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用于快速制热且具有过冷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单向阀、使用侧换热器、辅助换热器、节流部件、蒸发器;所述使用侧换热器上设有加热盘管,所述辅助换热器上设有过冷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接,所述加热盘管另一端与所述过冷盘管一端连接,所述过冷盘管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部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空调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
技术介绍
热泵系统至少包括按冷媒流动方向顺序连接而成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等四个部件,其中节流装置通常包括主毛细管、辅助毛细管和单向阀。现有空气能热水器为提高流入蒸发器前冷媒过冷度,将节流前冷媒流到蒸发器底部放热过冷,效率低,制热速度慢,影响制热效果和能效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用于快速制热且具有制热过冷功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单向阀、使用侧换热器、辅助换热器、节流部件、蒸发器;所述使用侧换热器上设有加热盘管,所述辅助换热器上设有过冷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接,所述加热盘管另一端与所述过冷盘管一端连接,所述过冷盘管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部件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盘管位于所述使用侧换热器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加热盘管位于所述使用侧换热器的中部以下位置。优选的,所述过冷盘管位于所述辅助换热器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过冷盘管位于所述辅助换热器的底部。优选的,所述使用侧换热器和所述辅助换热器之间设有水泵和截止阀。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过冷盘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四通阀连接。优选的,所述使用侧换热器上设有热介质出口。优选的,所述辅助换热器上设有冷介质进口。优选的,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的外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单向阀、使用侧换热器、辅助换热器、节流部件、蒸发器依次连接,使用侧换热器上设有加热盘管,辅助换热器上设有过冷盘管,加热盘管一端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加热盘管另一端与过冷盘管一端连接,过冷盘管另一端与节流部件连接,冷媒在加热盘管里放热降温而制热,经加热盘管首次放热后的冷媒接着流入放置于辅助换热器上的过冷盘管,因辅助换热器温度比使用侧换热器温度低,冷媒在过冷盘管再次放热降温而过冷,过冷后的冷媒经过冷盘管流向节流部件,经过节流部件节流后的冷媒流到蒸发器吸热蒸发,快速制热且实现制热时过冷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的制热过冷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的除霜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的换热器调温原理图;图示说明:压缩机1、四通阀2、第二单向阀3、第一单向阀4、使用侧换热器5、加热盘管6、截止阀7、水泵8、辅助换热器9、过冷盘管10、节流部件11、蒸发器12、气液分离器13、冷介质进口 14、热介质出口 15。【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用于快速制热且具有制热过冷功能。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单向阀4、使用侧换热器5、加热盘管6、辅助换热器9、过冷盘管10、节流部件11、蒸发器12等部件,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单向阀4、使用侧换热器5、辅助换热器9、节流部件11、蒸发器12依次连接;加热盘管6位于使用侧换热器5上,过冷盘管10位于辅助换热器9上,加热盘管6一端与第一单向阀4的出口连接,加热盘管6另一端与过冷盘管10 —端连接,过冷盘管10另一端与节流部件11连接;其中上述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为:压缩机I与四通阀2连接,四通阀2与第一单向阀4的入口(第一单向阀4的入口即指冷媒流入的开口)连接,第一单向阀4的出口(第一单向阀4的出口)即指冷媒流出的开口)与加热盘管6的一端连通,加热盘管6的另一端与过冷盘管10的一端连通,过冷盘管10的另一端与节流部件11连接,节流部件11与蒸发器12连通,蒸发器12与四通阀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加热盘管6长期被浸泡,因盘管结垢影响换热效果,加热盘管6缠绕于使用侧换热器5的外侧,加热盘管可以位于使用侧换热器5的中下部,由于温度高的位于上部,温度低的位于下部,加热盘管6设置在中下部能够进行更好的热交换;为了提高过冷度,系统可以将过冷盘管10内置于辅助换热器9的底部。此外,该蓄热除霜、制热过冷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13位于压缩机I的外侧。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的制热过冷原理为:冷媒经压缩机I加热后进入四通阀2,接着由四通阀2流向第一单向阀4,再由第一单向阀4流入外缠于使用侧换热器5外侧的加热盘管6,冷媒在加热盘管6里过放热降温而制热,经加热盘管6首次放热后的冷媒接着流入放置于辅助换热器9底部的过冷盘管10,因辅助换热器9的温度比使用侧换热器5的温度低,冷媒在辅助换热器9底部的过冷盘管10再次放热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单向阀、使用侧换热器、辅助换热器、节流部件、蒸发器;所述使用侧换热器上设有加热盘管,所述辅助换热器上设有过冷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接,所述加热盘管另一端与所述过冷盘管一端连接,所述过冷盘管另一端与所述节流部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