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532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其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能让施工人员进出的工作腔,所述平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滑轮。通过在平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一个滑槽,通过滑槽卡在盖梁上,使得防护平台的稳定性大为提高,使其在有风的天气下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滑槽内部设滑轮,可沿盖梁纵向移动,施工完一处后通过人力推动至下一作业点,整条盖梁作业完成后再用吊车将平台吊至下一盖梁继续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可多次周转使用,便于在施工现场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研宄领域中的一种安全平台,特别是一种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
技术介绍
根据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组织编制的《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规定,临边防护设施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使用的钢管、扣件、安全网等,必须有国家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检测报生绝口寸ο2、临边作业必须设置栏杆。上横杆高度为1.2m,下横杆高度为0.6m,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m。栏杆应能承受IkN的水平推力。3、使用的钢管应做防锈处理,并刷间距为300mm、红白详见的油漆。4、明显部位必须按规定舍子安全警示标牌。5、防护栏杆侧边应挂安全立网,立网与平网必须严格区分,不允许混用。6、防护栏杆的横杆及立柱均采用Φ48的管材,用扣件或焊接固定,横杆搭接时,接头必须错开,相邻的两个接头不得在同一跨间。7、若无法采用钢管搭设,可用Φ20以上的圆钢作栏杆柱,Φ16以上的圆钢作横杆。目前建设工地使用的临边防护大多采用Φ48钢管为材料,采用扣件连接,立杆底部固定,属于组合式临边防护设施。这种常规临边防护方式不适合用于盖梁顶面临边防护,因盖梁模板等设施拆除后,防护立杆无所附着,且由于使用周期短,使用组装式的防护设施经济上不合理,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成本合理,安装方便的防护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其一种成本低廉、安全方便、能多次周转的防护平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其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能让施工人员进出的工作腔,所述平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滑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本体包括设置在平台本体两侧的两个侧护栏,每个所述侧护栏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立杆以及从上往下平行布置的三根横杆,所述立杆位于横杆的两侧且将同一侧护栏内的三根横杆串联,位于同一高度的不同侧护栏的两根所述横杆之间横架两根连接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护栏外侧围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通过细铁丝绑扎在立杆和横杆上后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同一个所述侧护栏中的两根立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加强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侧护栏之间预留便于施工人员进出的出口和入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对的两个所述滑轮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盖梁支座垫石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平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一个滑槽,通过滑槽卡在盖梁上,使得防护平台的稳定性大为提高,使其在有风的天气下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滑槽内部设滑轮,可沿盖梁纵向移动,施工完一处后通过人力推动至下一作业点,整条盖梁作业完成后再用吊车将平台吊至下一盖梁继续作业。本技术加工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可多次周转使用,便于在施工现场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未加防护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加了防护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图4,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其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能让施工人员进出的工作腔,所述平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一个滑槽5,所述滑槽5内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滑轮6。通过在平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一个滑槽5,通过滑槽5卡在盖梁上,使得防护平台的稳定性大为提高,使其在有风的天气下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滑槽5内部设滑轮6,可沿盖梁纵向移动,施工完一处后通过人力推动至下一作业点,整条盖梁作业完成后再用吊车将平台吊至下一盖梁继续作业。本技术加工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可多次周转使用,便于在施工现场推广使用。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平台本体包括设置在平台本体两侧的两个侧护栏1,每个所述侧护栏I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立杆3以及从上往下平行布置的三根横杆2,所述立杆3位于横杆2的两侧且将同一侧护栏I内的三根横杆2串联,位于同一高度的不同侧护栏I的两根所述横杆2之间横架两根连接杆。防护平台高1.5m,长3m,沿盖梁纵向设三根横杆2,三根横杆2分别为上横杆、中横杆和下横杆,上横杆高度1.5m,中横杆高度0.9m,下横杆高度0.3m,两根立杆3间距3m。横杆2及立杆3均采用Φ20不锈钢管加工,连接方式采用焊接,钢管刷间距300mm红白相间油漆。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护栏I外侧围有防护网7,所述防护网7通过细铁丝绑扎在立杆3和横杆2上后固定。防护网7用细铁丝绑扎在立杆3及横杆2上,防止工具及材料跌落。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位于同一个所述侧护栏I中的两根立杆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加强杆4。加强杆4和与其同一个侧护栏I中的立杆3之间的间距为1.5米,加强杆4采用Φ20不锈钢管加工,连接方式采用焊接。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侧护栏I之间预留便于施工人员进出的出口和入口。出口和入口不设防护网7,方便人员进出。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对的两个所述滑轮6之间的纵向间距大于盖梁支座垫石的宽度,便于本技术行走。本技术安装采用吊车吊装,滑槽5卡在盖梁上,安全稳定,吊装方便。同时为减轻防护平台的体积和重量,平台长度设计为3m左右。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主权项】1.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能让施工人员进出的工作腔,所述平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包括设置在平台本体两侧的两个侧护栏,每个所述侧护栏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立杆以及从上往下平行布置的三根横杆,所述立杆位于横杆的两侧且将同一侧护栏内的三根横杆串联,位于同一高度的不同侧护栏的两根所述横杆之间横架两根连接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栏外侧围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通过细铁丝绑扎在立杆和横杆上后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所述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整体移动式盖梁顶作业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能让施工人员进出的工作腔,所述平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滑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张慧君郭飞洪汉江周述朋刘吉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