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保荣专利>正文

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094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的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第一横向散热管和第二横向散热管横向平行设置,第一横向散热管位于第二横向散热管的上方,多个纵向散热管竖直等间距设置在第一横向散热管和第二横向散热管之间,且纵向散热管的两端对应与第一横向散热管和第二横向散热管相连通;第二横向散热管包括导热管、加热块、保温层和保护套,加热块设置在导热管的一端,保温层设置在加热块的外侧,保护套套装在保温层的外侧,导热管内呈真空状态并设置有超导液,加热块上设置有接线柱,通过接线柱给加热块施以220V的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暖气片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属于暖气片

技术介绍
生活中使用的家庭取暖气,大多还以传统的水暖器为主,而暖气片是重要的取暖设备,目前,取暖用的暖气存在很多缺点,如占用空间大,笨重不易搬运,散热效果差,热能利用率低等。众所周知,传统的暖气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操作繁琐而复杂,而且需要燃烧大量的煤、天然气等燃料,在工作环境中会不但产生很多的对工作人员健康有害的粉尘和污物,而且在工作时还有安全隐患;另外热媒必须借助电、水或导热油来实现取暖,将水或导热油加热需要的时间较长,而需加之2/3的水或油,这无疑加大了材料和耗电量,而且还浪费了水、油资源,在长时间使用的管道内腔易被腐蚀,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而且热效率极低,加热速度慢,运行噪音大,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年年维护,而且会对环境和大气造成极大的污染,也有采用电暖器取暖的,但现在这种电暖器也只能在小房间进行局部取暖,大房间或者大一些的厂房、蔬菜大棚却无法使用,故不符合节能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的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包括第一横向散热管、第二横向散热管和多个纵向散热管,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和第二横向散热管横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位于第二横向散热管的上方,多个所述纵向散热管竖直等间距设置在第一横向散热管和第二横向散热管之间,且所述纵向散热管的两端对应与第一横向散热管和第二横向散热管相连通; 所述第二横向散热管的结构为:包括导热管、加热块、保温层和保护套,所述加热块设置在导热管的一端,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加热块的外侧,所述保护套套装在保温层的外侧,所述导热管内呈真空状态并设置有超导液,所述加热块上设置有接线柱,通过所述接线柱给加热块施以220V的电压。所述导热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加热块分别位于导热管的两端,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注入超导液。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排气。所述导热管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管为紫铜管,所述保护套为不锈钢外套,所述保温层为地暖反热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加热紫铜管内的超导液,超导液在第二横向散热管内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气态的超导液经纵向散热管进入第一横向散热管内遇冷变为液态后再经纵向散热管倒流进入第二横向散热管,继续循环加热,本专利技术无需用水,且超导液循环使用,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为第一横向散热管、2为第二横向散热管、21为导热管、22为加热块、23为保温层、24为保护套、25为超导液、3为纵向散热管、4为第一阀门、5为第二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包括第一横向散热管1、第二横向散热管2和多个纵向散热管3,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I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横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I位于第二横向散热管2的上方,多个所述纵向散热管3竖直等间距设置在第一横向散热管I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之间,且所述纵向散热管3的两端对应与第一横向散热管I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相连通; 所述第二横向散热管2的结构为:包括导热管21、加热块22、保温层23和保护套24,所述加热块22设置在导热管21的一端,所述保温层23设置在加热块22的外侧,所述保护套24套装在保温层23的外侧,所述导热管21内呈真空状态并设置有超导液25,所述加热块22上设置有接线柱,通过所述接线柱给加热块22施以220V的电压。所述导热管2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所述第一阀门4和加热块22分别位于导热管21的两端,所述第一阀门21用于注入超导液25。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I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所述第二阀门5用于排气。所述导热管I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导热管21内的温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得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后,控制加热块22的工作与否,如果导热管21内的温度超过额定值,则加热块22停止工作,反之,若导热管21内的温度低于额定值,则加热块22启动工作。所述导热管21为紫铜管,所述保护套24为不锈钢外套,所述保温层23为地暖反热膜。第一横向散热管I和纵向散热管3均为紫铜管。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增强散热效果,在纵向散热管3的外部均缠绕铝翅片,以增大散热面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横向散热管I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长度为1.2米,纵向散热管3的高度为70厘米时,加热块22的用电功率仅为250瓦?300瓦,散热管的表面温度却可以达到60度?70度。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加热紫铜管内的超导液25,超导液25在第二横向散热管2内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气态的超导液25经纵向散热管3进入第一横向散热管I内遇冷变为液态后再经纵向散热管3倒流进入第二横向散热管3,继续循环加热,本专利技术无需用水,且超导液25可循环使用,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不会发生超导液泄漏,比传统的水暖更环保、更耐用,而且温度调节更加灵活,安装方便,即可安装于新房,也可用于旧房改造。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主权项】1.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散热管(1)、第二横向散热管(2)和多个纵向散热管(3),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I)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横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I)位于第二横向散热管(2)的上方,多个所述纵向散热管(3)竖直等间距设置在第一横向散热管(I)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之间,且所述纵向散热管(3)的两端对应与第一横向散热管(I)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相连通; 所述第二横向散热管(2)的结构为:包括导热管(21 )、加热块(22)、保温层(23)和保护套(24),所述加热块(22)设置在导热管(21)的一端,所述保温层(23)设置在加热块(22)的外侧,所述保护套(24 )套装在保温层(23 )的外侧,所述导热管(21)内呈真空状态并设置有超导液(25),所述加热块(22)上设置有接线柱,通过所述接线柱给加热块(22)施以220V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2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所述第一阀门(4)和加热块(22)分别位于导热管(21)的两端,所述第一阀门(21)用于注入超导液(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I)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 ),所述第二阀门(5 )用于排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I)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21)为紫铜管,所述保护套(24)为不锈钢外套,所述保温层(23)为地暖反热膜。【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的双超导壁挂式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超导壁挂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散热管(1)、第二横向散热管(2)和多个纵向散热管(3),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1)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横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向散热管(1)位于第二横向散热管(2)的上方,多个所述纵向散热管(3)竖直等间距设置在第一横向散热管(1)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之间,且所述纵向散热管(3)的两端对应与第一横向散热管(1)和第二横向散热管(2)相连通;所述第二横向散热管(2)的结构为:包括导热管(21)、加热块(22)、保温层(23)和保护套(24),所述加热块(22)设置在导热管(21)的一端,所述保温层(23)设置在加热块(22)的外侧,所述保护套(24)套装在保温层(23)的外侧,所述导热管(21)内呈真空状态并设置有超导液(25),所述加热块(22)上设置有接线柱,通过所述接线柱给加热块(22)施以220V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保荣曹家兴曹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曹保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