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0258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切换阀,包括电磁线圈和阀体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阀体及阀座、套管、静铁芯、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阀座之间具有内腔,所述阀体与阀座之间具有阀腔,所述阀座具有连通所述阀腔与所述内腔的连通通道,所述动铁芯中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中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动铁芯滑动的驱动杆,所述阀体具有三个通道,所述动铁芯包括本体部及锥形导向部,所述锥形导向部的锥面在中心轴向纵截面的投影的延长线伸入所述连通通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切换阀,提高了驱动杆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减小流体对驱动杆的冲击,进而提高阀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控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切换阀
技术介绍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中,压缩机是主要部件之一。压缩机把制冷剂介质从低压状态压缩至高压状态,创造了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低温下制冷和在冷凝器中常温液化的条件。此外,由于压缩机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气体,使制冷循环得以周而复始地进行,因此,它有整个装置的“心脏”之称。为了能够精准地控制压缩机内流体的流向,压缩机上越来越多地使用电磁切换阀。电磁切换阀主要包括电磁线圈及阀体部件。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电磁切换阀的阀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阀体部件主要包括具有主阀口 11Γ及第一通道100'、第二通道200/及第三通道300'的阀体I'、设置于所述阀体P内的具有副阀口 211'的阀座2'、设置于阀体P与阀座2'之间的阀腔中的用于开/闭主阀口 111'与副阀口 211'的阀芯4'、套管5,、设置于套管5,中的静铁芯6,、动铁芯7,、抵接于静铁芯6,与动铁芯7,之间的回复弹簧8'、固定连接在动铁芯7'下部的阀杆9'。如图1所示,动铁芯7'与阀座W之间具有内腔10',阀座W上开设有连通阀内腔10'与阀腔Y的连接通道22'。该电磁切换阀,当电磁线圈(未示出)断电时,动铁芯W在回复弹簧V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静铁芯6'的方向运动,动铁芯7'进而带动阀杆9'向下运动,阀杆9'与阀芯4f抵接直至阀芯V与主阀口 11Γ抵接,此时,主阀口 11Γ关闭,副阀口 211'打开,第三通道300'通过阀腔3'、连接通道22'及内腔10'与第一通道100'连通。当线圈通电时,动铁芯7'克服回复弹簧8'的弹力作用,带动阀杆9'向上运动直至主阀口 111'打开而副阀口 211'关闭,此时,第三通道300'通过阀腔3'与第二通道200'连通。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为了满足在断电时电磁切换阀的切换功能,回复弹簧8'的弹簧力需要克服高压流体的作用力,因此,其弹簧力一般较大。由于阀杆9'与动铁芯7'固定连接,当电磁线圈断电时,在较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动铁芯7'与阀杆9'将会对阀芯4'产生很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会导致阀杆9'前端变形,进而会堵塞连通通道,长期作用下,还会使主阀口 11发生变形;第二,冲击产生的反作用力将作用在阀杆9'的大径段与小径段的过渡部9Γ,尤其当冲击力的方向与阀杆的纵轴存在一定角度时,过渡部91'处的应力集中将更为明显,长期作用下,阀杆9'有断裂的危险,使电磁切换阀失效,并且,高压流体还会对阀杆9'的小径段92'处产生冲击,进一步增加了阀杆9'失效的风险;第三,第一通道100'进入的高压流体还会对驱动杆9'处于内腔8'的部分产生横向冲击,会造成驱动杆9'顶端不能正对阀芯4',影响电磁切换阀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切换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减小了驱动杆对阀芯的冲击及阀芯对驱动杆的反作用力,还进一步减小了流体对驱动杆产生的横向冲击,提高了驱动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磁阀的工作可靠性。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磁切换阀,包括电磁线圈和阀体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具有主阀口的阀体、具有副阀口的阀座、固接在所述阀体上的套筒、固接在所述套筒内的静铁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筒中的动铁芯;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之间具有阀腔,所述阀腔中设置有与所述主阀口或所述副阀口抵接的阀芯;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阀座之间具有内腔,所述阀座具有连通所述阀腔与所述内腔的连通通道,所述动铁芯中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中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动铁芯滑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伸出所述容纳孔并伸入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动铁芯包括本体部及锥形导向部,在电磁线圈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锥形导向部的锥面在中心轴向纵截面的投影的延长线伸入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通道、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二通道及通过所述主阀口与所述阀腔连通或断开的第三通道;当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主阀口打开而所述副阀口关闭,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阀腔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当所述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主阀口关闭而所述副阀口打开,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内腔、所述连通通道及所述阀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切换阀,所述驱动杆包括大径段及小径段,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小径段)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部,所述容纳孔包括与所述大径段配合的大径孔及与所述小径段配合的小径孔,所述大径孔与所述小径孔之间具有第二台阶部,所述大径段的外壁与所述大径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XI,所述小径段的外壁与所述小径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X2,Xl与X2 二者之间的关系满足Xl < X2。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切换阀,所述动铁芯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X3,Xl与X3 二者之间的关系满足X3 < XI。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切换阀,所述第一通道相对于所述驱动杆的纵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通道在中心轴向纵截面方向的投影的延长线与所述锥形导向部的锥面之间的角度α满足80° <α〈110°。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切换阀,在电磁线圈断电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之间具有间隙Χ4。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切换阀,所述第一通道的下边缘在中心轴向纵截面方向的投影的延长线与所述动铁芯的锥形导向部的锥面相交。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切换阀,所述容纳孔为轴向贯通孔,所述容纳孔中设置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静铁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抵接。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切换阀,所述动铁芯上具有连通所述间隙Χ3与所述容纳孔的平衡通道。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切换阀,所述平衡通道为开设于所述动铁芯外周部的上下贯通的凹槽和/或为由所述动铁芯的外壁延伸至所述动铁芯的内壁的通孔。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磁切换阀,所述动铁芯的本体部与所述锥形导向部之间具有第三台阶部。本专利技术的电磁切换阀,动铁芯中设置在可相对于该动铁芯滑动地驱动杆,有效地减小了驱动杆对阀芯的冲击。并且由于动铁芯的锥形导向部的锥面在中心轴向纵截面方向的投影的延长线伸入阀座的连通通道内,使由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进入内腔的流体不会产生涡流,可顺畅地直接进入连通通道内,流体不会对驱动杆的小径段产生横向冲击,提高了驱动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磁阀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电磁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切换阀在主阀口打开而副阀口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切换阀在主阀口关闭而副阀口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所示电磁切换阀的局部放大图;图5所示为图4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切换阀的动铁芯的主视图;图7所示为图6动铁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切换阀,包括电磁线圈(20)和阀体部件(10),所述阀体部件(10)包括具有主阀口(111)的阀体(1)、具有副阀口(211)的阀座(2)、固接在所述阀体(1)上的套筒(3)、固接在所述套筒(3)内的静铁芯(4)、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筒(3)中的动铁芯(5);所述阀座(2)与所述阀体(1)之间具有阀腔(6),所述阀腔(6)中设置有与所述主阀口(111)或所述副阀口(211)抵接的阀芯(7);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5)与所述阀座(2)之间具有内腔(8),所述阀座(2)具有连通所述阀腔(6)与所述内腔(8)的连通通道(212),所述动铁芯(5)中开设有容纳孔(51),所述容纳孔(51)中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动铁芯(5)滑动的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伸出所述容纳孔(51)并伸入所述连通通道(212)与所述阀芯(7)抵接;所述动铁芯(5)包括本体部(52)及锥形导向部(53),在电磁线圈(20)断电的状态下,所述锥形导向部(53)的锥面在中心轴向纵截面的投影的延长线(X)伸入所述连通通道(212)内;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8)连通的第一通道(11)、与所述阀腔(6)连通的第二通道(12)及通过所述主阀口(111)与所述阀腔(6)连通或断开的第三通道(13);当所述电磁线圈(20)通电时,所述主阀口(111)打开而所述副阀口(211)关闭,所述第二通道(12)通过所述阀腔(6)与所述第三通道(13)连通;当所述电磁线圈(20)断电时,所述主阀口(111)关闭而所述副阀口(211)打开,所述第一通道(11)通过所述内腔(8)、所述连通通道(212)及所述阀腔(6)与所述第二通道(1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