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机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布线和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显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磁线圈的过桥线布线、连线以及电源接线都是用导线软连接实现的,采用人工制作完成,其不足之处主要包括: 1.采用软连接的过桥线布线和连线时,主、副相过桥线一般会缠绕在一起。为保证相间耐压,要求用作过桥线和连线的漆包线在耐压性能、漆膜厚度以及连续性等技术指标方面表现优异,这无疑会增加生产制造和质量保证的成本。另外,传统的绕组布线和接线结构中,线圈用线与过桥线及连线的型号相同,若选用线径较细的薄漆膜漆包线进行制造,难以保证相间绝缘。2.使用软连接的接头需要人工逐一焊接,人工焊接后还要进行绝缘包扎和固定绑扎,费料、费工、费时,并且不易实现大批量生产。3.电磁线圈的接头较多,尤其是带有抽头调速线圈的出线接头更多,逐一人工识别并区分十分不易,费工费时,导致生产效率低下。4.在软连接的过桥线布线和连线结构中,对地和相间绝缘处理较为复杂,并且绝缘处理的品质难以可靠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单相异步电动机布线和接线技术中存在的难以自动化批量生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布线和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磁线圈、用于连通所述电磁线圈的过桥线和连线以及用于所述电磁线圈外接电源或元件的引线;所述电磁线圈包括主绕组线圈、副绕组线圈和调速绕组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由线圈骨架(1)和绕制在线圈骨架(1)上的线圈组成;所述线圈骨架(1)包括骨架主体、在骨架主体上设置有能够导电的接线柱(3)以及设置在骨架主体侧部的间隔过桥线和/或连线的隔离柱(4),所述线圈与接线柱(3)相连;所述过桥线和连线接在不同电磁线圈的接线柱(3)上;所述引线的一端接在接线柱(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军,王超军,王绍春,蒲智,王运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超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