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李树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6992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李树种植方法,通过对李树栽种基地的处理,使得李树基地适宜于李树的生长环境,并且通过对李树基地进行处理,进而降低了李树基地上的板结率,提高了基地的长期疏松性,进而促进了李树的生长,进一步的促进了李树的养分吸收,提高了李树品质、改善了李子的质量和口感;尤其是在对李树进行挖坑处理时,使得李树栽种的坑能够满足李树生长需求,进而解决了李树的畸形生长趋势,改善了李树生长环境,提高了李树对养分的吸收量,进而改善了李树所结果实的品质和质量,也降低了李树的虫害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种植
,尤其是。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随着不断提高,对李子果实的外观、肉质、极为重视,以果型大,外观美,营养丰富,酸甜可口为佳。李树栽培方法,包括定植前苗木准备、确定定植密度和方式、选择栽植时间和具体栽植方法。定植前的苗木准备是指将苗木按质分级,保证优苗栽植,具体要求为苗木根系需完整,健壮,芽质饱满,无检疫对象和严重病虫害;对不合格的弱小苗另行处理、外地调入的苗木,若失水较多,需浸根、消毒后再打泥浆栽植。此后,结合土壤具体情况及树冠品种等客观因素确定定值密度和方式。最后,可根据李树生长特性以及当地气候条件来决定栽植时间和具体的栽植方法。传统的李树栽培方法多以低密度栽培为主,栽植密度大多是3x4米、4x4米或5x4米等,树形整理一般都是三股六叉十二枝整形模式,修剪大多采用以短截为主的操作方法,一般一亩只能种植几十株,土地利用率低,占地成本高,田间管理复杂。而加大种植密度,就会造成田间的树木相互影响,直接导致扩大种植密度后产量、品质更低等严重后果。现有的栽培方法,大都具有结果晚、丰产期短、早期郁闭、结果时间短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产量高、品质好、连续结果率高的李树栽培方法,探索新的栽培方法和技术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并且,对于李树栽植的基地,根据李树栽植的周期的延长,将会导致李树所结果实出现花斑病,进而导致果实的口感和外观均较差,进而降低李子的产率,严重影响果农的收入。而上述技术缺陷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李树种植基地由于长期的吸收营养,进而使得基地中的营养结构层发生变化,并且随着施肥效应的后果,进而导致土壤结构层发生恶化,进而造成土壤难以满足李树种植的需求所导致。为此,本研宄人员结合李树生长的需求,并对李树种植基地进行结构化的处理,进而使得李树基地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供给营养,进而提高李树生长的环境质量,进而为李树高产、品优提供了环境保障,进而为李树果实质量保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I)基地建设:选择有机质含量在50-80%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0-30cm,再向土壤中撒入农家肥,按照每亩撒入400-700kg,再向农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亩撒入100-200kg,再采用河沙覆盖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盖厚度为l-3cm,河沙的粒度为60-80目,待覆盖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喷洒清水,喷洒的水的量为每亩20-30kg,并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0-20天,再对其进行翻地处理,翻地深度为25-35cm,并采用耙钉对翻起来的土壤进行打耙处理,使得土壤被耙细,并且农家肥、生石灰、河沙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获得基地;(2)挖坑处理:对步骤I获得的基地进行挖坑处理,坑与坑之间的间距为l_2m,坑为圆形坑,其直径为20_40cm,株度为20_30cm,并在挖好坑后,米用稻杆粉填埋在坑中,株度为4-5cm,再采用河沙填埋l_2cm,河沙的粒度为40-60目,再采用沼液饶注在坑中,饶注量为每坑10_15kg,待浇注完成后,再向坑中加入草木灰,每坑加入量为20-30kg,再采用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的搅拌器搅拌处理20_30min,再采用泥土 Ikg加入覆盖在坑中,待用;(3)李树栽种:选取李树幼苗,将其移栽在坑中,并采用河沙覆盖l-2cm,河沙粒度为70-90目,再采用泥土覆盖至坑满,再采用田泥覆盖在基地表面0.5-lcm厚;(4)李树管理:待步骤3)移栽的李树苗长至发出第二个枝干时,将李树苗的主杆在第二个枝干处切断,并待李树苗的枝干上出现两个分支杆时,对枝干在第二个分支杆处进行切断,依次待分支杆上长出两条二分支杆时,在第二条二分支杆处切断分支杆的主枝,依次按照上述剪枝方式,待持续培养李树苗1-2年后,即可完成李树种植。所述的农家肥是将牛粪与沼液按照质量配比为1:1进行混合后,送入发酵池进行40-50°C恒温发酵处理20-30min,再向其中加入鸡粪,鸡粪用量为牛粪的一半,采用搅拌速度为100-200r/min搅拌处理20_30min,再向其中加入蚯蚓粪、河沙、黄泥、中药渣,蚯蚓粪用量为鸡粪的一半、河沙用量与鸡粪用量相等、黄泥用量与牛粪用量相等,中药渣用量为黄泥的两倍,并在加入完成后,再采用1000-3000r/min搅拌处理l_3h,即可。所述的黄泥,其水分含量为50-70%,有机质含量为20-40%。所述的中药渣为蒲公英、陈皮、山药、柿子叶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所述的秸杆粉为甘蔗秸杆粉、玉米秸杆粉、谷壳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挖坑处理是,如果坑中被草木灰填满之后,继续对其进行搅拌处理,在搅拌处理结束后,则将部分填充料挖出,使得坑出现深度为5-8cm的空闲之后,再将李树苗移栽到其中,回填挖出的填充料后,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后续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不会导致李树苗被烧根,进而提高了李树苗的成活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通过对李树栽种基地的处理,使得李树基地适宜于李树的生长环境,并且通过对李树基地进行处理,进而降低了李树基地上的板结率,提高了基地的长期疏松性,进而促进了李树的生长,进一步的促进了李树的养分吸收,提高了李树品质、改善了李子的质量和口感;尤其是在对李树进行挖坑处理时,使得李树栽种的坑能够满足李树生长需求,进而解决了李树的畸形生长趋势,改善了李树生长环境,提高了李树对养分的吸收量,进而改善了李树所结果实的品质和质量,也降低了李树的虫害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包括以下步骤:(I)基地建设:选择有机质含量在50%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0cm,再向土壤中撒入农家肥,按照每亩撒入400kg,再向农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亩撒入100kg,再采用河沙覆盖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盖厚度为1cm,河沙的粒度为60目,待覆盖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喷洒清水,喷洒的水的量为每亩20kg,并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0天,再对其进行翻地处理,翻地深度为25cm,并采用耙钉对翻起来的土壤进行打耙处理,使得土壤被耙细,并且农家肥、生石灰、河沙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获得基地;(2)挖坑处理:对步骤I获得的基地进行挖坑处理,坑与坑之间的间距为lm,坑为圆形坑,其直径为20cm,深度为20cm,并在挖好坑后,采用秸杆粉填埋在坑中,深度为4cm,再采用河沙填埋1cm,河沙的粒度为40目,再采用沼液浇注在坑中,浇注量为每坑10kg,待浇注完成后,再向坑中加入草木灰,每坑加入量为20kg,再采用搅拌速度为1000r/min的搅拌器搅拌处理20min,再采用泥土 Ikg加入覆盖在坑中,待用;(3)李树栽种:选取李树幼苗,将其移栽在坑中,并采用河沙覆盖1cm,河沙粒度为70目,再采用泥土覆盖至坑满,再采用田泥覆盖在基地表面0.5cm厚;(4)李树管理:待步骤3)移栽的李树苗长至发出第二个枝干时,将李树苗的主杆在第二个枝干处切断,并待李树苗的枝干上出现两个分支杆时,对枝干在第二个分支杆处进行切断,依次待分支杆上长出两条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李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地建设:选择有机质含量在50‑80%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0‑30cm,再向土壤中撒入农家肥,按照每亩撒入400‑700kg,再向农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亩撒入100‑200kg,再采用河沙覆盖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盖厚度为1‑3cm,河沙的粒度为60‑80目,待覆盖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喷洒清水,喷洒的水的量为每亩20‑30kg,并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0‑20天,再对其进行翻地处理,翻地深度为25‑35cm,并采用耙钉对翻起来的土壤进行打耙处理,使得土壤被耙细,并且农家肥、生石灰、河沙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获得基地;(2)挖坑处理:对步骤1获得的基地进行挖坑处理,坑与坑之间的间距为1‑2m,坑为圆形坑,其直径为20‑40cm,深度为20‑30cm,并在挖好坑后,采用秸秆粉填埋在坑中,深度为4‑5cm,再采用河沙填埋1‑2cm,河沙的粒度为40‑60目,再采用沼液浇注在坑中,浇注量为每坑10‑15kg,待浇注完成后,再向坑中加入草木灰,每坑加入量为20‑30kg,再采用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的搅拌器搅拌处理20‑30min,再采用泥土1kg加入覆盖在坑中,待用;(3)李树栽种:选取李树幼苗,将其移栽在坑中,并采用河沙覆盖1‑2cm,河沙粒度为70‑90目,再采用泥土覆盖至坑满,再采用田泥覆盖在基地表面0.5‑1cm厚;(4)李树管理:待步骤3)移栽的李树苗长至发出第二个枝干时,将李树苗的主杆在第二个枝干处切断,并待李树苗的枝干上出现两个分支杆时,对枝干在第二个分支杆处进行切断,依次待分支杆上长出两条二分支杆时,在第二条二分支杆处切断分支杆的主枝,依次按照上述剪枝方式,待持续培养李树苗1‑2年后,即可完成李树种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友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红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