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锻设备用通用挡边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554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锻设备用通用挡边机械手,包括主连接块,所述主连接块固定在输送轨道上,主连接块的下端设有底部夹持臂,主连接块的右侧壁上铰接有侧部夹持臂,底部夹持臂上具有长形通孔,主调节螺杆插套在压块和长形通孔中并螺接在主连接块的底面上,底部夹持臂夹持在压块与主连接块之间,底部夹持臂的右侧端具有V型工具夹持凹槽,V型工具夹持凹槽的壁面上固定有耐磨层,侧部夹持臂的中部的插孔中插套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下端螺接在主连接块的右侧壁上,它的底部夹持臂和右侧夹持臂上的夹持块可以进行移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来满足不同型号的圆柱棒体的夹持,从而实现稳定输送,其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锻造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速锻设备用通用挡边机械手
技术介绍
:高速锻造中需要将圆柱棒体进行输送,现有的输送采用的机械手如图1所示,其是采用底部夹持臂和右侧夹持臂进行夹持,底部夹持臂和右侧夹持臂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连接块上,底部夹持臂和右侧夹持臂上具有对应的弧形凹槽,通过两个弧形凹槽将圆柱棒进行夹持从而实现输送,其由于输送的圆柱棒的大小不同,使得每个型号都需要按照产品的尺寸进行加工一套模具即一套底部夹持臂和右侧夹持臂,导致模具成本高,加工周期长,产品生产夹持不稳定,需要多次调整,影响力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锻设备用通用挡边机械手,它的底部夹持臂和右侧夹持臂上的夹持块可以进行移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来满足不同型号的圆柱棒体的夹持,从而实现稳定输送,其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高速锻设备用通用挡边机械手,包括主连接块,所述主连接块固定在输送轨道上,主连接块的下端设有底部夹持臂,主连接块的右侧壁上铰接有侧部夹持臂,底部夹持臂上具有长形通孔,主主调节螺杆插套在压块和长形通孔中并螺接在主连接块的底面上,底部夹持臂夹持在压块与主连接块之间,底部夹持臂的右侧端具有V型工具夹持凹槽,V型工具夹持凹槽的壁面上固定有耐磨层,侧部夹持臂的中部的插孔中插套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下端螺接在主连接块的右侧壁上,调节螺杆的上端插套有缓冲弹簧和固定螺母,缓冲弹簧的一端着力于固定螺母、另一端着力于侧部夹持臂上,侧部夹持臂的下部的螺孔中螺接有主调节螺杆,主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侧部夹持臂压靠在主连接块的右侧壁上,主调节螺母螺接在主调节螺杆上,主调节螺母压靠在侧部夹持臂上,侧部夹持臂的下端设有夹持块,夹持块上具有腰形通槽,次主调节螺杆穿过垫块和腰形通孔并螺接在侧部夹持臂的下端面上,夹持块夹持在垫块与侧部夹持臂的下端面之间,夹持块的左端固定有次耐磨层,工件夹持在耐磨层与次耐磨层之间。所述主连接块的右侧壁上具有V型槽,V型槽的下侧壁的正面具有长形凹槽,长形凹槽的上端具有转动轴,侧部夹持臂的上端插套在转动轴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侧壁夹持臂插套在长形凹槽中。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螺接在主连接块的长形凹槽的右侧壁上,主调节螺杆的下端压靠在长形凹槽的右侧壁上。所述耐磨层的中部具有凹槽。所述主连接块的底面中部具有凸起部,底部夹持臂的上平面的中部具有滑动槽,凸起部插套在滑动槽中。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的底部夹持臂和右侧夹持臂上的夹持块可以进行移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来满足不同型号的圆柱棒体的夹持,从而实现稳定输送,其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P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底部夹持臂与主连接块的下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如图1至4所示,一种高速锻设备用通用挡边机械手,包括主连接块10,所述主连接块10固定在输送轨道100上,主连接块10的下端设有底部夹持臂20,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铰接有侧部夹持臂30,底部夹持臂20上具有长形通孔21,主主调节螺杆22插套在压块23和长形通孔21中并螺接在主连接块10的底面上,底部夹持臂20夹持在压块23与主连接块10之间,底部夹持臂20的右侧端具有V型工具夹持凹槽24,V型工具夹持凹槽24的壁面上固定有耐磨层25,侧部夹持臂30的中部的插孔31中插套有调节螺杆32,调节螺杆32的下端螺接在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调节螺杆32的 上端插套有缓冲弹簧33和固定螺母34,缓冲弹簧33的一端着力于固定螺母34、另一端着力于侧部夹持臂30上,侧部夹持臂30的下部的螺孔中螺接有主调节螺杆35,主调节螺杆35的下端穿过侧部夹持臂30压靠在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主调节螺母351螺接在主调节螺杆35上,主调节螺母351压靠在侧部夹持臂30上,侧部夹持臂30的下端设有夹持块36,夹持块36上具有腰形通槽37,次主调节螺杆38穿过垫块39和腰形通孔37并螺接在侧部夹持臂30的下端面上,夹持块36夹持在垫块39与侧部夹持臂30的下端面之间,夹持块36的左端固定有次耐磨层361,工件200夹持在耐磨层25与次耐磨层361之间。进一步的说,所述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具有V型槽11,V型槽11的下侧壁的正面具有长形凹槽12,长形凹槽12的上端具有转动轴13,侧部夹持臂30的上端插套在转动轴13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转动轴13上,侧壁夹持臂30插套在长形凹槽12中。进一步的说,所述调节螺杆32的下端螺接在主连接块10的长形凹槽12的右侧壁上,主调节螺杆35的下端压靠在长形凹槽12的右侧壁上。进一步的说,所述耐磨层25的中部具有凹槽251。进一步的说,所述主连接块10的底面中部具有凸起部14,底部夹持臂20的上平面的中部具有滑动槽26,凸起部14插套在滑动槽26中。通过将工件200用力插入耐磨层25与次耐磨层361之间,在未 插入时,耐磨层25与次耐磨层361之间间距小于工件200的直径,而通过转动主调节螺母351,来调节主调节螺杆35的下端伸出侧壁夹持臂30的距离,从而保证耐磨层25与次耐磨层361之间间距适合工件200的直径,即一般小于工件200达1mm左右,这样就使得工件200插入时可以将侧壁夹持臂30向外顶开,并通过缓冲弹簧33的作用,使得伸入的工件200夹持在,耐磨层25与次耐磨层361之间。而且,当工件200的直径远大于原先的耐磨层25与次耐磨层361之间间距,可以通过移动底部夹持臂20和夹持块36的位置,从而满足夹持输送的要求。耐磨层25与次耐磨层361采用司太立合金,即通常所说的钴铬钨(钼)合金或钴基合金。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锻设备用通用挡边机械手,包括主连接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块(10)固定在输送轨道(100)上,主连接块(10)的下端设有底部夹持臂(20),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铰接有侧部夹持臂(30),底部夹持臂(20)上具有长形通孔(21),主主调节螺杆(22)插套在压块(23)和长形通孔(21)中并螺接在主连接块(10)的底面上,底部夹持臂(20)夹持在压块(23)与主连接块(10)之间,底部夹持臂(20)的右侧端具有V型工具夹持凹槽(24),V型工具夹持凹槽(24)的壁面上固定有耐磨层(25),侧部夹持臂(30)的中部的插孔(31)中插套有调节螺杆(32),调节螺杆(32)的下端螺接在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调节螺杆(32)的上端插套有缓冲弹簧(33)和固定螺母(34),缓冲弹簧(33)的一端着力于固定螺母(34)、另一端着力于侧部夹持臂(30)上,侧部夹持臂(30)的下部的螺孔中螺接有主调节螺杆(35),主调节螺杆(35)的下端穿过侧部夹持臂(30)压靠在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主调节螺母(351)螺接在主调节螺杆(35)上,主调节螺母(351)压靠在侧部夹持臂(30)上,侧部夹持臂(30)的下端设有夹持块(36),夹持块(36)上具有腰形通槽(37),次主调节螺杆(38)穿过垫块(39)和腰形通孔(37)并螺接在侧部夹持臂(30)的下端面上,夹持块(36)夹持在垫块(39)与侧部夹持臂(30)的下端面之间,夹持块(36)的左端固定有次耐磨层(361),工件(200)夹 持在耐磨层(25)与次耐磨层(36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锻设备用通用挡边机械手,包括主连接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块(10)固定在输送轨道(100)上,主连接块(10)的下端设有底部夹持臂(20),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铰接有侧部夹持臂(30),底部夹持臂(20)上具有长形通孔(21),主主调节螺杆(22)插套在压块(23)和长形通孔(21)中并螺接在主连接块(10)的底面上,底部夹持臂(20)夹持在压块(23)与主连接块(10)之间,底部夹持臂(20)的右侧端具有V型工具夹持凹槽(24),V型工具夹持凹槽(24)的壁面上固定有耐磨层(25),侧部夹持臂(30)的中部的插孔(31)中插套有调节螺杆(32),调节螺杆(32)的下端螺接在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调节螺杆(32)的上端插套有缓冲弹簧(33)和固定螺母(34),缓冲弹簧(33)的一端着力于固定螺母(34)、另一端着力于侧部夹持臂(30)上,侧部夹持臂(30)的下部的螺孔中螺接有主调节螺杆(35),主调节螺杆(35)的下端穿过侧部夹持臂(30)压靠在主连接块(10)的右侧壁上,主调节螺母(351)螺接在主调节螺杆(35)上,主调节螺母(351)压靠在侧部夹持臂(30)上,侧部夹持臂(30)的下端设有夹持块(36),夹持块(36)上具有腰形通槽(37),次主调节螺杆(38)穿过垫块(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黄涛章昊翔薛晶黄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集铸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