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醒超专利>正文

捆包机送、退带及紧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075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捆包机送、退带及紧带装置,主要由旋转换向、转向切换、夹紧传输三部分构成,捆包带的送、退、紧动作均由一对可逆旋转的相贴滚轮完成,滚轮的传动和转向由装在同一转轴上的两电磁离合器、传动轮控制,旋转换向装置分别与两传动轮连接传动,这样的设计,可通过控制电磁离合器的供电电压来调节捆包带的拉紧力,具有结构简单、可靠、造价低、捆包效果好和对不同厚薄的捆包带适应性强等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捆包机必须具备的捆包带送带、退带及紧带装置。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捆包机,其捆包带的送、退、紧功能装置,大体采用如下设计捆包带是穿在装置中的一对送带滚轮和一对退带滚轮的轮间缝隙内。送带和退带的上滚轮是安装在连板上,而连板是挂在支点上。送带和退带轮上下轮间间隙大小是根据捆包带厚薄尺寸、并通过调整螺母来确定。捆包机起动后,磨擦传动装置通过一组齿轮使送带滚轮作顺时针方向转动。而退带滚轮作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磨擦传动装置的调节螺母,能改变打滑片的紧贴状态,达到改变磨擦传动装置传递动力的强弱。送带轮要紧夹捆包带实现送带功能,是由于电磁铁的作用,使连板向下运动,同时牵动拉杆向下运动,使连板绕支点摆动,送带滚轮随动下压,从而夹紧捆包带实现送带动作。退带滚轮要紧夹捆包带实现退带功能,是由于凸轮旋转,将连板向上顶,拉杆向上顶,而连板绕支点作顺时针方向摆动。上退带滚轮随动下压、从而紧夹捆包带实现退带动作,被退带滚轮紧夹的捆包带退至尽头时,退带滚轮紧拉捆包带,把它收紧。其收紧力的大小,由磨擦传动装置的调节螺母来调定。当捆包带紧定后,滑片打滑,起到恒定收紧力作用。这种传统的自动捆包带送、退、紧带装置有着明显的缺陷1、由于设计上的原因,送退带的可靠性受捆包带的厚薄尺寸影响甚大。往往调好了送退带滚轮间间隙后,经一段时间使用就发生“反松”、“走位”需要重调。往往一种牌子型号的捆包机,只适用某几种厚薄尺寸的捆包带,而且对捆包带厚薄均匀性要求甚高。这种结构对薄型带,基本上不能用。2、装置机构复杂、零件多、易损失,调试和维护都十分麻烦。3、送带轮夹带动作的动力来自电磁吸力,它通过一套连杆弹簧装置来传递动力。该机构复杂,电磁吸力线圈在高电压,油污严重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易损坏、且不安全。4、退带夹带动作的动力来自凸轮,它通过一套连杆弹簧装置传递动作,实践证明凸轮十分易损坏。该装置的一对退带轮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故此常出现压伤捆包带面纹,影响带的热粘合效果。或由于退带滚轮夹紧力调得不当,捆包带在退带滚轮间严重打滑发热,出现烧带、“食”带事故。5、送、退、夹拉紧捆包带三个捆包过程的最佳状态是机械式由人工调节。机种复杂,调节困难,转换不同厚薄规格捆包带时,必须重新调整机构与之适应。而调定的机构状态,操作过程又易反松走位,无法正常捆包。针对现有捆包机的送、退、紧带装置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的捆包机送、退带及紧带装置,着重1.简化机种,使之易安装、易调整、易维护,造价低;2.送、退、收紧带功能稳定可靠;3.对捆包带厚薄尺寸的适应宽广,特别对薄型带或厚薄不均的带也能顺利捆包。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捆包机送、退带及紧带装置,包括有电机、旋转换向装置、转向切换装置、夹紧传输装置以及传动机构等,特别之处是夹紧传输装置的主体由啮合的齿轮和一对相贴的滚轮构成,捆包带夹紧于两滚轮之间输送,齿轮、滚轮由转轴传动;转轴上还同轴套装有两个转向相反的传动轮及分别与两传动轮对应的电磁离合器,它们构成转向切换装置;旋转换向装置的输出、输入则分别驱动转向切换装置的两传动轮。进一步地,夹紧传输装置的一组齿轮和滚轮同轴安装于转轴上,与之相啮合、相贴的另一组齿轮、滚轮安装于另一带支撑杆的心轴上,支撑杆上拉有可调节滚轮相贴间隙的弹簧;而两滚轮中有一个是金属轮,另一个为非金属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原理图;图2是捆包机的侧视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送、退带及紧带装置主要由旋转换向、转向切换、夹紧传输三大部分组成。旋转换向装置由动力输入轮1,两○型皮带轮2、4,呈“8”字型配置盘绕于皮带轮2、4上的○型皮带3和动力输出轮5构成,动力输入轮1与电机22轴连;转向切换装置由转轴12,转向相反且通过轴承套装于转轴12上的两皮带轮7、13,分别与两皮带轮7、13对应、且通过轴承、轴套、键11装于转轴12上的电磁离合器9、10构成,两皮带轮7、13通过皮带6、8分别与旋转换向装置的动力输入轮1和动力输出轮5传动连接;夹紧传输装置由一对相贴的胶轮15、金属轮16,一对啮合的齿轮14、17,支承金属轮16和齿轮17的心轴18,支撑杆19、弹簧20构成,胶轮15和齿轮14并排同轴装于转向切换装置的转轴12上。装置的动作过程如下捆包机起动后,由电机22驱动旋转的动力输入轮1通过皮带6使皮带轮7空转。同时,○型皮带轮2通过呈“8”型配置的○型皮带3令○型皮带轮4连同动力输出轮5作反向旋转。而动力输出轮5通过皮带8驱动皮带轮13空转。使皮带轮13的旋转方向刚好与皮带轮7相反,此时的转轴12是静止不动的。对应皮带轮7、13同轴安装的电磁离合器9、10内的电磁圈连同其支架由防转杆21支撑防转。送带动作电磁离合器10通电,使离合器10的动圈与正向空转的皮带轮13耦合旋转。同时离合器10的动圈通过转轴12上的键11联接,令转轴12正向转动。而转轴12的另一端安装着一个胶轮15和齿轮14,支撑杆19上通过心轴18安装着一个金属轮16和齿轮17,并通过拉力弹簧20使滚轮15、16紧贴一起,齿轮14、17呈啮合状态。捆包带23就紧夹在滚轮15、16之间,并由转轴12驱动,实现送带动作。退带动作此时电磁离合器10断电而电磁离合器9通电,使离合器9动圈与反向空转的皮带轮7耦合旋转。同时离合器9动圈通过转轴12上的键11联接,令转轴12旋转,但旋转方向与送带动作正相反。捆包带23始终夹在滚轮15、16之间,此时转轴12驱动滚轮15、16反向转动,实现退带动作。收紧捆包带动作由于拉力弹簧20的作用,捆包带23被紧紧地夹在滚轮15、16之间。当退带到尽头时,捆包带23仍被这对滚轮夹拉,完成收紧捆包带作用。而紧带的收紧力是由拉力弹簧20拉力大小及由离合器9与皮带轮7的耦合力来决定,因此,控制电磁离合器9的通电电压的高低便可调节捆包带收紧力的大小。本装置的优点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它克服了现有捆包机送、退、紧带装置的缺点。显然本装置更简单。送带、退带、收紧带功能动作均由一对滚轮15、16来完成由于滚轮15是非金属的胶质轮,使夹带十分可靠,且不伤带的面纹;由于拉力弹簧20的作用,使滚轮15、16始终紧贴,它保证了装置对不同厚薄尺寸和厚薄尺寸不均匀的捆包带能同样获得及满意的捆包效果。更换拉力弹簧20和调整电磁离合器9的供电电压,便能方便地调节收紧捆包带的收紧力这种结构装置在制造厂安装好后,用户使用不需重调。设计的优越性是明显的。权利要求1.捆包机送、退带及紧带装置,包括有电机、旋转换向装置、转向切换装置、夹紧传输装置以及传动机构等,其特征在于夹紧传输装置的主体由啮合的齿轮和一对相贴的滚轮构成,捆包带夹紧于两滚轮之间输送,齿轮、滚轮由转轴传动;转轴上还同轴套装有两个转向相反的传动轮及分别与两传动轮对应的电磁离合器,它们构成转向切换装置;旋转换向装置的输出、输入则分别驱动转向切换装置的两传动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退带及紧带装置,其特征是夹紧传输装置的一组齿轮和滚轮同轴安装于转轴上,与之相啮合、相贴的另一组齿轮、滚轮安装于另一带支撑杆的心轴上,支撑杆上拉有可调节滚轮相贴间隙的弹簧。3.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捆包机送、退带及紧带装置,包括有电机、旋转换向装置、转向切换装置、夹紧传输装置以及传动机构等,其特征在于:夹紧传输装置的主体由啮合的齿轮和一对相贴的滚轮构成,捆包带夹紧于两滚轮之间输送,齿轮、滚轮由转轴传动;转轴上还同轴套装有两个转向相 反的传动轮及分别与两传动轮对应的电磁离合器,它们构成转向切换装置;旋转换向装置的输出、输入则分别驱动转向切换装置的两传动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培照黄醒超
申请(专利权)人:黄醒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