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5668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设置在打结机压脚装置下方,其包括下拖板、上拖板和连板,其中上、下拖板之间设置有镶条;所述的下拖板固定安装于打结机缝纫机头底座装置上,上拖板与打结机压脚装置连接,连板与打结机传动装置的摆杆连接,打结机传动装置通过摆杆带动依次连接的连板、上拖板及打结机压脚装置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缝纫机头的联数,在上托板上对应开出一个或多个螺纹孔与各压脚装置连接,拖板装置得力动作带动各压脚装置同步工作,实现打结机的多联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动装置给力带动上拖板左、右往复运动,传动结构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且装配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操作、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衣物门襟部位的加工设备,特别指一种适用于雨衣门襟打结机在进行打结操作时拖动打结机压脚装置左右往复动作的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
技术介绍
门襟是衣服或裤子、裙子朝前正中的开襟或开缝、开叉部位,通常门襟是要装拉链、纽扣、拷钮、暗合扣、搭扣,魔术贴等等可以帮助开合辅料的地方,所以门襟的缝纫线迹打结与衣服其它部位的线迹打结处理方式不一样。由于门襟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在服装行业加工过程中,该部位的加工处理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更多,如何有效保证门襟加工质量,并且提高加工效率成为服装行业从业者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胶布雨衣生产的橡胶制品企业,因雨衣制作材料的厚、重等特殊性,加工和操作难度更大。目前,在胶布雨衣生产中,门襟工序采用单机操作,费时、劳动强度大,质量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夹持有加工门襟片的压脚装置左右往复移动,以辅助打结机完成门襟自动、多联打结工作的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设置在打结机压脚装置下方的拖板装置,其包括下拖板,设置在下拖板工作面上的上拖板,和连接在上拖板上的连板,其中上、下拖板之间设置有调整两板之间运动间隙的镶条;所述的下拖板固定安装于打结机缝纫机头底座装置上,上拖板与打结机压脚装置连接,连板与打结机传动装置的摆杆连接,所述打结机传动装置通过摆杆带动依次连接的连板、上拖板及打结机压脚装置往复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拖板的顶面为工作面,设置有装配上托板的燕尾型凹槽,镶条设置在该槽内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拖板的底面为工作面,其底面设计为与下拖板的燕尾型凹槽配合装配的燕尾型凸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拖板上开有与打结机压脚装置的螺杆装配的螺纹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板由至少二块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而成,连板一端连接打结机传动装置的摆杆,另一端连接上托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镶条设置在上托板与下拖板的工作面之间,且通过螺栓与下拖板装配成一体。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根据打结机设置的缝纫机头的联数,在上托板上对应开出一个或多个螺纹孔与各压脚装置连接,拖板装置得力动作带动各压脚装置同步工作,实现打结机的多联操作。本技术通过传动装置给力带动上拖板左、右往复运动,传动结构简单,有效保证了打结机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且装配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操作、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俯视结构示意图。序号说明:1、螺钉,2、螺栓,3、螺母,4、垫圈,5、连板,6、上拖板,7、下拖板,8、镶条,9、沉头螺钉,10、螺钉,11、螺母,12、螺纹孔。a、压脚装置,al、螺杆,b、机头底座装置,C、传动装置,cl、摆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4、5所示,本拖板装置设置在压脚装置a下面,安装于机头底座装置b上,通过传动装置c的摆杆Cl传送来的曲线摆动力,带动上拖板6及连接在上拖板6上的压脚装置a左右往复运动,实现线迹的左右移动打结。如图1至3所示,拖板装置由连板5、上拖板6、下拖板7、镶条8等主要零件组成。其中:上拖板6放在下拖板7工作面上,侧边加装镶条8调整运动间隙。镶条8与下拖板7之间,采用螺钉10定位。上拖板6与连板5之间,采用定位螺钉联接。连板5之间,采用螺栓2固定。下拖板7与机头底座装置b之间,采用沉头螺钉9固定。本技术工作原理:当传动装置启动,通过摆杆拉动连杆及上拖板作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拖板装置上的夹持有加工门襟片的压脚装置同步实现左右往复运动,配合打结机其它部分实现门襟片的打结工作。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主权项】1.一种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设置在打结机压脚装置(a)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拖板(7),设置在下拖板(7)工作面上的上拖板(6),和连接在上拖板(6)上的连板(5),其中上、下拖板之间设置有调整两板之间运动间隙的镶条(8); 所述的下拖板(7)固定安装于打结机缝纫机头底座装置(b)上,上拖板(6)与打结机压脚装置(a)连接,连板(5)与打结机传动装置(c)的摆杆(Cl)连接,所述打结机传动装置(c )通过摆杆(Cl)带动依次连接的连板(5 )、上拖板(6 )及打结机压脚装置(a)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拖板(7)的顶面为工作面,设置有装配上托板(6)的燕尾型凹槽,镶条(8)设置在该槽内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拖板(6)的底面为工作面,其底面设计为与下拖板(7)的燕尾型凹槽配合装配的燕尾型凸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拖板(6)上开有与打结机压脚装置(a)的螺杆(al)装配的螺纹孔(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板(5)由至少二块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而成,连板(5 )—端连接打结机传动装置(c )的摆杆(c I ),另一端连接上托板(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镶条(8)设置在上托板(6)与下拖板(7)的工作面之间,且通过螺栓与下拖板(7)装配成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设置在打结机压脚装置下方,其包括下拖板、上拖板和连板,其中上、下拖板之间设置有镶条;所述的下拖板固定安装于打结机缝纫机头底座装置上,上拖板与打结机压脚装置连接,连板与打结机传动装置的摆杆连接,打结机传动装置通过摆杆带动依次连接的连板、上拖板及打结机压脚装置往复运动。本技术根据缝纫机头的联数,在上托板上对应开出一个或多个螺纹孔与各压脚装置连接,拖板装置得力动作带动各压脚装置同步工作,实现打结机的多联操作。本技术通过传动装置给力带动上拖板左、右往复运动,传动结构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且装配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操作、维护方便。【IPC分类】D05B29/02【公开号】CN204676267【申请号】CN201520329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襟打结机拖板装置,设置在打结机压脚装置(a)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拖板(7),设置在下拖板(7)工作面上的上拖板(6),和连接在上拖板(6)上的连板(5),其中上、下拖板之间设置有调整两板之间运动间隙的镶条(8);所述的下拖板(7)固定安装于打结机缝纫机头底座装置(b)上,上拖板(6)与打结机压脚装置(a)连接,连板(5)与打结机传动装置(c)的摆杆(c1)连接,所述打结机传动装置(c)通过摆杆(c1)带动依次连接的连板(5)、上拖板(6)及打结机压脚装置(a)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平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