榫头III,工作桥的底板上对应支柱的榫头III开有榫眼III,山体模型和底板上对应支柱的榫头III开有榫眼III,榫头III插装于对应的榫眼III内;所述山体模型、引水隧洞和工作桥均由若干模板块插装拼合而成。所述支柱分为两排,对称布置于工作桥两侧,两排支柱之间经若干横杆相连,横杆两端与支柱插装固定;同排的相邻支柱之间经连杆相连,连杆两端与支柱插装固定。所述山体模型的形状为直四棱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拼装和拆卸建筑物部件达到专业学习的目的。模型部件可批量生产,加快制作进度,减小模型制作难度,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便捷的方式。通过模型的插拼和拆卸,让学生了解到建筑物的每个部件,有个更形象的概念,为专业教学提供良好的帮助。【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中底板的平面布置图。图3为实施例中山体模型的模板块平面布置图。图4为实施例中引水隧洞的模板块平面布置图。图5为实施例中工作桥的模板块平面布置图。图6为实施例中支柱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横杆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连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具有底板I,底板I上装设山体模型2,山体模型2上设置引水隧洞3,该引水隧洞沿山体模型2表面延伸至底板1,引水隧洞3的进水口出设置拦污栅306。本例在引水隧洞3上方设有工作桥4,该工作桥经10根支柱5支撑固定于山体模型2和底板I上,支柱5分成两排,对称布置于工作桥4两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山体模型2形状为直四棱台,由山体背部模板块201、山体左侧模板块202、山体右侧模板块203、山体顶面模板块204和山体坡面模板块205插装拼合而成,山体模型2的下端制有若干个榫头I 11,底板I上对应山体模型2下端榫头I 11开设有榫眼I 8(图2),榫头I 11插装于对应的榫眼I 8内。如图4所示,本例中引水隧洞3由隧洞右侧模板块301、隧洞左侧模板块302、隧洞顶面模板块I 303、隧洞顶面模板块II 304、隧洞顶面模板块III 305和拦污栅306插装拼合而成。引水隧洞下3端制有若干榫头II 12,山体模型2和底板I上对应引水隧洞3下端的榫头II 12开设有榫眼II 10,榫头II 12插装于相应的榫眼II 10内。如图5所示,工作桥4包括工作桥底板模板块401和插装固定于工作桥底板模板块401上两侧的的两块栏杆模板块402,两栏杆模板块402之间经挡板模板块403相连。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柱5的上下两端均制有榫头III 13,在工作桥底板模板块401、山体坡面模板块205和底板I上对应支柱5开有榫眼III 9,榫头,3插装于相应的榫眼III 9内。本例中在两排支柱5之间经若干横杆6相连,横杆6两端均开有一插槽14 (图7),支柱5上开设与横杆6上插槽相适配的插槽14,支柱5上插槽与横杆6上的插槽14插装固定实现支柱与横杆相连。本例中在同排的相邻两支柱5之间经连杆7相连,连杆7两端均制有插槽14(图8),该插槽宽度与支柱5厚度适配,连杆7两端插装于两支柱5上本实施例中底板I厚度不小于5mm ;山体模型2的形状为直四棱台,棱台底部为一 320mmxl55mm的矩形,棱台上部为155mmxl00mm的矩形;引水隧洞3宽度为50mm,高度为40mm ;工作桥4的长度为540臟,工作桥4的宽度100mm,栏杆高度为35mm。【主权项】1.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1),底板(I)上装设山体模型(2),所述山体模型⑵上设置引水隧洞(3),该引水隧洞沿山体模型⑵表面延伸至底板(I),引水隧洞(3)的进水口处设置拦污栅(306),所述引水隧洞(3)上方设有工作桥(4),该工作桥经若干支柱(5)支撑固定于山体模型(2)和底板(I)上; 所述山体模型⑵下端制有若干榫头I (11),底板⑴上对应山体模型下端榫头I位置开设有榫眼I (8),榫头I (11)插装于对应的榫眼I (8)内; 所述引水隧洞⑶下端制有若干榫头II (12),山体模型⑵和底板⑴上对应引水隧洞下端榫头II开设有榫眼II (10),榫头II (12)插装于对应的榫眼II (10)内; 所述支柱(5)上下两端均制有榫头III (13),工作桥(4)的底板上对应支柱的榫头III开有榫眼III (9),山体模型⑵和底板⑴上对应支柱的榫头III开有榫眼III (9),榫头III (13)插装于对应的榫眼III (9)内; 所述山体模型(2)、引水隧洞(3)和工作桥(4)均由若干模板块插装拼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分为两排,对称布置于工作桥(4)两侧,两排支柱(5)之间经若干横杆(6)相连,横杆两端与支柱插装固定;同排的相邻支柱(5)之间经连杆(7)相连,连杆两端与支柱插装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模型(2)的形状为直四棱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趣味性,改变现有模型只可观看不可拆卸装配之不足,提高建筑物模型的利用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模型具有底板,底板上装设山体模型,山体模型上设置沿山体模型表面延伸至底板,引水隧洞的进水口处设置拦污栅的引水隧洞,引水隧洞上方设有经若干支柱支撑固定于山体模型和底板上的工作桥;山体模型下端制有若干榫头Ⅰ,引水隧洞下端制有若干榫头Ⅱ,支柱上下两端均制有榫头Ⅲ,山体模型、引水隧洞和工作桥均由若干模板块插装拼合而成。本技术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输水建筑物模型。【IPC分类】E02B1/02【公开号】CN204715282【申请号】CN201520219049【专利技术人】周建芬, 沈德录, 冯岩, 周昌琴, 谭加伟, 杨景媛, 樊俊 【申请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插拼装配式塔式进水口模型,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1),底板(1)上装设山体模型(2),所述山体模型(2)上设置引水隧洞(3),该引水隧洞沿山体模型(2)表面延伸至底板(1),引水隧洞(3)的进水口处设置拦污栅(306),所述引水隧洞(3)上方设有工作桥(4),该工作桥经若干支柱(5)支撑固定于山体模型(2)和底板(1)上;所述山体模型(2)下端制有若干榫头Ⅰ(11),底板(1)上对应山体模型下端榫头Ⅰ位置开设有榫眼Ⅰ(8),榫头Ⅰ(11)插装于对应的榫眼Ⅰ(8)内;所述引水隧洞(3)下端制有若干榫头Ⅱ(12),山体模型(2)和底板(1)上对应引水隧洞下端榫头Ⅱ开设有榫眼Ⅱ(10),榫头Ⅱ(12)插装于对应的榫眼Ⅱ(10)内;所述支柱(5)上下两端均制有榫头Ⅲ(13),工作桥(4)的底板上对应支柱的榫头Ⅲ开有榫眼Ⅲ(9),山体模型(2)和底板(1)上对应支柱的榫头Ⅲ开有榫眼Ⅲ(9),榫头Ⅲ(13)插装于对应的榫眼Ⅲ(9)内;所述山体模型(2)、引水隧洞(3)和工作桥(4)均由若干模板块插装拼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芬沈德录冯岩周昌琴谭加伟杨景媛樊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