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包机的自动送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17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捆包机的自动送带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进带组件、送带道和送带组件构成,所述送带道向储带箱一侧设有挡带用的叶片,所述叶片与送带道之间为转动连接,并设有弹性复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送带道结构,可以实现自动送带,使用时不需打开盖板,只需将捆带的起始端插入机体上的进带组件,即可自动储带、送带到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捆包机,具体涉及一种捆包机上的自动送带机构。
技术介绍
捆包机在工作时,捆带由送带轮组的马达驱动对被捆箱体进行卷绕、拉回和夹紧操作。为使捆包机的出带与回带顺畅,一般都在进带口和送带轮组之间设置有储带室,在进带口处设有储带机构,通过储带机构的运转,将捆包带盘上的捆带送入储带室,呈S形暂存,每次捆扎作业后,能自动向储带室中补充捆带。由于捆带通常是成卷置放,在每次使用新的一卷捆带时,必须进行送带,将捆带的起始端送至捆包机的送带轮组中,使其能正常开始工作。现在使用的捆包机,送带都是通过手动实现的,使用时,捆包带的起始端在送入进带口后,必须用手将捆包带穿入,通过储带室及其间的各个穿设、导送机构,插入送带轮组间,使送带轮组带动捆带送入带轨中,此后才能由机械完成储带工作。对于全自动捆包机来说,手动送带时需要打开储带箱盖,才能穿带、拉带、插带、储带、送带到位。整个过程耗时长且不准确、操作步骤多、影响工作效率,也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捆包机的自动送带机构,只需将捆带的起始端插入机壳上的进带口,即可自动送带至送带轮组并储带到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捆包机的自动送带机构,由进带组件、送带道和送带组件构成,所述送带道向储带箱一侧设有挡带用的叶片,所述叶片与送带道之间为转动连接,并设有弹性复位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带组件”安装于捆包机的壳体下侧,当捆带起始端插入进带组件后,能带动捆带进入捆包机内;所述“送带组件”安装于捆包机机芯上,用于驱动捆包带进、退、拉紧,可以采用现有捆包机的送带机构;所述“送带道”由挡带叶片和带道壁构成带道,在送带时,叶片处于关闭的挡带位置,捆带经进带组件进入送带道,传递至送带组件入口处,由送带组件带动,在电路控制上,使送带组件的转动速度大于进带组件的转动速度,此时,捆带拉紧,带动挡带叶片翻转,使捆带脱出送带道,进入储带箱,此时,捆包机进入储带过程,储带结束后,再送带到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带组件包括弯带嘴、上滚轮和下滚轮,下滚轮的转轴固定于弯带嘴上,上滚轮位于下滚轮的上方,由柱形电机驱动,弯带嘴的上部与送带道的下部衔接;其中,所述弯带嘴与捆包机的机座间通过转轴连接,并设有拉紧弹簧,上滚轮与下滚轮紧密接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带道由叶片、弹性复位结构和带道壁组成,包括有斜道、直道和弯道,每段送带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复位结构,所述叶片为L形结构,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由与L形叶片固定连接的驱动片、扭簧及叶片轴组成,扭簧与驱动片的一端接触并提供L形叶片复位的扭力。在平时,在扭簧的作用下,L形叶片保持在关闭状态,使捆带能在带道内正常运行,储带前,由于捆带的张力作用,L形叶片受力翻转,捆带脱出带道,此后,L形叶片恢复至关闭状态。为了使捆带的脱出方便可靠,在所述进口段斜道上设置的为主动式弹性复位结构,包括与L形叶片固定连接的驱动片、扭簧、叶片轴、电磁铁及拉簧,扭簧与驱动片的连接使得L形叶片打开时为复位状态,电磁铁吸合时拉簧可驱动L形叶片至关闭状态。平时,在扭簧作用下,L形叶片处于打开状态,送带开始时,进带组件开始转动,此时,对主动式弹性复位结构的电磁铁通电,电磁铁吸合,拉簧拉紧叶片使其闭合,捆带能顺利进入送带道运行至送带组件处,在送带组件与捆带接触时,电磁铁断电,L形叶片在扭簧作用下打下,捆带一端脱出斜道,以对直道和弯道的叶片施加较大的张力,保证叶片的翻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带组件包括上送带轮、下送带轮、拉紧臂和斜带嘴,斜带嘴固定连接在拉紧臂上,其末端紧接送带道。使用时,压下弯带嘴,将捆带(PP带)插入弯带嘴,通过上下滚轮夹紧PP带,通电后叶片在扭簧力和电磁铁的作用下,贴紧带道壁,随着柱形电机的转动,夹住PP带,顺着送带道将PP带送入斜带嘴,PP带通过斜带嘴,穿过拉紧臂顺利进入机芯上的上下送带轮,然后进行储带,储带结束后,再送带到位。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设置了送带道结构,可以实现自动送带,只需将捆带的起始端插入机体上的进带组件,即可自动储带、送带到位,操作方便;2.本技术由于送带时不需打开盖板,既方便,又安全可靠;3.自动送带可以加快送带速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A-A部的剖视放大示意图;附图3为图1中B-B部的剖视放大示意图。其中、弯带嘴;、下滚轮;、转轴;、转轴;、上滚轮;、叶片;、弹性复位结构;、驱动片;、拉紧弹簧;、斜道;、直道;、弯道;、带道壁;、叶片轴;、扭簧;、斜带嘴;、拉紧臂;、机芯;、下送带轮;、上送带轮;、拉簧;、电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捆包机的自动送带机构,由进带组件、送带道和送带组件构成,所述进带组件包括弯带嘴1、上滚轮6和下滚轮2,下滚轮2的转轴3固定于弯带嘴1上,上滚轮6位于下滚轮2的上方,由柱形电机驱动,弯带嘴1通过转轴4连接在捆包机的机座上,并通过拉紧弹簧10吊紧在螺钉上,使得下滚轮2与上滚轮6紧密接触。所述送带道由叶片7、弹性复位结构和带道壁17组成,包括有斜道13、直道14和弯道15,每段送带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复位结构8,所述叶片7为L形结构,所述弹性复位结构8由与L形叶片7固定连接的驱动片9、扭簧19及叶片轴18组成,扭簧19与驱动片9的一端接触并提供L形叶片7复位的扭力;其中,所述斜道13上设置的为主动式弹性复位结构,包括与L形叶片7固定连接的驱动片9、扭簧19、叶片轴18、电磁铁26及拉簧25,扭簧19与驱动片9的连接使得L形叶片7打开时为复位状态,电磁铁26吸合时拉簧25可驱动L形叶片7至关闭状态。所述送带组件包括上送带轮24、下送带轮23、拉紧臂21和斜带嘴20,斜带嘴20固定连接在拉紧臂21上,其末端紧接送带道,送带组件固定在机芯22上。用手压下弯带嘴1,将PP带插入弯带嘴1,使上滚轮6与下滚轮2夹紧PP带,接通电源,柱形电机转动,带动电机轴上通过键连接的上滚轮6,从而将PP带送入送带道。在电机转动的同时,固定在支撑座和箱体上的电磁铁26通电,通过拉簧25拉紧斜道13部分的叶片7,使其处于闭合状态,其余部分的叶片7在叶片轴18和扭簧19的作用下,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所以PP带可以顺沿带道壁17运动至斜带嘴20。斜带嘴20的下端与带道壁17接洽,确保PP带顺利进入斜带嘴20,再穿过拉紧臂21进入机芯22上固定的下送带轮23和上送带轮24之间。此时,电磁铁26断电,斜道的叶片打开,由于送带轮组的运动速度比进带的滚轮组(上滚轮6和下滚轮2)快,故PP带将被拉出送带道,进入储带箱,PP带由弯带嘴送出,进行储带。储带完成后,PP带将送到位,充满整个弓架,至此,自动送带过程结束。权利要求1.一种捆包机的自动送带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进带组件、送带道和送带组件构成,所述送带道向储带箱一侧设有挡带用的叶片,所述叶片与送带道之间为转动连接,并设有弹性复位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带组件包括弯带嘴、上滚轮和下滚轮,下滚轮的转轴固定于弯带嘴上,上滚轮位于下滚轮的上方,由柱形电机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捆包机的自动送带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进带组件、送带道和送带组件构成,所述送带道向储带箱一侧设有挡带用的叶片[7],所述叶片[7]与送带道之间为转动连接,并设有弹性复位结构[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森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通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