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976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目前还没有一种加工精度高,安装精度高,转动平稳的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刀杆、刀头和固定螺钉,刀杆包括刀杆本体,其特点是:刀杆本体的前端设有刀头定位槽,刀头定位槽上设有两个支撑平面,一个支撑平面绕刀杆轴线旋转180度后,和另一个支撑平面重叠,固定柱上设有锁紧槽,固定柱套装在刀头定位孔中,刀头本体位于刀头定位槽中,刀头上的两个支撑面分别紧贴刀杆上的两个支撑平面,刀头上的定位底面紧贴刀头定位槽的底部,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刀头固定孔中,固定螺钉的前端顶在刀头的锁紧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工精度高,安装精度高,转动平稳,切削平稳,刀头可舍弃,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主要用于机械加工行业的孔加工中,属于一种五金加工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中常用的硬质合金类麻花钻的规格都较小,大规格的硬质合金类的麻花钻在不断研发中,由于现有的硬质合金类麻花钻通常采用整体式结构,即刀杆和刀头之间是不可拆卸的,刀杆和刀头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导致硬质合金类麻花钻的生产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这在大规格硬质合金类麻花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此外,也使得硬质合金类麻花钻的加工不易,加工复杂,使用寿命短。现在也有一些刀头可换的钻头,如公开日为2012年01月04日,公开号为CN102303152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刀片的麻花钻头,它包括一个麻花钻杆,在钻杆上两条螺旋排肩槽前端的槽口之间横向开有一个刀片安装槽,刀片安装槽的下半部呈一个放大角度的V形槽底,在V形槽底的两侧壁上设有一个锁紧孔,锁紧孔的一侧是沉头螺孔,另一侧是光孔,在刀片安装槽内满配合有一个刀片,刀片上端面上是旋切刀刃,刀片下部是一个与V形槽底相配的定位体,在定位体上与锁紧孔相应位置设有通孔,锁紧孔内安设有一根深入到刀片通孔和另一侧光孔内的沉头螺丝。又如公开日为2006年08月23日,公开号为CN280837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更换硬质合金钻头,它包括钻杆体、刀片和紧固刀片的固定部件,刀片两侧错位成梯形,刀片底部中心位置带有一个定位销,钻杆体上设有定位孔;定位销与刀片合为一体,并与定位孔相配合,用于刀片在钻杆体上的定位;刀片两侧各自开有一个固定孔,紧固刀片的固定部件与这两个固定孔相连,通过在刀片底部中心位置自带一个圆形定位销、刀片两侧呈中心对称地各自开有一个螺孔,使钻头装配更容易。现有的这些刀头可换的钻头的加工精度不高,安装精度不高,转动不够平稳,切削不够平稳。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同时满足结构设计合理,加工精度高,安装精度高,转动平稳,切削平稳,刀头可舍弃,使用寿命长的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加工精度高,安装精度高,转动平稳,切削平稳,刀头可舍弃,使用寿命长的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包括刀杆、刀头和固定螺钉,所述刀杆包括刀杆本体,所述刀杆本体上设置有排肩槽,所述刀头包括刀头本体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在刀头本体的一端,所述刀头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钻尖,所述钻尖上带有主切削刃和修磨横刃,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刀杆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刀头定位槽,该刀头定位槽和排肩槽相连,所述刀头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刀头定位孔,所述刀杆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刀头固定孔,所述刀头固定孔为螺钉孔结构,该刀头固定孔和刀头定位孔垂直相交,所述刀头定位槽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平面,所述两个支撑平面均和刀头定位槽的底部垂直,一个支撑平面绕刀杆轴线旋转180度后,和另一个支撑平面重叠;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锁紧槽,所述刀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底面,该刀头本体的外壁设置有两个支撑面,所述定位底面和两个支撑面均为平面结构,一个支撑面绕刀头轴线旋转180度后,和另一个支撑面重叠;所述固定柱套装在刀头定位孔中,所述刀头本体位于刀头定位槽中,所述刀头上的两个支撑面分别紧贴刀杆上的两个支撑平面,所述刀头上的定位底面紧贴刀头定位槽的底部,所述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刀头固定孔中,该固定螺钉的前端顶在刀头的锁紧槽上。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锁紧槽由一个底面和两个壁面组成,所述两个壁面沿固定柱的轴向方向排列,所述两个壁面均呈倾斜状结构,该两个壁面之间的距离从槽顶到槽底逐渐缩小。呈倾斜状结构的两个壁面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固定。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刀杆本体中设置有内冷却通道,所述内冷却通道的进口位刀杆本体的柄部的后端中心或柄部的外圆上,该内冷却通道的出口位于刃部端面或排肩槽中靠刀头处。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刀头定位槽为两个L形结构,一个L形结构绕刀杆轴线旋转180度后,和另一个L形结构重叠,所述支撑面为L形结构。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刀头定位孔和固定柱均为圆柱形结构。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刀头定位孔的轴线和刀杆轴线重叠。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排肩槽为直槽结构或螺旋槽结构。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钻尖的夹角为135度,所述修磨横刃为X型结构,所述主切削刃采用波形刃结构。由此增加刀具的切削锋利性与切削刃强度。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刀头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外圆刃带和负切削刃。由此增加刃口的强度。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定位底面和支撑面垂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转动平稳,切削平稳,刀头可舍弃,通过更换刀头就可以实现刀杆的重复利用,使用寿命长。刀头上的两个支撑面分别紧贴刀杆上的两个支撑平面,刀头上的定位底面紧贴刀头定位槽的底部,固定螺钉的前端顶在刀头的锁紧槽上,使得刀头和刀杆的加工精度高,刀头的安装精度高,确保刀头转动和切削的平稳性。本技术刀杆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更换刀头,使用寿命长,刀头定位槽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平面,用于支撑刀头,使得刀头的转动的更加平稳,且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提高安装精度,提升了钻头的整体性能。刀杆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刀头定位槽,刀头定位槽和排肩槽相连,刀头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刀头定位孔,刀杆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刀头固定孔,使刀头装夹在刀杆上更稳固,钻削更平稳,排肩更顺畅。本技术刀头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构思独特,可更换刀头,使用寿命长,在刀头本体的外壁设置有两个支撑面,定位底面和两个支撑面均为平面结构,一个支撑面绕刀头轴线旋转180度后,和另一个支撑面重叠,可以很好的传递扭矩,使得刀头的转动的更加平稳,且有利于提尚加工精度和提尚安装精度,提升了钻头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刀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刀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刀头放大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刀头放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14,本实施例中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包括刀杆1、刀头2和固定螺钉3,其中刀杆I包括刀杆本体11,刀杆本体11上设置有排肩槽12,排肩槽12的数量为两个,该排肩槽12可以为直槽结构或螺旋槽结构。本实施例中刀杆本体11的前端设置有刀头定位槽13,该刀头定位槽13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排肩槽12相连,使得排肩更顺畅。本实施例中刀头定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换刀头式结构的钻头,包括刀杆、刀头和固定螺钉,所述刀杆包括刀杆本体,所述刀杆本体上设置有排屑槽,所述刀头包括刀头本体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在刀头本体的一端,所述刀头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钻尖,所述钻尖上带有主切削刃和修磨横刃,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刀头定位槽,该刀头定位槽和排屑槽相连,所述刀头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刀头定位孔,所述刀杆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刀头固定孔,所述刀头固定孔为螺钉孔结构,该刀头固定孔和刀头定位孔垂直相交,所述刀头定位槽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平面,所述两个支撑平面均和刀头定位槽的底部垂直,一个支撑平面绕刀杆轴线旋转180度后,和另一个支撑平面重叠;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锁紧槽,所述刀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底面,该刀头本体的外壁设置有两个支撑面,所述定位底面和两个支撑面均为平面结构,一个支撑面绕刀头轴线旋转180度后,和另一个支撑面重叠;所述固定柱套装在刀头定位孔中,所述刀头本体位于刀头定位槽中,所述刀头上的两个支撑面分别紧贴刀杆上的两个支撑平面,所述刀头上的定位底面紧贴刀头定位槽的底部,所述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刀头固定孔中,该固定螺钉的前端顶在刀头的锁紧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红飞董辉朱冬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