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1975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支撑结构,包括承压面,在所述承压面的下端面设有多个承压面端齿,所述承压面用于承受压力;支撑面,在上述支撑面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支撑面端齿,所述支撑面端齿与所述承压面端齿为啮合配合,所述支撑面用于提供基础支撑;和弹性层,设于所述承压面和所述支撑面之间,用于提供缓冲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弹性支撑结构的结构简单,相互配合的形式灵活,在全频段、全负荷段中均可变化出适应的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用机械结构中的支撑减振
,涉及一种弹性支撑结构,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可以用在转子支撑及地面车辆轮胎中的弹性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旋转动力机械支撑结构需要一定的弹性和阻尼特性,以保证转子工作频率和固有频率保持合理的裕度,避免振动过大。传统设计中,会采用在支撑中增加弹性零部件和阻尼环节的办法达到调整刚度和阻尼的目的。但会导致机械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增加,整体可靠性也随之降低。另外,地面车辆如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等多使用充气式轮胎,以达到支撑和减振的作用。但这种结构会伴随漏气、爆胎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可持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支撑结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旋转动力机械支撑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以及进一步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支撑结构持续性能低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支撑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弹性支撑结构,包括承压面,在所述承压面的下端面设有多个承压面端齿,所述承压面用于承受压力;支撑面,在所述支撑面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支撑面端齿,所述支撑面端齿与所述承压面端齿为啮合配合,所述支撑面用于提供基础支撑;和弹性层,设于所述承压面和所述支撑面之间,用于提供缓冲支撑。在上述弹性支撑结构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承压面端齿和所述支撑面端齿的形状为梯形、弧形、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在上述弹性支撑结构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弹性层为单层金属层、多层钢带组合层、橡胶制品层中的任意一种。在上述弹性支撑结构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弹性层上表面为斜纹面,所述斜纹面的斜纹线与承压面端齿的端齿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上述弹性支撑结构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弹性层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面齿形端齿的配合形式为静止配合,用于防止所述弹性层与所述支撑面之间产生振动噪音。在上述弹性支撑结构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静止配合形式为梯形齿与梯形齿啮合、弧形齿与弧形齿啮合、角形齿与角形齿啮合中的任意一种。在上述弹性支撑结构中,进一步优选为:在所述弹性层与所述支撑面齿形波谷之间填充阻尼填充物;在所述弹性层与所述承压面齿形波谷之间填充阻尼填充物。在上述弹性支撑结构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尼填充物的材料为金属橡胶材料、橡胶材料、粘弹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在上述弹性支撑结构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尼填充物的形状为颗粒状填充物、条形状填充物、方块状填充物中的任意一种。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弹性支撑结构的结构简单,相互配合的形式灵活,在全频段、全负荷段中均可变化出适应的结构形式。二、本专利技术适用环境及适用对象范围广,尤其是在转子支撑和车辆轮胎领域中。三、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层上表面设计为斜纹面,斜纹走向与承压面端齿走向夹角为锐角,可在接触面微动过程中增加阻尼效果,斜纹面与承压面齿形展向存在夹角,也是为了增加结构阻尼效果,夹角增加,阻尼效果增加。四、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层与支撑面齿形波谷之间以及弹性层与承压面齿形波谷填充阻尼材料,使支撑面、弹性层和承压面之间相当于刚度串联,既可以调节刚度,也可以增加结构阻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弹性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两种类别的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支撑面与弹性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支撑面(或承压面)的齿面形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带有斜纹的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弹性层的斜纹与承压面的斜纹交叉图、带有斜纹的支撑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支撑面与弹性层的齿形配合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弹性支撑结构使用图(转子中)。图8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弹性支撑结构使用图(车辆轮胎中)。图中,1-承压面;11-承压面端齿;12-承压面波谷;13-承压面波峰;14-承压面齿形夹角;2_支撑面;21_支撑面端齿;22_支撑面波峰;23_支撑面波谷;24_支撑面齿形夹角;3_弹性层;31_弹性层上表面;32_弹性层下表面;4_轴承;5_壳体件;6_封闭式外罩;7-斜纹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弹性支撑结构主要包括承压面1,用于承受压力;支撑面2,用于提供基础支撑;弹性层3,设于承压面I和支撑面之间,用于提供缓冲支撑。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承压面I为直接承受压力的结构段,并将压力通过弹性层3传向支撑面2 ;弹性层3作为提供弹性作用的结构层,位于承压面I与支撑面2的中间;支撑面2为承受压力载荷的基础支撑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弹性支撑结构,可直接在刚性支撑件中加工成型,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添加阻尼材料;结构简单,不会明显增加零件数量,形式灵活,性能可靠。如图1所示,在承压面I的下端面设有多个承压面端齿11 ;在支撑面2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支撑面端齿21,承压面I的多个承压面端齿11与支撑面2的多个支撑面端齿21呈相互啮合排布。压力传递的路径顺序为承压面1、弹性层3和支撑面2,具体为:承压面I通过承压面端齿11与弹性层上表面31接触,装配关系为过渡配合;支撑面2通过支撑面端齿21与弹性层下表面32接触,装配关系为过渡配合;承压面端齿11与支撑面端齿21交错分布,即承压面齿形波峰13对应支撑面齿形波谷23,承压面齿形波谷12对应支撑面齿形波峰22 ;承压面齿形夹角14和支撑面齿形夹角24影响弹性支承结构整体刚度大小,夹角越大刚度越小,反之则越大。在本专利技术中,承压面齿形夹角14是承压面I的相邻承压面端齿11之间的夹角;同理支撑面齿形夹角24是支撑面2的相邻支撑面端齿21之间的夹角。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承压面端齿11和支撑面端齿21的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梯形(图4a)、弧形(图4b)、角形(图4c);可依据负荷强度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端齿形状:梯形配合为面接触,接触应力最小(传递给弹性层3的载荷最小),三个接触面可提供摩擦阻尼(阻尼效果最强),适用于全频段全负荷工况(高、低速,轻、重型转子);弧形配合为线接触(受压变形情况下接触区域投影为椭圆形小面接触),接触应力较大(传递给弹性层3的载荷适中),接触区域内可提供阻尼效果(阻尼效果适中),适合低频&中高负荷工况(低速,中、大型转子);角形配合为线接触(受压变形情况下接触区域投影为椭圆形小面接触),接触应力最大(传递给弹性层3的载荷最大),接触区域内可提供阻尼效果(阻尼效果相对最小),适合高频&低负荷工况(高速轻型转子)。根据具体需求采用不同形状的承压面端齿11或者支撑面端齿21。弹性层3依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形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单层金属层、多层钢带组合层(这里表述的不固定意指多层钢带之间不做直接自由度限定,但组合钢带层与支撑面或安装壳体之间需要做轴向位置限定,以防止工作过程中的脱落或意外。使用中在安装壳体或相配合的零件中设置轴向定位台即可达到防止轴向窜动、脱落的目的。实际使用中也没足够的空间使钢带轴向脱落。如图2a所示)(多层钢带组合层是由多个单层金属层依次叠加而成,不需要固定,多个单层金属层之间可以有相对位移,从而增强阻尼、提高减振效果)、橡胶制品层(如图2b所示);如图7所示,对于转子支撑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性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面,在所述承压面的下端面设有多个承压面端齿,所述承压面用于承受压力;支撑面,在所述支撑面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支撑面端齿,所述支撑面端齿与所述承压面端齿为啮合配合,所述支撑面用于提供基础支撑;和弹性层,设于所述承压面和所述支撑面之间,用于提供缓冲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北京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