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6150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6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有机EL元件与相邻的层之间的层间剥离、确保高可靠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其具有多个像素,该像素具有在第一面上依次层叠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而构成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第一绝缘层,其配置在第一电极上,并且在与发光区域对应的位置具有对与发光层连接的第一电极开口的开口部;第二绝缘层,其以具有规定厚度的方式配置在第一绝缘层上的没有形成开口部的区域;和密封膜,其以覆盖发光元件的方式配置在第二电极上,发光层包含配置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上而没有配置在第二绝缘层的侧面上的区域,在第二绝缘层的侧面上的没有配置发光层的区域,第二绝缘层与第二电极或密封膜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也称为“发光元件”)通过选择有机材料、或者通过将发光元件的结构设为适当的结构,白色发光自不必说,还能够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各颜色的发光。因此,使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及照明器具的开发得以发展。使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在各像素具备发光元件,各像素的发光元件与晶体管连接,通过该晶体管控制发光。发光元件在形成有晶体管的元件基板上形成。显示装置构成为具有这种像素呈矩阵状地排列的像素阵列,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向元件基板或相对配置在元件基板上的相对基板侧射出,由此在其面上形成显示画面。在像素的结构中,通常在发光元件与晶体管之间设置有层间绝缘层。而且,发光元件在一对电极之间具有包含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作为发光材料的层(以下,称为“发光层”),发光元件的一个电极与晶体管的源漏极电极在形成于层间绝缘层的接触孔电连接。此外,发光元件若曝露在环境中的水分、氧等中则会快速劣化,因此存在其表面被由氮化硅膜等构成的密封层覆盖的情况。具有这种结构的显示装置中,如果对显示装置施加外力,则存在在包含在发光元件中的发光层与电极等之间的界面或密封层与发光元件之间的界面处产生层间剥离的情况。在日本特开2013-077382号公报中公开的显示装置,为了抑制这种层间剥离而具有下述结构:在夹在相邻的像素的电极间的区域中,使用与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多个凸状构造物,在该凸状构造物上形成从有机化合物层至密封层的各层,由此利用形成于各层表面的凹凸来增加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层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层间的界面处的粘着力。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使用以往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通过以仿照凸状构造物的凹凸的方式形成有机化合物层、电极和密封层的各层,使被层叠的各层中相邻的层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而实现抑制层间剥离。然而,即使在各层形成凹凸面,也由于在层叠的薄膜中相邻的层自身没有变化,所以对于位于下层的层和层叠于其上层的层,其附着力也没有变化,因此可能无法抑制层间剥离。此外,使用以往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如果要在配置在凸状构造物上的多个层形成凹凸面,则越往上层,因下层的厚度而使表面的凹凸越小,由于使凹凸面平坦化而削弱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层间的粘着力,可能产生层间剥离。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发光元件与相邻的层之间的层间剥离来确保高可靠性的显示装置。此外,又一个目的在于不大幅变更制造工序就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这种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其具有多个像素,该像素具有在第一面上依次层叠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而构成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第一绝缘层,其配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上,并且在与上述发光区域对应的位置具有使上述第一电极露出的开口部;第二绝缘层,其以具有规定厚度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没有形成上述开口部的区域;和密封膜,其以覆盖上述发光元件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二电极上,上述发光层包含配置在上述第一绝缘层和上述第二绝缘层上而没有配置在上述第二绝缘层的侧面上的区域,在上述第二绝缘层的侧面上的没有配置上述发光层的区域,上述第二绝缘层与上述第二电极或上述密封膜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其具有多个像素,该像素具有在第一面上依次层叠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而构成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第一绝缘层,其配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上,并且在与上述发光区域对应的位置具有使上述第一电极露出的第一开口部;和密封膜,其以覆盖上述发光元件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二电极上,上述发光层配置在上述第一绝缘层上,并且在上述发光区域以外的区域具有对上述第一绝缘层开口的第二开口部,通过上述发光层的上述第二开口部,上述第一绝缘层与上述第二电极或上述密封膜接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的截面图。图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像素的概略结构的像素的俯视图。图3B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像素的概略结构,是图3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图4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像素的概略结构的图。图4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像素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像素的另一例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像素的另一例,是图5A所示的线的截面图。图6A及图6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像素的另一例的俯视图。图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像素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7B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像素的概略结构,是图7A所示的C-C'线的截面图。符号说明I…有机EL元件层;2…基板;3…密封膜;4、5…树脂;6…第二基板;7…第一基板;10a…子像素;11...第一电极;12…有机EL层;13…第二电极;14…第一绝缘层;15…第二绝缘层;20…玻璃基板;21...树脂层;22…第一绝缘膜;23…配线层;24…第二绝缘膜;25…平坦化膜;100…有机EL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在显示装置100的中央部,例如4个一组的子像素1a在基板2上呈矩阵状地配置有多个,该4个一组的子像素1a通过分别发出三原色(红(R)、绿(G)、蓝(B))和白色(W)而构成一个像素10。通过有选择地并且以调整发光量的方式驱动包含在多个像素10中的各子像素10a,形成显示图象的显示区域50。此外,在显示区域50的周边区域配置驱动电路(X驱动器、Y驱动器、移位寄存器等)30、40,用于有选择地并且以调整发光量的方式驱动显示区域50内的各像素10。在基板2上的显示区域50,与各驱动电路30、40导通的多条控制信号线和多条数据信号线相互交叉地配置,在与控制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其具有像素,该像素具有在第一面上依次层叠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而构成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第一绝缘层,其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并且在与所述发光区域对应的位置具有使所述第一电极露出的开口部;第二绝缘层,其以具有规定厚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没有形成所述开口部的区域;和密封膜,其以覆盖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上,所述发光层包含配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而没有配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侧面上的区域,在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侧面上的没有配置所述发光层的区域,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电极或所述密封膜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壮臣仓永卓英奥规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