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器,其中空调系统包括室外侧、室内侧,室内侧具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室内机,其中至少一台室内机设置有辐射换热器;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具有上述的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运用辐射换热器放置在一台室内机上和普通换热器放置在另一台室内机上,具有辐射换热器的室内机可以是一台或多台,与现有的辐射板与换热器设置在同一台空调器上的相比,分开控制的辐射换热器和普通换热器,控制方式多样化,根据室内环境温度的条件,实现辐射换热器和普通换热器不同工况的结合控制,提高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空调器,在制热时候,通过普通的室内侧换热器进行制热,其出风温度过高,热风吹向人体时容易感觉燥热;现有的也存在辐射板与普通换热器结合的室内机,但这些都是安装在同一台空调器上,虽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通过辐射板制热减轻热风吹向人体时所产生的燥热感觉,但是,这种控制局限性大,没有很好的根据室温控制辐射板和普通换热器的工况,节能效果差;另外,辐射板与普通换热器安装在同一台空调器上,其制出的热风从上往下吹,热空气密度小,导致热量集中在上部,人体足部温度低,这会导致舒适性差,不能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有鉴于此,亟需提供一种空调器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节能的目的;进而还可以提高人体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侧、室内侧,室内侧具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室内机,其中至少一台室内机设置有辐射换热器。作为优选,室内机为两台,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机、第二室内机,第一室内机设置有辐射换热器,第二室内机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室内机的设置位置高于第一室内机的设置位置。作为优选,至少一台具有辐射换热器的室内机设置在地面上或埋藏在地下。作为优选,还包括风机,风机的风吹向辐射换热器。作为优选,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工况时,辐射换热器的上游设置有第一电磁控制阀。作为优选,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工况时,第一换热器的上游设置有第二电磁控制阀。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具有上述的空调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有上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工况时,设置在辐射换热器上游的第一电磁控制阀和设置在辐射换热器下游的第三电磁控制阀;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工况时,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上游的第二电磁控制阀和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下游的第四电磁控制阀。作为优选,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环;判断室内环境温度T环与设定温度T设的差值,控制空调器按特定的运行模式运行。作为优选,当T环>1'设+A°C时,第一电磁控制阀和第三电磁控制阀关闭,第二电磁控制阀和第四电磁控制阀打开,A°C为第一温度阈值,空调器运行第一制冷模式。作为优选,当T设+B°C CT环彡T设+A°C时,第一电磁控制阀和第三电磁控制阀打开,第二电磁控制阀和第四电磁控制阀打开,A°C为第一温度阈值,B°C为第二温度阈值,空调器运行第二制冷模式。作为优选,当T环彡T设+B°C时,第一电磁控制阀和第三电磁控制阀打开,第二电磁控制阀和第四电磁控制阀关闭,B°C为第二温度阈值,空调器运行第三制冷模式。作为优选,当T设K T环< I'设_B°C时,第一电磁控制阀和第三电磁控制阀打开,第二电磁控制阀和第四电磁控制阀打开,A°C为第一温度阈值,B°C为第二温度阈值,空调器运行第二制热模式。作为优选,当T环彡T设_B°C时,第一电磁控制阀和第三电磁控制阀打开,第二电磁控制阀和第四电磁控制阀关闭,B°C为第二温度阈值,空调器运行第三制热模式。作为优选,第一温度阈值A°C的取值范围为5°C< A°C< 7°C ;第二温度阈值B°C的取值范围为3°C< A°C彡50C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空调系统运用辐射换热器放置在一台室内机上和普通换热器放置在另一台室内机上,具有辐射换热器的室内机可以是一台或多台,与现有的辐射板与换热器设置在同一台空调器上的相比,分开控制的辐射换热器和普通换热器,控制方式多样化,根据室内环境温度的条件,实现辐射换热器和普通换热器不同工况的结合控制,提高节能效果。另外,至少两台室内机的设计,具有辐射换热器的室内机设置在房间的靠近地板处,甚至可直接安装在地板上或埋藏在地下,在制热时,热风可从人体脚部吹起,暖从脚起,舒适性更好;另外,为了为加强辐射换热器制热效果,增加风机,使用微风,加强空气对流,制热效果更好,同时低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系统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制冷工况的系统流程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制热工况的系统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系统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一制冷模式系统流程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二制冷模式系统流程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三制冷模式系统流程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一制热模式系统流程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二制热模式系统流程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三制热模式系统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见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了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节流装置5,所述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节流装置5设置在室外侧,成为空调器的室外机;还包括室内侧,所述室内侧具有至少两台室内机,其中至少一台室内机设置有辐射换热器,具有辐射换热器的室内机为一台或多台,具有普通换热器的室内机也可以设置为一台或多台,其共同组成本技术空调系统的室内侧,与现有的辐射板与换热器设置在同一台空调器上的相比,辐射换热器和普通换热器分开设置在不同的室内机上,实现分开控制,控制方式多样化,根据室内环境温度的条件不同,实现辐射换热器和普通换热器的冷媒流量,实现不同工况的结合控制,提高节能效果O优选的,所述室内机为两台,所述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机7、第二室内机8,所述第一室内机7设置有辐射换热器71,所述第二室内机8设置有第一换热器81所述第二室内机8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室内机7的设置位置;例如,目前普通的空调器,如壁挂式空调器,其安装在房间或大厅的墙壁上,本技术的第二室内机8的安装方式与普通空调器相同,而第一室内机7设置的安装位置则比第二室内机8的安装位置要低,使得在制热时,热风不会直接吹向人体头部等上身部位,提高人体舒适性。优选的,至少一台具有辐射换热器的室内机设置在地面上,此处具有辐射换热器的室内机也可以理解为具有辐射散热功能的散热器,在制热时,具有辐射换热器的室内机设置在房间或大厅的靠近地板处,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地板上,也可以埋藏在地下,都能实现在制热时,热风可从人体脚部吹起,暖从脚起,舒适性更好的效果。优选的,还包括风机9,所述风机9的风吹向辐射换热器,为了为加强辐射换热器制热效果,而增加风机9,同时使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侧、室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具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室内机,其中至少一台室内机设置有辐射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靖东,张辉,叶务占,林金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