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临沂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旋转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778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旋转后视镜。该后视镜包括镜体和控制装置,所述镜体包括镜架,在镜架内侧由内到外侧依次设固定镜片和旋转镜片,在旋转镜片靠固定镜片一侧设与固定镜片铰接的竖直转轴,在竖直转轴顶端镜架内设电机,电机通过一竖直联轴器与竖直转轴相连;在镜架底端设有雷达探测器;所述控制装置前端分别与转向开关和安装于方向盘转轴上的角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后端与电机相连;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数据处理和计算的单片机和驱动电路。该后视镜避免了行驶中需手动调节后视镜的麻烦,能在车辆转弯时自动调节旋转镜片转动,满足了转弯过程中驾驶员对靠近车身后部情况的把握,且能帮助驾驶员掌控车身前部附近车下的情况,保证了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旋转后视镜。(二)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的一款交通工具。后视镜作为汽车上重要的安全辅助配件,对驾驶员及汽车车体周围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现有的汽车后视镜可通过驾驶员手动上下左右的调节镜面以保证行驶中较为广阔的成像效果,但是这种调节一般是在行车前的一次性调节,驾驶员在驾驶途中并不方便打开车窗对外部的后视镜再进行调节。此外,当汽车转弯时,后视镜的特定角度往往会存在盲区,距离后部车身较近的状况驾驶员无法掌握,而且,现有的后视镜也无法满足驾驶员很好的顾及车身前部附近的车下状况,给安全行驶带来了隐患。(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的智能旋转后视镜,能够在车辆转弯时自动调节后视镜旋转镜片转动,满足了转弯过程中驾驶员对靠近车身后部情况的把握,防止刮擦、碰撞;能帮助驾驶员掌控车身前部附近车下的情况,保证了安全驾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旋转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和与其相连的控制装置,所述后视镜包括一镜架,在镜架内侧由靠近车身一侧到外侧依次设有一固定镜片和一旋转镜片,在旋转镜片靠近固定镜片的一侧设有一与固定镜片铰接连接的竖直转轴,在竖直转轴顶端的镜架内部设有一电机,电机通过一竖直联轴器与竖直转轴相连;在镜架底端及两侧各设有一雷达探测器;所述控制装置前端分别与转向开关和安装于方向盘转轴上的角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后端与电机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数据处理、计算的单片机和驱动电路。所述固定镜片和旋转镜片沿所述后视镜长度方向的比例为3:1。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车辆左右两后视镜上的竖直转轴顶端的镜架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旋转后视镜通过在镜架上嵌设旋转镜片以及与旋转镜片上端电机相连的控制装置,保证了汽车转弯时对转弯幅度的灵敏检测,通过将检测的转弯角度传输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驱动电机带动旋转镜片向车身内侧转动,避免了行车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后视镜的麻烦,能够保证驾驶员在车辆转弯时清楚的把控后部车身附近的情况,避免因后视镜无法转动在转弯过程中产生盲区,防止了转弯驾驶过程中后部车身与其周围物体的刮擦与碰撞。由于在后视镜的镜架底端及两侧各安装设有雷达探测器,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车身前部下方的障碍物状况,即在后视镜下方的视觉盲区有障碍物时镜面内部有极强闪光点,提示驾驶员有障碍物,让驾驶员及时观察,保证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更好的把握其无法看到的盲区的具体情况。(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旋转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旋转镜片转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I控制装置,2镜架,3固定镜片,4旋转镜片,5竖直转轴,6电机,7竖直联轴器,8雷达探测器,9转向开关,10角度传感器,11单片机,12驱动电路。(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附图1-4所示,该智能旋转后视镜包括镜体和与其相连的控制装置1,所述镜体包括一镜架2,在镜架2内侧由靠近车身一侧到外侧依次设有一固定镜片3和一旋转镜片4,在旋转镜片4靠近固定镜片3的一侧设有一与固定镜片3铰接连接的竖直转轴5,在竖直转轴5顶端的镜架2内部设有一电机6,电机6通过一竖直联轴器7与竖直转轴5相连;在镜架2底端设有一雷达探测器8,能够发出超声波信号并能接受返回的信号,使驾驶员更容易掌握前部车身附近的情况,便于及时处理;所述控制装置I前端分别与转向开关9和安装于方向盘转轴上的角度传感器10相连,所述控制装置I后端与电机6相连;所述控制装置I包括用于数据处理和计算的单片机11和驱动电路12。所述固定镜片3和旋转镜片4沿所述镜体长度方向的比例为3:1。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车辆左右两后视镜上的竖直转轴顶端的镜架内部。如附图5所示,给出了该智能旋转后视镜运作的电路原理图,包括转向开关9、角度传感器10、控制装置I和电机6,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11和驱动电路12 ;所示的单片机11用于输入信号的运算和控制信号的输出;所示的转向开关9与控制装置I相连,当转向开关9开启后,由控制装置I将其电信号传输给电机6,电机6带动竖直转轴5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即当车辆准备转向时,拨动转向开关9,控制装置I接收到准备转向的信号,然后经过单片机11处理,单片机11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驱动电路12,驱动电路12驱动电机6带动竖直转轴9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该角度在方向盘转动前保持不变。所示的角度传感器10与汽车的方向盘转轴相连,用于检测方向盘转轴的转动角度,并输入到控制装置1,控制装置I的单片机11的接收到汽车转弯角度信号,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驱动电路12驱动电机6工作,电机6带动竖直转轴5转动,从而使旋转镜片4随竖直转轴5进行相应旋转。通过单片机输入的指令,控制旋转镜片,旋转的角度使驾驶人员正好能观察到后方视野,并且达到最大角度,保持不动,当方向盘回转时反光镜再接着转回来。具体行车过程中后视镜的使用情况为:在汽车直线行驶过程中,该智能旋转后视镜的固定镜片3和旋转镜片4处于如一般车辆后视镜一样的弧状镜面位置固定不动。当驾驶员拨动转向开关准备向左转弯时,控制装置I接收到转向开关开启的信号,信号经单片机11处理后传输给驱动电路12,驱动电路12驱动电机6转动;位于左后视镜上的电机通过竖直转轴5带动旋转镜片4向汽车车身内侧转动一定小角度,同时,位于右后视镜上的电机通过竖直转轴5带动旋转镜片4向汽车车身外侧转动相应的小角度;在方向盘转动之前该左右后视镜的上述角度固定不变;当驾驶员向右转动方向盘转弯,角度传感器10感应到右转角度变化,继而将信号传输给单片机11,然后由驱动电路12驱动电机6转动,电机6通过竖直转轴5带动旋转镜片4继续转动;左后视镜的旋转镜片根据控制装置I处理的转弯大小指示向汽车车身内侧旋转,右后视镜的旋转镜片根据控制装置I处理的转弯大小指示向汽车车身外侧旋转,左、右后视镜中的旋转镜片通过上述配合转动,能使驾驶员在车辆左转时既能很好的查看左侧车尾附近状况,也能使驾驶员在车辆左转时把控车尾向右移动时右侧车尾附近的状况,从而避免驾驶员在左转弯时使用现有后视镜无法观察到靠近车身后部左右周围位置的具体状况的情况,防止刮擦和碰撞,提高行驶安全系数。当驾驶员打回方向盘时,角度传感器10再次将感应角度的变化即时传输给控制装置1,使旋转镜片4逐渐向镜面外侧回转至原一定角度位置;即左后视镜的旋转镜片逐渐向车身外侧转回至原一定角度位置,右后视镜的旋转镜片逐渐向车身内侧转回至原一定角度位置。当驾驶员关闭转向开关且汽车开始直线行驶时,转向开关9便将信号继续传输给控制装置I的单片机11,单片机11将信号处理后传出给驱动电路12,继而驱动电机6带动旋转镜片4转回原镜面位置,此时,左后视镜的旋转镜片逐渐由上述一定角度位置向车身外侧转回至原镜面位置,右后视镜的旋转镜片逐渐由上述一定角度位置向车身内侧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旋转后视镜,其特征是:包括镜体和与其相连的控制装置,所述镜体包括一镜架,在镜架内侧由靠近车身一侧到外侧依次设有一固定镜片和一旋转镜片,在旋转镜片靠近固定镜片的一侧设有一与固定镜片铰接连接的竖直转轴,在竖直转轴顶端的镜架内部设有一电机,电机通过一竖直联轴器与竖直转轴相连;在镜架底端及两侧各设有一雷达探测器;所述控制装置前端分别与转向开关和安装于方向盘转轴上的角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后端与电机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数据处理、计算的单片机和驱动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恒帅赵琳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