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临床需求对药液流量进行调节的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它由上盖、底座、流量管、调节旋钮钥匙、调节旋钮、不锈钢珠和弹簧构成;在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底座上至少设有三根流量管,上盖与底座配合,在上盖与底座连接形成的腔室内设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和调节旋钮钥匙连接,调节旋钮呈圆柱体,在调节旋钮的中间的位置设有多个档位,在调节旋钮上还设有多个调节流量组件,且调节流量组件的个数与流量管的个数相同,每个调节流量组件的横截面均呈正多边形结构等;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一次性输液泵通常是以一种固定的流速向病人输送治疗药 液的医疗器械,且它输送药液的速度是单一的,临床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临床上往往是 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治疗过程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给药的剂量会不同,这就要求输出 药液的流量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针对以上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根据临床需求对药液流 量进行调节的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它由上盖、底 座、流量管、调节旋钮钥匙、调节旋钮、不锈钢珠和弹簧构成;在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 和出料口,在底座上至少设有三根流量管,上盖与底座配合,在上盖与底座连接形成的腔室 内设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和调节旋钮钥匙连接,调节旋钮呈圆柱体,在调节旋钮的中间的 位置设有多个档位,在调节旋钮上还设有多个调节流量组件,且调节流量组件的个数与流 量管的个数相同,从而使得在流量管的上方分别对应一个调节流量组件,每个调节流量组 件的横截面均呈正多边形结构,且在其中几个正多边形的表面上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弧形 压块,从而实现能通过压块压住流量管使流量管内的液体实现全通、全不通、单通和双通等 多种形式,在调节旋钮圆柱体上还设有多个半球形凹坑;流量管分别设置在调节旋钮的下 方即分别对应设置在流量调节组件的下方,且流量管的进料端与设置在底座上的进料口连 接,流量管的出料端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出料口连接;不锈钢珠和弹簧分别有两个,不锈钢珠 与弹簧连接且形成两组卡扣机构,两组卡扣机构分别与设置在调节旋钮上对称的两个半球 形凹坑配合,从而产生一定的阻力,形成明显手感和精确定位,且弹簧设置在底座上。 作为优选,在底座上可以设有四至八根的流量管,且设置在调节旋钮上的调节流 量组件的个数与流量管的个数相同。 作为优选,每组调节流量组件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即六级调速或正八边形结构 即八级调速。 作为优选,在上盖上还设有显示窗,且该显示窗正对调节旋钮设置档位处;从而可 通过该显示窗观察到所需流量的数字。 该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的出料口端与出药接头连接,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的进料 口端通过输液管分别依次与过滤器、止流夹、加药口和储液装置连接。 该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根据需求要调节流量时,像用手表调节时 间和日期一样,将调节旋钮钥匙往外拉出,对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至所需流量,从显 示窗处可观察到所需流量的数字,设置在调节旋钮上的三组小接头组件根据调节的档位对 流量管进行通和止的控制,调节完毕,将调节旋钮钥匙推入原位即可。 根据以上所述,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和使用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它由上盖1、底座2、 流量管3、调节旋钮钥匙4、调节旋钮5、不锈钢珠6和弹簧7构成;在底座2的两端分别设 有进料口 8和出料口 9,在底座2上设有三根流量管3,上盖1与底座2配合,在上盖1与底 座2连接形成的腔室内设有调节旋钮5,调节旋钮5和调节旋钮钥匙4连接,调节旋钮5呈 圆柱体,在调节旋钮5的中间的位置设有三个档位10即二档、四档和六档,在调节旋钮5上 还设有三个调节流量组件11,从而使得在流量管3的上方分别对应一个调节流量组件11, 每个调节流量组件11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结构,且在其中三个正多边形的表面上设有 向外凸起形成的弧形压块,从而实现能通过压块压住流量管3使流量管3内的液体实现全 通、全不通、单通和双通等多种形式,在调节旋钮5圆柱体上还设有六个半球形凹坑;流量 管3分别设置在调节旋钮5的下方即分别对应设置在调节流量组件的下方,且流量管3的 进料端与设置在底座2上的进料口 8连接,流量管3的出料端与设置在底座2上的出料口 9连接;不锈钢珠6和弹簧7分别有两个,不锈钢珠6与弹簧7连接且形成两组卡扣机构, 两组卡扣机构分别与设置在调节旋钮5上对称的两个半球形凹坑配合,从而产生一定的阻 力,形成明显手感和精确定位,且弹簧7设置在底座2上;在上盖1上还设有显示窗12,且 该显示窗12正对调节旋钮5设置三个档位10处;从而可通过该显示窗12观察到所需流量 的数字。 以下是三根流量管的六种通和止的形式表:【主权项】1. 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上盖、底座、流量管、调节旋钮钥匙、调 节旋钮、不锈钢珠和弹簧构成;在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底座上至少设有 三根流量管,上盖与底座配合,在上盖与底座连接形成的腔室内设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和 调节旋钮钥匙连接,调节旋钮呈圆柱体,在调节旋钮的中间的位置设有多个档位,在调节旋 钮上还设有多个调节流量组件,且调节流量组件的个数与流量管的个数相同,每个调节流 量组件的横截面均呈正多边形结构,且在其中几个正多边形的表面上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 弧形压块,在调节旋钮圆柱体上还设有多个半球形凹坑;流量管分别设置在调节旋钮的下 方即分别对应设置在流量调节组件的下方,且流量管的进料端与设置在底座上的进料口连 接,流量管的出料端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出料口连接;不锈钢珠和弹簧分别有两个,不锈钢珠 与弹簧连接且形成两组卡扣机构,两组卡扣机构分别与设置在调节旋钮上对称的两个半球 形凹坑配合,且弹簧设置在底座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有四至 八根的流量管,且设置在调节旋钮上的调节流量组件的个数与流量管的个数相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调节流量组件 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即六级调速或正八边形结构即八级调速。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盖上还设有显 示窗,且该显示窗正对调节旋钮设置档位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临床需求对药液流量进行调节的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它由上盖、底座、流量管、调节旋钮钥匙、调节旋钮、不锈钢珠和弹簧构成;在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底座上至少设有三根流量管,上盖与底座配合,在上盖与底座连接形成的腔室内设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和调节旋钮钥匙连接,调节旋钮呈圆柱体,在调节旋钮的中间的位置设有多个档位,在调节旋钮上还设有多个调节流量组件,且调节流量组件的个数与流量管的个数相同,每个调节流量组件的横截面均呈正多边形结构等;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使用方便等特点。【IPC分类】A61M5/142, A61M5/175【公开号】CN204655664【申请号】CN201520337849【专利技术人】柴家忆, 徐芳明, 李慎贵, 何杰, 史海忠, 郭佳伟, 梁峰 【申请人】浙江润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泵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上盖、底座、流量管、调节旋钮钥匙、调节旋钮、不锈钢珠和弹簧构成;在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底座上至少设有三根流量管,上盖与底座配合,在上盖与底座连接形成的腔室内设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和调节旋钮钥匙连接,调节旋钮呈圆柱体,在调节旋钮的中间的位置设有多个档位,在调节旋钮上还设有多个调节流量组件,且调节流量组件的个数与流量管的个数相同,每个调节流量组件的横截面均呈正多边形结构,且在其中几个正多边形的表面上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弧形压块,在调节旋钮圆柱体上还设有多个半球形凹坑;流量管分别设置在调节旋钮的下方即分别对应设置在流量调节组件的下方,且流量管的进料端与设置在底座上的进料口连接,流量管的出料端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出料口连接;不锈钢珠和弹簧分别有两个,不锈钢珠与弹簧连接且形成两组卡扣机构,两组卡扣机构分别与设置在调节旋钮上对称的两个半球形凹坑配合,且弹簧设置在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家忆,徐芳明,李慎贵,何杰,史海忠,郭佳伟,梁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润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