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入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347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入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裹着所述缆芯的第一护套,还包括加强线缆芯和包裹着所述加强线缆芯的第二护套,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第二护套互相平行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引入电缆,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缆芯和包裹着缆芯的第一护套;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加强线缆芯和包裹着加强线缆芯的第二护套。由于加强线缆芯和第二护套与缆芯和第一护套互相平行且固定连接,因此加强线缆芯的自身结构特性能够同时作用于缆芯和第一护套上,如此引入电缆的第一部分的刚度和强度就被第二部分加强。所以,在缆芯和第一护套的基础上增设了加强线缆芯和第二护套之后,引入电缆的刚度和强度得到提升,抗拉性能也得到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工
,特别涉及一种引入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入电缆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其应用的场合也越来越多,用户对综合布线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常用的引入电缆为对绞线外面包裹护套的结构,此种结构能够使引入电缆的缆芯得到足够的保护,但是该结构的引入电缆不能承受过大的拉力,一般只能作为在同一建筑物内电缆分线盒与电话机之间的连线。当房屋内部布线情况比较复杂时,引入电缆有可能会存在人力误伤导致断裂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入电缆,能够大幅提高抗拉性能,防止出现突然断裂的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引入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裹着所述缆芯的第一护套,还包括加强线缆芯和包裹着所述加强线缆芯的第二护套,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第二护套互相平行且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第二护套通过吊带连接。优选地,所述加强线缆芯为镀锌钢绞线。优选地,还包括电磁屏蔽层,所述电磁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缆芯与所述第一护套之间,且所述电磁屏蔽层包裹所述缆芯。优选地,所述电磁屏蔽层为单面铝箔与聚酯复合薄膜。优选地,所述电磁屏蔽层与所述缆芯之间的空隙填充有阻水层。 优选地,所述阻水层为阻水油膏。本技术所提供的引入电缆,主要包括缆芯和包裹着缆芯的第一护套,重要的是,还包括加强线缆芯和包裹着加强线缆芯的第二护套,并且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互相平行且固定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引入电缆,从整体结构上说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包裹着缆芯的第一护套,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包裹着加强线缆芯的第二护套。引入电缆结构在第一护套和缆芯的基础上增设了加强线缆芯和第二护套后,由于加强线缆芯和第二护套与缆芯和第一护套互相平行且固定连接,因此加强线缆芯的自身结构特性能够同时作用于缆芯和第一护套,整体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得到提升,同时抗拉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有利于大面积电线电缆的自由布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缆芯一1,第一护套一2,加强线缆芯一3,第二护套一4,吊带一5,电磁屏蔽层一6,阻水层一 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引入电缆整体结构包括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主体,主要包括缆芯I和第一护套2。而第二部分是加强构件,主要包括加强线缆芯3和第二护套4。缆芯I是常用的电缆内芯,用于传递信息或电流,一般是由两根绝缘单线构成的绞线对组成,该绝缘单线一般由TR型无氧铜导体和外部包裹着的高密度聚乙烯构成的绝缘层制成。考虑到成本和电阻率的平衡关系,可将该铜导体的直径设置为0.5±0.01mm。第一护套2是缆芯I的保护结构,其包裹着缆芯I。而为了提高引入电缆的安全性能,一般第一护套2可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易燃烧,并且不会释放出有害气体,为人员疏散及灭火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加强线缆芯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引入电缆结构的第二部分的核心部件,顾名思义,加强线缆芯3是一种刚度、强度的加强构件,优选地,加强线缆芯3包括至少一根镀锌钢绞线。具体地,该加强线缆芯3可以由7根或更多根直径为0.35mm的镀锌高强度钢丝退扭绞合而成,整体结构柔软,柔韧性强。并且其最小弯曲半径可达5倍的成品直径,可满足屋面墙面转角的小弯曲半径需求,并实现家居装修后的隐蔽性安装。如此设置的加强线缆芯3,其整体拉断力量上限可达1500N,可实现较大跨距的布线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线缆芯3的结构并不仅仅指镀锌钢绞线的结构,其余具有足够延展性和柔韧性的结构也同样可以采用,比如铝合金绞线等。第二护套4是加强线缆芯3的保护结构,其本质和第一护套2相同,关于第二护套4的结构作用等信息请参考前述第一护套2,此处不再赘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引入电缆,根据前述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缆芯I和第一护套2,第二部分包括加强线缆芯3和第二护套4。第一部分需要与第二部分紧密结合,为此,第一护套2与第二护套4互相平行且固定连接(由于第一护套2内设置有缆芯1,而第二护套4内设置有加强线缆芯3,因此缆芯I和加强线缆芯3也同时互相平行)。如此设置,第二部分中加强线缆芯3的结构特点一一柔韧性和抗拉性才能加持到第一部分中的缆芯I上。此处优选地,第一护套2和第二护套4之间通过吊带5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在保证第一护套2与第二护套4的连接牢固的基础上,减小引入电缆所占用的外部空间,有利于合理布线。当然,第一护套2与第二护套4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余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比如通过双孔套管或者直接黏合等方式。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引入电缆,由于加强线缆芯3的高柔韧性、高抗拉性,以及第一护套2和第二护套4互相平行且固定连接,加强线缆芯3的存在加强了引入电缆整体结构的刚度、强度以及抗拉性能。当房屋内部布线情况比较复杂时,能够避免因人力因素导致的引入电缆突然断裂的情况。此外,为了提高引入电缆的抗干扰性,本实施例在缆芯I和第一护套2之间设置了电磁屏蔽层6。该电磁屏蔽层6包裹着缆芯1,一般外壁也紧贴着第一护套2的内壁。由于电磁屏蔽层6的结构特性,在引入电缆中增设后,能够提高引入电缆的抗信号干扰能力,自动过滤掉杂乱外来信号,避免信号失真,提高通讯质量。此处优选地,电磁屏蔽层6为单面铝箔与聚酯复合薄膜,其厚度一般为30-50 μ m。当然,电磁屏蔽层6并不一定仅仅指单面铝箔与聚酯复合薄膜,其余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结构也同样可以采用,比如镍导电漆或铁氧体等。进一步地,考虑到电磁屏蔽层6与缆芯I之间的包裹关系可能存在缝隙的情况,本实施例在电磁屏蔽层6与缆芯I之间的空隙填充油阻水层7。如此设置,不仅能加强电磁屏蔽层6与缆芯I之间的包裹关系紧密性,并且更重要的,该阻水层7的存在可有效阻止水汽或液态水进入缆芯并同时稳定绝缘电阻。此处优选地,该阻水层7为阻水油膏,阻水油膏为一种非亲水性、低介电常数的物质。当然,阻水层7并不一定仅仅指阻水油膏,其余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同样可以采用,比如阻水带或阻水纱等。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入电缆,包括缆芯(1)和包裹着所述缆芯(1)的第一护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线缆芯(3)和包裹着所述加强线缆芯(3)的第二护套(4),所述第一护套(2)与所述第二护套(4)互相平行且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鹏赵育苗黄桂领王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