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切割缝合线的垫片锁紧导管,包括滑动套接的内鞘管和外鞘管,在内鞘管的远端固定有内管头,该内管头通过销子活动对接有锁扣,所述内管头至少具有一个缝合线孔和一个拉线环孔,且缝合线孔的至少一部分处在所述拉线环孔和销子之间,内管头远端处在缝合线孔和拉线环孔之间的部位带有剪切台,该剪切台用于与拉线环配合切断缝合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切割缝合线的垫片锁紧导管,能够在锁紧垫片后,直接将缝合线切断,不需要再重新导入切线导管,减少手术过程中导管的使用数量,简化手术操作的过程,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切割缝合线的垫片锁紧导管。
技术介绍
二尖瓣反流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可以导致心脏扩张、心衰、房颤、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使病人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四肢浮肿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治疗,最终会导致患者死亡。针对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外科手术特别是二尖瓣瓣环成形术是传统的标准治疗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外科方式,使用缝合线或者环形物,部分或完全包围和缩小二尖瓣环,达到减少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目的。但是,外科手术具有创伤较大,恢复期长,手术风险高等缺陷,许多患者因高龄、虚弱、合并多种其他疾病、既往有开胸史等不能耐受手术而不具备开胸手术条件,这部分患者就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随着经皮二尖瓣修复术的发展,美国专利文献US8382829介绍了一种修复二尖瓣并减少二尖瓣反流的方法,具体为:在二尖瓣后瓣叶处植入一个锚定组件,在二尖瓣前瓣叶处植入另外一个锚定组件,通过至少一个拉伸组件连接两个锚定组件,如果在拉伸组件上施加一定的外力,后瓣叶可以拉向前瓣叶,使得二尖瓣瓣环褶皱。这种手术方法虽然类似外科二尖瓣瓣环成形术,但是以介入的方式缩小二尖瓣瓣环,达到减少二尖瓣返流的目的,相比外科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恢复期短、手术风险相对较低的优点。美国文献US20140094826介绍了一种垫片锁紧导管,使用此垫片锁紧导管之前,已经通过其他导管在二尖瓣瓣环上相应的位置锚定两个垫片,并且两个垫片各连接一条缝合线,且两条缝合线并拢后一直延伸到体外,垫片锁紧导管沿缝合线导入体内并到达垫片部位,然后操作导管的控制机构,拉动两条缝合线使两个垫片的距离靠近形成瓣环褶皱,利用锁扣将两个缝合线的位置锁紧固定,达到缩小瓣环的目的,最后释放锁扣,并撤出导管。此时,垫片连接的两条缝合线仍留在患者体内,从瓣环部位一直延伸到患者体外,需要使用一个专用的切线导管来将缝合线切断。美国专利文献US8911461介绍了一种切线导管,手术中待瓣环褶皱,锁扣已经释放后,沿缝合线导入该切线导管,操作切线导管的手柄,从锁扣的部位切断缝合线,完成手术操作。综上可知,采用以上专利文献中的手术操作方式进行二尖瓣反流修复,在使用垫片锁紧导管锁紧垫片形成瓣环褶皱后,还需要导入切线导管将留在患者体内的缝合线切断。手术操作过程较复杂,使用的导管器械数量多,反复的导入各种导管,使手术时间延长,导致患者后期创伤偏大,同时也增加了手术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切割缝合线的垫片锁紧导管,能够在锁紧垫片后,直接将缝合线切断,不需要再重新导入切线导管,减少手术过程中导管的使用数量,简化手术操作的过程,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一种可以切割缝合线的垫片锁紧导管,包括滑动套接的内鞘管和外鞘管,在内鞘管的远端固定有内管头,该内管头通过销子活动对接有锁扣,所述内管头至少具有一个缝合线孔和一个拉线环孔,且缝合线孔的至少一部分处在所述拉线环孔和销子之间,内管头远端处在缝合线孔和拉线环孔之间的部位带有剪切台,该剪切台用于与拉线环配合切断缝合线。缝合线孔的至少一部分处在所述拉线环孔和销子之间,即不考虑拉线环孔和销子的截面积,将拉线环孔和销子分别近似为一点(分别为拉线环孔和销子的中心点),两点的连线与缝合线孔相交。 作为优选,所述拉线环孔和销子分处在缝合线孔的两侧。利用本技术提供的垫片锁紧导管释放锁扣,包括以下步骤:(I)将拉线环经拉线环孔引出后,包络缝合线孔以及销子,即拉线环形成一个垂直于导管轴向方向的圆环,缝合线孔以及销子位于拉线环的环内;(2)将缝合线穿引进入缝合线孔,即缝合线穿过拉线环内;(3)利用外鞘管驱动锁扣夹紧缝合线;(4)回撤内鞘管将拉线环从销子上脱出,同时拉线环的线圈从内管头的线圈凹槽中脱出;(5)回撤拉线环使缝合线贴靠剪切台,直至拉线环与剪切台配合切断缝合线;(6)收回外鞘管和内鞘管,完成锁扣的释放。为了避免拉线环与缝合线以及其余线圈之间的相互干涉,所述内管头远端的端面设有绕缝合线孔分布、用于容置拉线环的线圈凹槽。所述线圈凹槽为两条,分别位于缝合线孔的两侧。各线圈凹槽的一端与拉线环孔连通,另一端经缝合线孔的对应一侧绕至销子附近。所述锁扣的侧壁设有用于容置拉线环的斜切口,各线圈凹槽远离拉线环孔的一端延伸至与斜切口相通。所述拉线环自海波管起经线圈凹槽后进入斜切口并绕置在销子上。所述内管头远端的端面与锁扣之间相互抵靠,将拉线环封闭在线圈凹槽内。所述拉线环包括海波管以及与海波管相固定的线圈,海波管穿设在所述拉线环孔内,线圈将缝合线孔以及销子包络在其内部。所述缝合线孔和拉线环孔之间带有隔离部,所述剪切台为该隔离部上与缝合线孔相邻一侧的棱角。所述线圈的截面形状带有棱角。所述线圈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边形或扇形,例如,三角形或者四边形。为了保证线圈与海波管的连接强度,在靠近海波管的部分,线圈为棒状,即截面形状为圆形,在远离海波管的部分截面形状带有棱角。所述线圈靠近海波管的部分还包裹有套管。套管能够增加拉线环的线圈的断裂强度,保证拉线环的线圈能够将缝合线切断。本技术可以切割缝合线的垫片锁紧导管,不仅能够固定锁扣,而且在锁扣释放后,能够实现切断缝合线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也不需要增加新的组件,各部分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垫片释放在二尖瓣瓣环上示意图;图2为拉线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为垫片锁紧导管远端主要部件的爆炸图;图4为内鞘管的内管头示意图;图5a为线圈凹槽截面为矩形的内鞘管远端部分的剖视图;图5b为线圈凹槽截面为半圆形的内鞘管远端部分的剖视图;图6为垫片锁紧之前垫片锁紧导管远端组件的剖视图;图7为垫片锁紧之前拉线环与内鞘管内管头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8为引线环拉动缝合线时垫片锁紧导管远端组件的剖视图;图9为垫片锁紧导管进入人体后的示意图;图10为缝合线穿过导管内腔后的垫片锁紧导管远端剖视图;图11为缝合线被锁紧后的垫片锁紧导管远端组件示意图;图12a为锁扣释放后垫片锁紧导管在人体内的示意图;图12b为锁扣释放后垫片锁紧导管远端组件剖视图;图13为锁扣释放后拉线环与缝合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14为缝合线被切断后垫片锁紧导管远端组件剖视图;图15为锁扣释放及缝合线切断后的示意图;图16为拉线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7为拉线环中线圈的三种断面示意图。图中:101、线圈;102、海波管;200、锁扣;201、斜切口 ;202、滑槽;300、外鞘管管头;301、滑槽;400、销子;500、内管头;501、线圈凹槽;502、拉线环孔;503、缝合线孔;504、销孔;600、外鞘管;700、滑轮;800、拉线环;801、海波管;802、线圈;901、缝合线;902、缝合线;1000、内鞘管;1200、瓣环;1301、垫片;1302、垫片;8002、拉线环;8012、海波管;8022、线圈;8032、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文中所述近端是指靠近操作者位置的一端,所述远端为远离操作者位置的一端。以下采用本技术应用于经皮二尖瓣修复术为例来阐述垫片锁紧导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该垫片锁紧导管用于经皮二尖瓣修复术仅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切割缝合线的垫片锁紧导管,包括滑动套接的内鞘管和外鞘管,在内鞘管的远端固定有内管头,该内管头通过销子活动对接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头至少具有一个缝合线孔和一个拉线环孔,且缝合线孔的至少一部分处在所述拉线环孔和销子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安,张庭超,王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诺琅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