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1220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所述接骨板系统包括前外侧接骨板、后外侧接骨板、后内侧接骨板、内侧接骨板。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针对胫骨平台不同方位设计专门的接骨板,在解剖学测量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前确定形状,角度和固定长度,保证合理的螺钉分布和进钉方向,充分利用胫骨平台的固定空间,以及胫骨的结构形态,使得胫骨平台对应的接骨板固定确切、固定效果好,使得胫骨平台的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
技术介绍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创伤骨科常见的损伤,随着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加,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胫骨平台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多因胫骨平台关节面破坏而影响膝关节功能,治疗难度大,极易遗留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为了便于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对胫骨平台进行了分型,即胫骨平台外侧柱,胫骨平台内侧柱、胫骨平台后柱。其采用治疗的接骨板可分为前外侧接骨板、后外侧接骨板、后内侧接骨板、内侧接骨板。其前外侧接骨板置于胫骨平台前外侧,其必须达到性能可靠的要求,既要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又要符合解剖学特征。在髁部的钉位数量不够,固定后的也不够稳定,给术后骨折愈合和康复运动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同时板形与骨面形态的吻合度较差,植入手术后增加对软组织的刺激较大,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后外侧接骨板置于胫骨平台后外侧,胫骨平台后外侧的解剖结构繁复且神经血管与重要肌腱布满于此,因此传统的胫骨平台后外侧固定方式是先经由胫骨平台前外侧间接先将骨骼复位后,由前外侧进入至后外侧,再进行间接固定,但这种固定方式却常面临无法将胫骨平台后外侧复位或固定,加之特定用于胫骨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系统包括前外侧接骨板、后外侧接骨板、后内侧接骨板、内侧接骨板;前外侧接骨板整体呈现“T型”,所述前外侧接骨板包括近端头部、曲面连接部、远端直面部;所述的近端头部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的第一侧部上设有五个锁定螺钉孔,其锁定螺钉孔的直径为3.5mm;所述的第二侧部上设有两个锁定螺钉孔,其第二侧部上的锁定螺钉孔的轴向方向与第一侧部上的锁定螺钉孔的轴向呈90度;所述曲面连接部上还设有五个锁定螺钉孔,所述近端头部的边缘轮廓为波浪形状,在波谷处可以打入空心钉;所述的近端头部和曲面连接部上还设有克氏针孔;所述远端直面部设有滑动孔、锁定螺钉孔;所述的远端直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骅沈浩陈鹏博王伟倪斌斌余宝富陈羿丞范志远陈基施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