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和饮料包装罐的封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609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加热可热变形塑性材料薄膜(91),并把这种加热的薄膜置于罐组元(4)上部;在罐的卷弯凸缘环绕区由可变形弹性压头(823)施加的,双及在这个卷弯凸缘以外区域由压缩空气施加的,作用在薄膜顶部的推力,迫使这个薄膜向下,从而粘接到这个罐组元上部的表面上;粘接到罐组元(4)上部的那部分薄膜与剩余的薄膜分开;这种薄膜预先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因此,在冷却后,它能保持其形状,并保持粘接在罐的上部表面。(*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和饮料包装罐的卫生防护,特别是在上部具有可撕开的开口以直接把饮料引入嘴中的饮料罐的卫生防护。把饮料保存于罐中的广泛实践带来一个如何保护使用人的健康的普遍问题。注入饮料后,这些罐在不可能防尘或其他有害污染条件下运输和贮存,因此,不论是把饮料倒入杯中,或者更严重地是直接把饮料引入嘴中,都消费了很不卫生的饮料。有的饮料罐不撕开开口接片,而代之以向罐内弯曲,并直接与罐内食品接触,则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必须使含有开口接片的罐的上端防尘和防止其他污染。上述技术问题已这么解决,基本上以罐的上端作为一成形模,在罐的上端直接成形一个符合食品质量要求的塑性材料盖“密封”地盖住这个上端。上述方案包括加热一种可热成形的塑性薄膜,并置于罐的上端,排出这个上端表面和薄膜之间的空气,使薄膜粘接到这个上端表面上。最好,把粘接到罐上端的薄膜与剩余的薄膜切开。在这个过程中,薄膜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使薄膜满足热成形性的条件,经冷却后硬化,仍然紧密地粘接在所覆盖的表面上,并保持其形状。由与罐的上部啮合并盖住其上部而形成的盖,易于从罐的上部卸下来,并放回原位盖住有开口的区域和整个上部,并由其唇部压住上边缘,因此,保持饮料罐处于好的卫生状态。对这种技术也已进行了改进,至少两个罐成组形成其覆盖装置,提供由一个单支承薄板连接的两个或多个罐的包装,这样,同时防止它们的盖受到污染。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EP97/03716(公开号为WO98/04459)中叙述了上述技术。上述WO98/04459叙述的方法和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是排除夹在防护罐上部的薄膜与盖之间的空气。在这种已知的技术中,为排除空气所要求的真空很容易使被排除空气量较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显著减小所排除的空气量,并可能完全不要排除,使设备简化。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加热一个可热成形塑性材料薄膜,并把它置于一个或一组罐的上端,通过作用在这个薄膜顶部上的一个推力作用推使薄膜向下,使尽可能大的薄膜面积粘接在罐上部的表面上。按照这种改进,上述推力作用可能是由于按压在罐上部的凸形可变形弹性垫使这个薄膜从罐中心开始粘接,或者是由于指向罐盖中心的压缩空气喷射流的动力作用。在这两种情况,都希望置于盖上的薄膜从其下部受到真空作用,以辅助于这种推力作用,以消除在盖的周边接近于接合凸缘处形成的极小的剩余气泡。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改进的实施例,发现即便没有真空条件也可完全排除空气。由具有权利要求书所述特征的一种机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全部目标。借助于非限定实例和附图对后面的不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明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和功能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示意的轴向截面图。图2~6是图1装置在各个工作位置的放大详图。图7是上述工作位置的两罐包装的截面图。图8a和图8b是压头83a的两种不同形式。图9和10分别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得到的两罐和四罐包装的视图。图11是一个具体实施例,示出粘接到罐的封顶薄膜的刻痕线,该线用于把它们分离。图12是图11的XII-XII面的截面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的轴向截面图。图14是图13的XIV-XIV面的截面图,并表明了不同的工作位置的截面图。图15是相应于图14的分解图。现在参照图1~7说明两罐组元封顶的装置和方法。很显然,上述装置和方法也适于对单罐或多罐组元进行封顶。图中用标号4表示的罐是已有的类型。这种罐包括主要由罐平顶端412构成的上部411,上部截头圆锥形颈部413,把平顶端412连接到颈部413的圆形凸缘414(见图7)。在其顶端,有一个具有接片415的可撕下的开口,饮料由此倒出。这种装置有一个步进向前驱动的传输带1,传输带1上连续安排一些等距离的托盘2。托盘2包括一个底板,底板上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座3以容纳构成一个组元的一组罐4(图中是两个罐均成一个组元)。更准确地说,凹座3在平面图上的形状与罐组件的外壳(或边界)相应,占据罐与罐之间剩余空间的隔板从底板向上伸开。传输带1携带托盘2到达加工站,在那里受到底支持面11的支承。在加工站上方,有一个其形状与托盘2相同的第一垂直运动板6,板6有多个与凹座3相应的通孔61,并具有相同的形状。或者,这个板6是固定不动的,支持托盘2的传输带可垂直运动把这个托盘提高到板6的下面。也称为背衬/定心板的板6有一条把通孔61与真空室或真空泵(图中未示出)连通的通道62,在位于板6下表面65上有许多气动密封垫圈63,用以从该处往下凸出环绕通孔61的下边缘。在板6上固定一块薄钢板7覆盖在其上表面上。钢板7与板6一样穿孔,并设有多个定位在各通孔周边并同时穿过板6和钢板7的硬套筒71。每个通孔61都容纳托盘2中的罐4组元的上部并有小的间隙。在板6和罐上部411的上面,但在格栅81的下面,移动着一条适合于食品的不定长度的可热成形塑性材料薄膜,这些塑性材料可以是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苯乙烯。第一板6由处于薄膜91上面并由一个装置(已知类型,但未示出)驱动的第二板8盖住,使板8压迫薄膜靠在这个背衬/定心板6的上表面上。一个可相对于板8移动的薄膜加压栅格81固定到板8的下侧,当下降时,停靠在板7上。栅格81确定了相应的多个孔84,每个孔84都环绕板6中相应的孔61,孔84的下边缘把薄膜91压靠在板6的上表面。与栅格81配合着一个作用在薄膜91顶部的推力/压头装置,把薄膜向下推,直到薄膜粘接在罐组元4的上部表面。在图示的这个实施例中,这些装置包括在柄杆82内的轴向导管820,用于把压缩空气从上往下输送到罐的顶端412之上(图7),导管820穿过孔84。上述柄杆可垂直上下移动,在柄杆82第一次下降期间,上述装置输送的空气也撞击薄膜91环绕各个罐的进口,也就是包容了罐与另外的罐之间的空间的表面。相应的水平盘83固定到柄杆82的下端,每个盘83的下方带有一个平的可弹性变形的压头83a(图8A和图8B)。压头83a与凹座3和隔板31所限定的位置共轴,因此,每个盘83都可下降压住罐4的盖。图8A和图8B分别示出压头83a的两个不同实施例。这些压头具有下凸形表面,安排成把塑料薄膜91压靠在罐4的顶端412上,其最低点大体上压在上述顶端412的中心。凭借这种形状,上述压头的推力作用从每个罐的顶端中心开始,并由中心向周边扩展。通道820也沿其轴线穿过压头83a,并在其下表面中心开口。柄杆82和盘83包含在通孔84内,孔84与定心板中的孔61相匹配,但略宽一些。每个孔84都带有下伸的呈闭合圆周轮廓的圆柱形刀刃85,这个刀刃85和通孔61的边缘与板7的套筒71相互作用。圆柱形刀刃的切割边缘沿罐组元的外周线部分是连续的,但在各个罐之间的区域是断续的,在这里产生断裂线。从卷筒9上展开的薄膜通过板7上方的工作站5,并且,或重新卷到后面的卷筒12上报废,或送入粉碎机立即粉碎。用于加热薄膜91的加热通道13位于卷筒9和加工点5之间。在图13,14和15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板6之上有一个第二板800,该第二板设有一个其形状与硬套筒71相同的凸边801。第二板800位于薄膜91上面,并由一种装置驱动(现有类型,未示出),使这个板800把薄膜91压靠在背衬/定心板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的封顶方法,罐的上部大体上为平顶端,具有上部截头圆锥形颈部,具有连接该颈部和平顶端的圆周凸缘,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把热塑性材料薄膜部分置于罐上部并与凸缘上边缘接触,与凸缘上边缘一起构成一个闭合室;把薄膜加热到适当温度,使薄膜能够满足热成形条件;从上述闭合室排除空气;冷却后薄膜硬化并紧密粘接到盖顶端表面而盖住罐,并保持其形状,其特征在于,由压缩空气喷射到盖住罐上部的薄膜顶部施加的推力作用把空气从闭合室排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尔瓦诺格罗皮
申请(专利权)人:班塔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