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76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5:26
外轮(2)具有第一及第二安装孔(21a)、(21b)以及第一及第二凹陷部(22a)、(22b)。第一凹陷部(22a)中容纳第一辊(3a)和第一螺旋弹簧(4a),在第二凹陷部(22b)中容纳第二辊(3b)及第二螺旋弹簧(4b)。第一安装孔(21a)和第一辊(3a)的距离比第二安装孔(21b)和第二辊(3b)的距离短。第二凹陷部(22b)的凸轮面(223b)的周向长度比第一凹陷部(22a)的凸轮面(223a)的周向长度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向离合器
技术介绍
单向离合器是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之间仅沿规定的旋转方向传递转矩的离合器。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单向离合器包括外轮、多个辊和多个弹簧。外轮配置在第一旋转体的外周侧并安装于第二旋转体。外轮沿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形成多个安装部,使用该安装部将外轮安装到第二旋转体。此外,外轮具有包括凸轮面的多个凹陷部。在各凹陷部容纳辊及弹簧。弹簧使辊向第一周向侧偏置。这样构成的单向离合器中,第一旋转体沿第一周向旋转时,辊夹入凸轮面和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之间,辊和凸轮面的接触面压变高,第一旋转体的转矩经由辊传递到外轮。此外,第一旋转体沿第二周向旋转时,辊夹入凸轮面和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之间的状态解除,辊和凸轮面的接触面压变低,第一旋转体的转矩不向外轮传递。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409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如上述的专利文献I那样构成的单向离合器在邻接的安装部间具有多个凹陷部。在这样构成的单向离合器中,存在转矩不能充分地从第一旋转体传递到外轮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充分传递转矩的单向离合器。解决课题的手段专利技术人进行认真研宄的结果是,发现由于辊按压凹陷部的外周侧壁面,凹陷部向外周侧膨胀变形,由于该变形的原因,转矩未充分地传递。即,凹陷部向外周侧膨胀变形时,辊在未以充分的接触面压夹入凸轮面和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之间的状态下,到达了凹陷部的第一周向侧壁面。由此,转矩未充分地在第一旋转体和外轮之间传递,进而转矩也未充分地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之间传递。而且,越是容纳在离开安装部的位置配置的辊的凹陷部,变形越大,因此越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因此,尽管在配置在离安装部的距离近的位置的辊中充分地传递转矩,但在配置在离安装部的距离远的位置的辊中不能充分地传递转矩,因此存在转矩不能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之间充分地传递这一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侧面涉及的单向离合器通过采用以下的构成来解决上述的课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侧面涉及的单向离合器是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之间传递转矩的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包括外轮、第一及第二辊、第一及第二弹性部件。外轮配置在第一旋转体的外周侧,具有第一及第二安装部、第一及第二凹陷部。为了将外轮安装于第二旋转体,第一及第二安装部沿周向互相隔开规定间隔形成。第一及第二凹陷部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从外轮的内周边缘向外周侧凹陷而形成。第一辊容纳于第一凹陷部。第二辊容纳于第二凹陷部。第一弹性部件容纳于第一凹陷部内。第一弹性部件使第一辊向第一周向侧偏置。第二弹性部件容纳于第二凹陷部内。第二弹性部件使第二辊向第一周向侧偏置。第一凹陷部具有凸轮面。通过第一凹陷部的凸轮面和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夹入第一辊。第二凹陷部具有凸轮面。通过第二凹陷部的凸轮面和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夹入第二辊。第一安装部、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及第二安装部在周向上按该顺序配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一辊的距离比第二安装部和第二辊的距离短。第二凹陷部的凸轮面的周向长度比第一凹陷部的凸轮面的周向长度长。依据该构成,第二凹陷部比第一凹陷部变形量大。而且,使该第二凹陷部的凸轮面的周向长度比第一凹陷部的凸轮面的周向长度长。因此,能消除尽管第一辊充分地传递转矩但第二辊不充分传递转矩这一问题。即,能充分地提高第一辊和第一凹陷部的凸轮面的接触面压,并能充分地提高第二辊和第二凹陷部的凸轮面的接触面压。因此,能充分地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之间传递转矩。此外,不是使第一凹陷部的凸轮面和第二凹陷部的凸轮面的双方的周向长度变长,而是仅使第二凹陷部的凸轮面的周向长度变长。因此,不会超出必要地降低外轮的刚性。此外,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可至少形成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这两个凹陷部即可,也可形成三个以上的凹陷部。优选第一安装部、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及第二安装部朝向第二周向按该顺序配置。此外,第二周向与第一周向为相反方向。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侧面涉及的单向离合器是用于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之间传递转矩的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包括外轮、辊及弹性部件。外轮配置在第一旋转体的外周侧,具有第一及第二安装部和多个凹陷部。为了将外轮安装于第二旋转体,第一及第二安装部沿周向互相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各凹陷部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从外轮的内周边缘向外周侧凹陷形成。在每一个凹陷部内分别容纳一个辊及一个弹性部件。各弹性部件使各辊向第一周向侧偏置。各凹陷部具有凸轮面。通过各凸轮面和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夹入各辊。从一个所述辊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中位于近处的安装部的距离越长,安装该辊的凹陷的凸轮面的周向长度越长。专利技术效果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充分地传递转矩的单向离合器。【附图说明】图1是单向离合器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A —A线截面图。图3是示出凹陷部的细节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外轮中的安装部间的细节的放大图。图5是变形例I涉及的单向离合器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单向离合器的实施方式。图1是单向离合器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A — A线截面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图1、图3及图4的逆时针方向为“第一周向”。此外,设图1、图3及图4的顺时针方向为“第二周向”。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径向”意为外轮的径向,“周向”意为外轮的周向。单向离合器I是用于自动双轮车等的驱动系统的离合器。如图1所示,单向离合器I包括外轮2、多个辊3及多个螺旋弹簧(弹性部件的一个例子)4。例如,单向离合器I包括六个辊3和六个螺旋弹簧4。如图2所示,该单向离合器I还包括盘5和盖6。盘5覆盖外轮2的轴向的一侧的侦盖6覆盖外轮2的轴向的另一侧的侧面。此外,在图1中,为了说明的方便起见,省略盘5及盖6的记载。如图1所示,外轮2是安装于轴部件(第一旋转体的一个例子)10的外周、从轴部件10经由辊3传递转矩的环状的部件。外轮2具有多个安装孔(安装部的一个例子)21。例如在外轮2形成三个安装孔21。各安装孔21是保持用于将外轮2安装到驱动系统的其他部件(第二旋转体的一个例子)的铆钉或螺钉等的结合部件的孔。各安装孔21在周向上互相等间隔地配置。此夕卜,各安装孔21配置在相同的圆周上。配置有各安装孔21的圆周的中心位置与外轮2的中心位置相同。此外,外轮2在内周侧具有多个凹陷部22。例如,外轮2具有六个凹陷部22。在相邻的两个安装孔21之间形成多个凹陷部22。例如,在每相邻的两个安装孔21之间形成两个凹陷部22。图3是示出凹陷部的细节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各凹陷部22设置成在外轮2的内周端部,从外轮2的内周边缘向外周侧凹陷。凹陷部22具有第一周向侧壁面221及第二周向侧壁面222。第一周向侧壁面221和第二周向侧壁面222在周向上对置。第一周向侧壁面221划定凹陷部22的第一周向侧的面。第二周向侧壁面划定凹陷部22的第二周向侧的面。凹陷部22还具有凸轮面223作为外周侧壁面的一部分。凸轮面223与轴部件10的外周面之间夹入辊3。S卩,通过凸轮面223和轴部件10的外周面夹入辊3。凸轮面223形成为朝着第一周向侧,在凸轮面223和轴部件10的外周面之间划定的径向长度r变短。该径向长度r在凸轮面223的第二周向侧端部中为辊3的直径以上,在第一周向侧端部中不足辊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离合器,用于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之间传递转矩,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外轮,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体的外周侧,具有为把所述外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体而沿周向互相隔开规定间隔形成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以及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从内周边缘向外周侧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及第二凹陷部;第一辊,其容纳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第二辊,其容纳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第一弹性部件,其容纳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使所述第一辊向第一周向侧偏置;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其容纳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使所述第二辊向所述第一周向侧偏置,所述第一凹陷部及所述第二凹陷部具有凸轮面,在所述凸轮面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之间夹入所述第一辊或所述第二辊,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在周向上按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顺序配置,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辊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辊的距离短,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凸轮面相比,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凸轮面的周向长度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西义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