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5933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4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包括进样针管、绝缘层、外壳和微电机,所述进样针管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其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层,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微电机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液面检测电路和进样针管直接做成一体,在进样的同时完成液面检测和液体搅拌的作用,无需额外的进行液面判断的机械结构,并且无需因外部进样量的改变进行外围电路或机械结构的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质分析或生化分析过程中,一般都采用人工进样、人工搅拌,这种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因为人为因素会存在较大的误差,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进样针管、绝缘层、外壳和微电机,所述进样针管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其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层,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微电机上。进一步,所述进样针管位于所述微电机的一端上设置有针管引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引线。进一步,所述进样针管位于所述微电机的一端上设置有管泵外接防堵传感器。进一步,所述外壳引线与液面检测电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液面检测电路和进样针管直接做成一体,在进样的同时完成液面检测和液体搅拌的作用,无需额外的进行液面判断的机械结构,并且无需因外部进样量的改变进行外围电路或机械结构的改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而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进样针管4、绝缘层3、外壳2和微电机I,进样针管4安装于外壳2内,且其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外壳2安装于微电机I上,进样针管4位于微电机I的一端上设置有针管引线6,外壳2上设置有外壳引线7,进样针管4位于微电机I的一端上设置有管泵外接防堵传感器5,外壳引线7与液面检测电路(图中未示出)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技术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样针管、绝缘层、外壳和微电机,所述进样针管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其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层,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微电机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针管位于所述微电机的一端上设置有针管引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引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针管位于所述微电机的一端上设置有管泵外接防堵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引线与液面检测电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包括进样针管、绝缘层、外壳和微电机,所述进样针管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其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层,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微电机上。本技术将液面检测电路和进样针管直接做成一体,在进样的同时完成液面检测和液体搅拌的作用,无需额外的进行液面判断的机械结构,并且无需因外部进样量的改变进行外围电路或机械结构的改变。【IPC分类】G01N35/10【公开号】CN204679515【申请号】CN201520308862【专利技术人】华丽 【申请人】中科谱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全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样针管、绝缘层、外壳和微电机,所述进样针管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其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层,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微电机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谱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