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徜云专利>正文

防尘口罩自动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939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尘口罩自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承载口罩的基座(31),该基座(31)设于下侧的气压缸(32)的气缸轴(321)上,基座(31)的正上方设有折叠槽(33),折叠槽(33)的侧方设有数根可穿入基座(31)的凹槽(311)的连动支撑杆(34),折叠槽(33)的另一相对侧方设有二并列的定位杆(38),每一定位杆(38)排列在两支撑杆(34)之间;折叠槽(33)的另两侧方设有二个可穿入折叠槽(33)内的侧压板(35)、(35’);折叠槽(33)上方设有两个贮放槽(36),两个贮放槽(36)之间以连杆连接,连杆的中间垂直接设一可转动180°的旋转轴(37),折叠槽(33)正对位于其上方的贮放槽(36);每一贮放槽(36)配置两并列的与其连动的定位杆(38);包装盒置放外端并位于贮放槽(36)的下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申请是名称为“防尘口罩带体结合拉引机构及自动包装结构”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01203734.6,申请日为2001年2月22日。本技术的自动包装结构是机台下方设有基座,该基座设于下侧的气压缸的气缸轴上,基座的正上方设有折叠槽,本技术包括有一承载口罩的基座,该基座设于下侧的气压缸的气缸轴上,基座的正上方设有折叠槽,折叠槽的侧方设有数根可穿入基座的凹槽的连动支撑杆,折叠槽的另一相对侧方设有二并列的定位杆,每一定位杆排列在两支撑杆之间;折叠槽的另两侧方设有二个可穿入折叠槽内的两侧压板;折叠槽上方设有两个贮放槽,两个贮放槽之间以连杆连接,连杆的中间垂直接设一可转动180°的旋转轴,折叠槽正对位于其上方的贮放槽;每一贮放槽配置两并列的与其连动的定位杆;包装盒置放外端并位于贮放槽的下侧,前述经裁切完成的已溶接二带体的口罩本体,恰可落于自动包装结构的基座上,经进行自动包装的程序,口罩本体可藉由气压缸向上顶起,而带体于两侧向下垂悬,当基座伸入折叠槽内部后,位于一侧的数根连动支撑杆从侧方伸入,穿入基座上的凹槽,而位于口罩本体的下部,在基座下移回复其位置时,可支撑口罩本体,并再将其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口罩本体位于两侧压板的稍上方,当二压板向折叠槽穿入时,将原来呈垂悬状的各带体形成规则的来回折叠状态,与此同时,位于另侧的二并列定位杆从下方伸入,当二压板向外恢复原状时,向上移动,即可定位住已经规则折叠完成的带体与口罩本体,由于二并列定位杆与各连动支撑杆呈交错状态,所以,在其上移过程中,乃能将已经折叠完成的口罩向上移动,使支撑杆得以缩收下移,以进行下一行程的动作。当累积一定数量,此为可设定,定位杆可将折叠完成的口罩向上移动,置入贮放槽中,并由旋转轴控制转动180°,使另一空的贮放槽及另一组定位杆移至折叠槽的上方,进行收折的程序,当缩回定位杆后,该设定数量已折叠完成的口罩即可一次的落入包装盒内,由于其放置方式是每一个口罩为独立的状态,即其排列为上层口罩的带体完美地折叠位于下层口罩本体的上部,因此使用时可以非常轻松的拿出上部的口罩,完全不会影响到下层口罩的放置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包装结构的动作图一。图7为本技术包装结构的动作图二。图8为本技术包装结构的动作图三。图9为本技术包装结构的动作图四。附图说明图10为本技术包装结构的动作图五。图11为图6所示的剖视图。图12为图7所示的剖视图。图13为图8所示的剖视图。图14为图9所示的剖视图。图15为图10所示的剖视图。图16为完成折叠的口罩及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1为口罩本体、11为皱折、12为定位条、13为带体、14为熔接机构、2为拉引机构、21为传动链条、22为夹制器、23为裁刀、24为控制凸柱、25、25’为斜板、3为自动包装结构、31为基座、32为气压缸、321为气缸轴、33为折叠槽、34为支撑杆、35、35’为压板、36为贮放槽、37为旋转轴、38为定位杆、4为包装盒。在前述经裁切完成已熔接二带体13的口罩本体1,恰可落于自动包装结构3的基座31上,以进行自动包装的程序,请参阅图6至图15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承载口罩的基座31,该基座31设于下侧的气压缸32的气缸轴321上,基座31的正上方设有折叠槽33,折叠槽33的侧方设有数根可穿入基座31的凹槽311的连动支撑杆34,折叠槽33的另一相对侧方设有二并列的定位杆38,每一定位杆38排列在两支撑杆34之间;折叠槽33的另两侧方设有二个可穿人折叠槽33内的侧压板35、35’;折叠槽33上方设有两个贮放槽36,两个贮放槽36之间以连杆连接,连杆的中间垂直接设一可转动180°的旋转轴37,折叠槽33正对位于其上方的贮放槽36;每一贮放槽36配置两并列的与其连动的定位杆38;包装盒置放外端并位于贮放槽36的下侧,口罩本体1可藉由下侧气压缸32的气缸轴321向上顶起,而带体13于两侧呈向下垂悬状态,如图6、图11所示,当基座31伸入折叠槽33内部后,位于一侧的数根连动支撑杆3从侧方伸入,穿入基座31上的凹槽311,而位于口罩本体1的下部,如图7、图12所示,在基座31下移回复其位置时,可支撑口罩本体1,并再将其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该口罩本体1位于两侧压板35、35’的稍上方如图8、图13所示,因此当二压板35、35’向折叠槽33穿入时,将使原来呈垂悬状各带体13形成规则的来回折叠状态,如图9、图14所示,与此同时,位于另侧的二并列定位杆38从下方伸入,在压板35、35’向外恢复原状时,向上移动,即可定位住已经规则折叠完成的带体13与口罩本体1,由于二并列定位杆38与各连动支撑杆34呈交错状态,因此在其上移过程中,乃能将已经折叠完成的口罩向上移动,使支撑杆34得以缩收下移,以进行下一行程的动作。而当累积一定数量,此为可设定,定位杆38可将该折叠完成的口罩向上移动,置入贮放槽36,如图10、图15所示,并由旋转轴37控制转动180°度,使另一空的贮放槽36及另一组定位杆38移至折叠槽33的上方,进行收折的程序,而包装盒4置放外端位于贮放槽36的下侧,当缩回定位杆38后,该设定数量已折叠完成的口罩即可一次的落入包装盒4内,如图16所示,由于其放置包装方式是每一个口罩为独立状态,即其排列为上层口罩上的带体13是完美的折叠位于下层口罩本体的上部,因此使用者乃可以非常轻松的拿出上部的口罩,而完全不会影响到下层的口罩的放置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防尘口罩自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承载口罩的基座(31),该基座(31)设于下侧的气压缸(32)的气缸轴(321)上,基座(31)的正上方设有折叠槽(33),折叠槽(33)的侧方设有数根可穿入基座(31)的凹槽(311)的连动支撑杆(34),折叠槽(33)的另一相对侧方设有二并列的定位杆(38),每一定位杆(38)排列在两支撑杆(34)之间;折叠槽(33)的另两侧方设有二个可穿入折叠槽(33)内的侧压板(35)、(35’);折叠槽(33)上方设有两个贮放槽(36),两个贮放槽(36)之间以连杆连接,连杆的中间垂直接设一可转动180°的旋转轴(37),折叠槽(33)正对位于其上方的贮放槽(36);每一贮放槽(36)配置两并列的与其连动的定位杆(38);包装盒置放外端并位于贮放槽(36)的下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口罩自动包装结构,完成熔接及切断工序的防尘口罩送入自动包装结构3的基座31上,本技术包括有一承载口罩的基座31,该基座31设于下侧的气压缸32的气缸轴321上,基座31的正上方设有折叠槽33,折叠槽33的侧方设有数根可穿入基座31的凹槽311的连动支撑杆34,折叠槽33的另一相对侧方设有二并列的定位杆38,每一定位杆38排列在两支撑杆34之间;折叠槽33的另两侧方设有二个可穿入折叠槽33内的侧压板35、35’;折叠槽33上方设有两个贮放槽36,两个贮放槽36之间以连杆连接,连杆的中间垂直接设一可转动180°的旋转轴37,折叠槽33正对位于其上方的贮放槽36;每一贮放槽36配置两并列的与其连动的定位杆38;包装盒置放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徜云
申请(专利权)人:林徜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