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头部和体部,体部是直板状,头部的宽度大于体部,是由体部远端向外并向顶面方向延伸且沿其宽度方向扭转弯曲形成的弧形状。头部上设置有若干锁定孔,体部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结合孔,其中结合孔是由互相连通的滑动孔和螺纹孔形成的8字型结构,滑动孔与皮质骨螺钉相适配,螺纹孔与锁定螺钉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锁定板与胫骨远端后侧解剖结构相适配,贴服度更高,同时术中加压锁定方便牢固,适用于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和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等病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
技术介绍
胫骨远端骨折(包括Pilon骨折)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手术医师的难题。目前胫骨远端内、外侧解剖钢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胫骨远端后柱有其解剖特殊性,普通钢板存在解剖不匹配、操作困难、延长手术时间等问题,同时需预弯塑形,增加钢板疲劳断裂的风险。此外,对于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如Gusti 1 IIJII)由于常伴有胫骨前、内方软组织严重损伤,若采用常规的前内或前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极易发生创口感染、皮肤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而当涉及胫骨远端III型后柱骨折由于其骨块位置的特殊性更是为手术增加了难度,且大大增加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固定钢板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具有用于接触胫骨的底面和相对的顶面,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头部和体部,体部是直板状,头部的宽度大于体部,是由体部长度方向一远端向外并向顶面方向延伸且沿其宽度方向扭转弯曲形成的弧形状;所述头部上设置有若干锁定孔,所述体部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结合孔,其中所述结合孔是由互相连通的螺纹孔和滑动孔形成的8字型结构,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远端并与锁定螺钉相适配,所述滑动孔与皮质骨螺钉相适配;所述体部的底面两侧对称排列有若干部分内凹形成的凹陷部。优选的,所述头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由内凹弧线段和外凸弧线段平滑连接形成,所述头部的宽度向外渐次扩大后缩小。优选的,所述头部两侧边所述内凹弧线段和外凸弧线段的弧度变化不同,所述头部由弧度变化较小的一侧边至另一侧边向所述顶面方向扭转弯曲。优选的,所述头部上设置有4个所述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呈梯形分布,其中2个锁定孔位于所述头部的最大宽度处。优选的,所述体部上等距离排列有9个结合孔,所述凹陷部设置于相邻结合孔之间的两侧。优选的,所述体部于长度方向上相对的近端设置有倒角。优选的,所述体部的顶面是平面,底面是外凸圆弧面。优选的,所述体部的宽度是13-18mm,所述头部的最大宽度为30_35mm。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解剖型锁定板采用体部和头部的一体化设计,头部由体部长度方向一远端向外并向顶面方向延伸且沿其宽度方向扭转弯曲形成的弧形状,符合胫骨远端后侧的解剖结构,贴服度更高,同时头部的圆钝处理方便术中更好的插入,固定更为牢固可靠,适用于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无法从前内或前外侧进行固定的病例和涉及胫骨远端III型后柱骨折的病例。2、头部设置有锁定孔用以固定骨折远端,体部设置有结合孔用以固定骨折近端,其中结合孔由滑动孔和螺纹孔组合的形式适配于加压钉、拉力钉与锁定钉,方便术中加压和锁定固定,特别的,滑动孔远离头部以方便对骨折近端组织的拉引;板和钉结合的类支架作用可形成成角稳定界面,同时体部两端设置有内凹的凹陷部,形成有限接触,有效减少对骨膜的压迫,保护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可用于部分粉碎性骨折,复杂骨折及骨质疏松骨折的固定,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由一体成型的头部I和体部2组成,定义有用于接触胫骨的底面a和相对的顶面b。体部2是直板状,头部I的宽度大于体部,是由体部2长度方向一远端向外并向顶面方向延伸且沿其宽度方向扭转弯曲形成的弧形状。头部I上设置有若干锁定孔11,体部2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结合孔21。结合孔21是由互相连通的滑动孔211和螺纹孔212形成的8字型结构,螺纹孔212靠近远端并设置有内螺纹以与锁定螺钉相适配,滑动孔211的内表面相对光滑以与皮质骨螺钉相适配。体部2的底面a两侧对称排列有若干部分内凹形成的凹陷部22。参考图2及图3,头部I由体部2向外延伸,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边分别由弧线段与体部2侧边平滑连接形成,其中左侧边向外由左内凹弧线段12、左外凸弧线段13平滑连接形成,右侧边向外由右内凹弧线段14、右外凸弧线段15平滑连接形成,使头部I的宽度向外渐次扩大后缩小。参考图4,左内凹弧线段12、左外凸弧线段13的弧度变化分别大于右内凹弧线段14、右外凸弧线段15,头部I由右侧至左侧向顶面b方向扭转弯曲,形成外凸的圆弧底面,以符合胫骨远端后侧的解剖结构,贴服度更高。同时头部I的远端略内缩的圆钝处理方便术中更好的插入,固定更为牢固可靠。头部I上设置有4个锁定孔11,呈梯形分布,其中2个锁定孔11位于头部I的最大宽度处,以合理的布局配合锁骨螺丝钉进行锁定,使结构更为稳定。作为一种优选,体部2上等距离排列有9个结合孔21,结合孔21适配于加压钉、拉力钉与锁定钉,方便术中加压和锁定固定,其“8”字形的结构便于防止螺钉移位,使板和钉结合的类支架作用形成成角稳定界面。此外,凹陷部22设置于底面a上相邻结合孔21之间的两侧,与结合孔21错位排列,形成有限接触,有效减少对骨膜的压迫,保护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体部2的顶面b是平面,底面a是外凸的圆弧面,且体部2于长度方向上相对的近端设置有倒角,使其与胫骨解剖形状更为匹配,进一步减少摩擦和压迫,利于微创手术的进行。作为一种优选,体部的宽度是13-18mm,头部的最大宽度为30_35mm。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具有用于接触胫骨的底面和相对的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头部和体部,体部是直板状,头部的宽度大于体部,是由体部长度方向一远端向外并向顶面方向延伸且沿其宽度方向扭转弯曲形成的弧形状;所述头部上设置有若干锁定孔,所述体部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结合孔,其中所述结合孔是由互相连通的螺纹孔和滑动孔形成的8字型结构,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远端并与锁定螺钉相适配,所述滑动孔与皮质骨螺钉相适配;所述体部的底面两侧对称排列有若干部分内凹形成的凹陷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由内凹弧线段和外凸弧线段平滑连接形成,所述头部的宽度向外渐次扩大后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两侧边所述内凹弧线段和外凸弧线段的弧度变化不同,所述头部由弧度变化较小的一侧边至另一侧边向所述顶面方向扭转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上设置有4个所述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呈梯形分布,其中2个锁定孔位于所述头部的最大宽度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上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板,具有用于接触胫骨的底面和相对的顶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头部和体部,体部是直板状,头部的宽度大于体部,是由体部长度方向一远端向外并向顶面方向延伸且沿其宽度方向扭转弯曲形成的弧形状;所述头部上设置有若干锁定孔,所述体部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结合孔,其中所述结合孔是由互相连通的螺纹孔和滑动孔形成的8字型结构,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远端并与锁定螺钉相适配,所述滑动孔与皮质骨螺钉相适配;所述体部的底面两侧对称排列有若干部分内凹形成的凹陷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郁,
申请(专利权)人:苏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