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具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自动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7529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具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自动评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构造模具设计隐性知识能力的类型与结构;(2)、模具设计隐性知识的表示;(3)、获取模具设计隐性知识;(4)、评估计算模具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模具设计工作中是设计人员综合运用各种隐性知识得到的结果,通过构造模具设计涉及的隐性知识的类型与结构、明确特定工作需要的隐性知识、确定载体(历史数据)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并且提炼整理,实现模具设计隐性知识与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模型实时关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模具设计知识管理
,尤其设及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具设计 人员隐性知识能力自动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核屯、竞 争力在于知识;知识的竞争力在于如何运用知识;知识如何有效运用关键则在人。因此,对 员工所具备的知识及能力进行挖掘、识别,将员工的各项知识水平及能力准确地反映出来, 有助于企业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使得知识运用合理化、效率化。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按知识表述和传递的难易程度,可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 性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显性知识变得更容易获得和传播,且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体系 已经非常成熟,因此现代企业已经将重点放在隐性知识的管理上,隐性知识因为具有隐含、 难W表达,难W模仿、难W显性化的特点,且哪些人具有哪些隐性知识、通过何种途径能够 获得需要的隐性知识都是模糊的,因此隐性知识的管理难度很大,但隐性知识的价值一般 都远高于显性知识,企业知识管理的效果就体现在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上。 在模具企业中,订单都具有交货期短的特点,因此模具设计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至 关重要。在设计工作中,如何将设计任务分配给最合适的人,在出现问题时,如何快速找到 最有能力解决该问题的人,是模具管理者在决策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准确识别和判断 设计人员的隐性知识能力,快速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人,获得解决方法,对模具设计和生产 至关重要。 设计人员的隐性知识能力主要通过其工作及处理事情的表现来体现,包括:设计 工作任务、处理客户投诉、解决返修问题等,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员工的工作记录、 工作案例、处理的事情等都会被作为数据固定下来,因为隐性知识具有人和情景依附性的 特点,因此设计人员的隐性知识能力可W通过对该些数据的推理和分析得出。 本专利技术根据隐性知识的人和情景依附性特点,将隐性知识管理重点放在人所具备 的隐性知识及能力的挖掘和识别上,将隐性知识的管理力度集中在隐性知识的拥有者身 上。在具有一定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将人、情景、隐性知识=者关联起来,准确识别和评估 人的隐性知识能力。 根据目前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状况,现代企业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一般 是使用W下的方法: 综合分析上面的方法,该些方法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模式主要有: 该些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模式各具特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使 用的方法不同,其适用范围也有一定限制,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从上面各种管理模式可W分析得出,现在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方法着眼于隐性知识 的显性化,通过各种手段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然后再W对显性知识的管理方法来进行利用 和管理。 由于隐性知识是难W显性化的,且没有充分显性化的隐性知识的价值不高,所W 上述的方法都需要花大量的成本去完成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管理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根据隐 性知识的人和情景依附性特点,将隐性知识管理重点放在人所具备的隐性知识及能力的挖 掘和识别上,将隐性知识的管理力度集中在隐性知识的拥有者身上,比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的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本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具设计人员 隐性知识能力自动评估方法,在模具设计过程中中是设计人员综合运用各种隐性知识,通 过构造模具设计设及的隐性知识的类型与结构、明确特定工作需要的隐性知识、确定载体 (历史数据)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并且提炼整理,实现模具设计隐性知识与设计人员隐性知 识能力模型实时关联。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包 括如下内容: (1)、构造模具设计隐性知识能力的类型与结构:模具设计隐性知识能力的类型和 结构可W通过分析设计人员的工作任务来总结得到; (2)、模具设计隐性知识的表示;要表示模具设计的隐性知识,需要将历史数据中 包含的隐性知识提取出来,并处理成可W被计算机理解,可W被检索、推理等智能化操作的 数据; (3)、获取模具设计隐性知识:采用反求的方式,通过分析关系表的主键、属性、 引用关系、约束W及相关数据的映射规则,将数据库中含有相关隐性知识的表的关系进行 反求,最终转换成模具设计隐性知识的本体,并作为模具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的基础数 据; (4)、评估计算模具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经过对关系数据表数据的反求,模具 设计隐性知识本体就实时反映了关系数据表中所含有的隐性知识,通过与设计人员隐性知 识能力模型的关联计算,就能将设计人员的隐性知识能力展现出来。 优选地,(2)中模具设计隐性知识的表示采用基于语义Web面向网络化协同工作 的知识表示方法来表示隐性知识,由本体驱动,结合语义网络和XML表示的思想,很好地适 应目前企业隐性知识分布式和异构性的特点,使得隐性知识的处理更加灵活,为隐性知识 的共享提供了基础。 优选地,在领域本体知识库建立后,利用RDF框架对知识资源进行描述,最终序列 化成XML格式文件表示数据知识,发挥XML作为Web数据所具有的优良特性,结合本体实例 化时的语义标注,使计算机应用程序更容易理解和处理知识。 优选地,(3)中模具设计隐性知识有如下来源;设计人员获得的各种证书或技能 等级证明;设计人员的岗位,职业信息;设计人员参与过的设计案例、处理的设计问题、执 行的设计任务等;设计人员的培训记录;客户投诉记录;生产返修记录。 本专利技术从知识拥有者的角度出发,能够对多样性的模具设计隐性知识进行管理, 总的来说有W下S个优点:[002引 (1)、创新的隐性知识表示方法;本专利技术W设计人员知识结构模型为核心结合本 体隐性知识库对模具设计隐性知识进行表示,将隐性知识和知识拥有者有机结合起来,提 供了全新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法,帮助企业提升知识资源的价值。 (2)、简便的知识应用体验;本专利技术将隐性知识管理的粒度定位在知识拥有者,规 避了隐性知识显性化不完整的风险,操作简便,根据现有关系数据表反求本体,自动将数据 库中的数据变化更新到本体中,实现隐性知识能力模型的动态变化。 (3)、轻松快捷地获取知识: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人和模具设计隐性知识有机的结合在 一起,人们能够通过查询和比较隐性知识能力模型,能迅速确定拥有相关隐性知识能力的 人,使模具设计隐性知识更易于共享。【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具隐性知识能力树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具设计本体及语义标注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反求获取隐性知识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评估计算模具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包 括如下内容: (1)、构造模具设计隐性知识能力的类型与结构:模具设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使用一类或多类的隐性知识去完成相关工作任 务,因此,模具设计隐性知识能力的类型和结构可W通过分析设计人员的工作任务来总结 得到。 下面W某轮胎企业为例,其模具设计人员的工作任务主要结构如下: 表1模具设计任务 如图1所示的从模具设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内容分析得到W下模具隐性知识能力 树。(2)、模具设计隐性知识的表示: 要表示模具设计的隐性知识,需要将历史数据中包含隐性知识的提取出来,并处 理成可W被计算机理解,可W被检索、推理等智能化操作的数据。本方法采用基于语义Web 面向网络化协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具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自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1)构造模具设计隐性知识能力的类型与结构:模具设计隐性知识能力的类型和结构可以通过分析设计人员的工作任务来总结得到;(2)模具设计隐性知识的表示:要表示模具设计的隐性知识,需要将历史数据中包含的隐性知识提取出来,并处理成可以被计算机理解,可以被检索、推理等智能化操作的数据;(3)获取模具设计隐性知识:采用反求的方式,通过分析关系表的主键、属性、引用关系、约束以及相关数据映射规则,将数据库中含有相关隐性知识的表的关系进行反求,最终转换成模具设计隐性知识的本体,并作为模具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的基础数据;(4)评估计算模具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经过对关系数据表数据的反求,模具设计隐性知识本体就实时反映了关系数据表中所含有的隐性知识,通过与设计人员隐性知识能力模型的关联计算,就能将设计人员的隐性知识能力展现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常伟毛宁邹文辉俞爱林陈庆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