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玉峰专利>正文

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1302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主引流袋、辅引流袋、连接管和保护杯,主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辅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主引流袋与辅引流袋通过连接管连接,辅引流袋的出口管通过连接管连接主引流袋的进口接头,辅引流袋的进口管连接引流管。优点是设计简单巧妙,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设计有防反流装置解决引流液进入抽负压设备,引流袋依靠弹簧打开,无需抽负压的负压瓶,辅引流袋的出口管比进口管长2cm解决了液体满袋时会对进口管造成脏堵现象;抽负压装置抽负压时吸力足,无需分出部分吸力用于保证引流袋撑开,从而对抽负压装置的要求降低,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负压引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负压引流装置是医院中常用的医疗设备。其主要用于手术中、急诊抢救时对血液、体液、冲洗液等抽出人体外,目前负压引流装置中,由于长时间使用,负压瓶容易产生裂纹、连接管不紧密、密封圈不密封,易发生漏气,至一次性引流袋外不能形成负压,引流袋不能撑开,导致工作不能正常进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有时会不留意导致引流液体进入抽负压的机器里面,损坏设备;而且中心负压装置产生的吸力一部分要保证引流袋外处于负压状态,使其保持撑开状态,就造成吸力不足,抽不出液体,不能保证临床需要。就需要采用大功率抽负压装置,这样对设备要求高,从而成本就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设计简单巧妙,使用安全可靠,无需担心负压瓶裂纹、连接管不紧密、密封圈不密封,能够有效地防止引流液进入抽负压装置。而且中心负压产生的吸引力全用于临床吸引,保证临床需要。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主引流袋、辅引流袋、连接管和保护杯,主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辅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主引流袋与辅引流袋通过连接管连接,其特征是主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弹簧、塑料盖、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分别装在塑料盖上,弹簧装在塑料盖下端内侧,引流袋套在弹簧外侧安装在塑料盖下端,出口接头下端装有防反流装置,出口接头上端连接抽负压装置;辅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弹簧、塑料盖、进口管和出口管,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装在塑料盖上,弹簧装在塑料盖下端内侧,引流袋套在弹簧外侧安装在塑料盖下端,辅引流袋的出口管通过连接管连接主引流袋的进口接头,辅引流袋的进口管连接引流管。所述的辅引流袋的出口管和进口管位于塑料盖内侧部分,出口管比进口管长2cm。所述的防反流装置包括浮球、密封座和三爪支撑,三爪支撑装在主引流袋的出口接头的下端,密封座装在出口接头下端内侧,浮球装于三爪支撑内部。所述的主引流袋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主引流袋外通过封装带缠绕固定。所述的辅引流袋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辅引流袋外通过封装带缠绕固定。所述的主引流袋和辅引流袋的引流袋袋体上印有刻度。本技术的优点是设计简单巧妙,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设计有防反流装置解决引流液进入抽负压设备,引流袋依靠弹簧打开,无需抽负压的负压瓶,辅引流袋的出口管比进口管长2cm解决了液体满袋时会对进口管造成脏堵现象;抽负压装置抽负压时吸力足,无需分出部分吸力用于保证引流袋撑开,从而对抽负压装置的要求降低,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辅助引流袋压缩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反流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介绍:参照附图1,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主引流袋、辅引流袋2、连接管3和保护杯4,主引流袋I装在保护杯4内,辅引流袋2装在保护杯4内,主引流袋I与辅引流袋2通过连接管3连接,主引流袋I包括引流袋11、弹簧12、塑料盖13、进口接头14和出口接头15,进口接头14和出口接头15分别装在塑料盖13上,弹簧12装在塑料盖13下端内侧,引流袋11套在弹簧12外侧安装在塑料盖13下端,出口接头15下端装有防反流装置16,出口接头15上端连接抽负压装置;辅引流袋2包括引流袋21、弹簧22、塑料盖23、进口管24和出口管25,进口管24和出口管25分别装在塑料盖23上,弹簧22装在塑料盖23下端内侧,引流袋21套在弹簧22外侧安装在塑料盖23下端,辅引流袋的出口管25通过连接管3连接主引流袋的进口接头14,辅引流袋的进口管24连接引流管。所述的辅引流袋的出口管24和进口管25位于塑料盖23内侧部分,出口管24比进口管25长2cm。所述的防反流装置16包括浮球161、密封座162和三爪支撑163,三爪支撑163装在主引流袋的出口接头15的下端,密封座162装在出口接头15下端内侧,浮球161装于三爪支撑163内部。所述的主引流袋的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且主引流袋外通过封装带5缠绕固定。所述的辅引流袋的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且辅引流袋外通过封装带5缠绕固定。所述的主引流袋和辅引流袋的引流袋袋体上印有刻度。本技术使用时,首先把封装带拆开,主引流袋和辅引流袋在弹簧的作用下就会涨开,通过连接管把主引流袋和辅引流袋连接在一起,主引流袋的出口连接在抽负压装置,辅引流袋的进口连接引流管,引流管插入需要引流的地方,抽负压装置开启抽负压,主引流袋和辅引流袋在弹簧的支撑下不会吸憋,弹簧力大于负压产生的力,这样液体就会先进入辅引流袋,辅引流袋的出口管比进口管长,当液体到达出口管时液体直接就抽入主引流袋内,主引流袋内液体满了以后,防反流装置的浮球在液体浮力作用下浮起顶在密封座上,这样液体就无法进入抽负压设备。【主权项】1.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主引流袋、辅引流袋、连接管和保护杯,主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辅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主引流袋与辅引流袋通过连接管连接,其特征是主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弹簧、塑料盖、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分别装在塑料盖上,弹簧装在塑料盖下端内侧,引流袋套在弹簧外侧安装在塑料盖下端,出口接头下端装有防反流装置,出口接头上端连接抽负压装置;辅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弹簧、塑料盖、进口管和出口管,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装在塑料盖上,弹簧装在塑料盖下端内侧,引流袋套在弹簧外侧安装在塑料盖下端,辅引流袋的出口管通过连接管连接主引流袋的进口接头,辅引流袋的进口管连接引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引流袋的出口管和进口管位于塑料盖内侧部分,出口管比进口管长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反流装置包括浮球、密封座和三爪支撑,三爪支撑装在主弓I流袋的出口接头的下端,密封座装在出口接头下端内侧,浮球装于三爪支撑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引流袋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主引流袋外通过封装带缠绕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引流袋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辅引流袋外通过封装带缠绕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引流袋和辅引流袋的引流袋袋体上印有刻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主引流袋、辅引流袋、连接管和保护杯,主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辅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主引流袋与辅引流袋通过连接管连接,辅引流袋的出口管通过连接管连接主引流袋的进口接头,辅引流袋的进口管连接引流管。优点是设计简单巧妙,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设计有防反流装置解决引流液进入抽负压设备,引流袋依靠弹簧打开,无需抽负压的负压瓶,辅引流袋的出口管比进口管长2cm解决了液体满袋时会对进口管造成脏堵现象;抽负压装置抽负压时吸力足,无需分出部分吸力用于保证引流袋撑开,从而对抽负压装置的要求降低,节省成本。【IPC分类】A61M1/00【公开号】CN204655601【申请号】CN201520319114【专利技术人】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弹簧式防反流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主引流袋、辅引流袋、连接管和保护杯,主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辅引流袋装在保护杯内,主引流袋与辅引流袋通过连接管连接,其特征是主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弹簧、塑料盖、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分别装在塑料盖上,弹簧装在塑料盖下端内侧,引流袋套在弹簧外侧安装在塑料盖下端,出口接头下端装有防反流装置,出口接头上端连接抽负压装置;辅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弹簧、塑料盖、进口管和出口管,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装在塑料盖上,弹簧装在塑料盖下端内侧,引流袋套在弹簧外侧安装在塑料盖下端,辅引流袋的出口管通过连接管连接主引流袋的进口接头,辅引流袋的进口管连接引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峰钱沂
申请(专利权)人:孙玉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